• 1、班级图书管理员整理班级书架,准备留给下一届同学。下列归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童话类——《安徒生童话》《灰尘的旅行》《宝葫芦的秘密》 B、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昆虫记》 C、小说类——《鲁滨逊漂流记》《战争与和平》《西游记》 D、民间故事类——《田螺姑娘》《聪明的牧羊人》《牛郎织女》
  • 2、补充空白处的标点符号。

    不久之后,我就要告别美丽的小学校园,跨入新的学校。幸好语文还将和我作伴,会时刻鼓励、鞭策我不断前进。当我虚度光阴时,语文会提醒我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当我陷入迷茫时,语文会激励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为我原本贫瘠的心灵和平凡的精神世界灌输了甘甜,使我有了走向未来的力量。

  • 3、场景二:生活中的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观察生活:跟着诗人叶绍翁,在“①____,②____”中感受着游园时的春姿摇曳。和诗人王建一起望月寄诗,“③____,不知秋意落谁家”。我发现生活处处是语文:外公书房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着‘洛阳亲友如相问,④____”我顿时明白了外公的品格和志向;爷爷老房子里雕刻着蝙蝠,我兴奋地喊道:“爷爷,福临人间啦!”爷爷开心地笑了。

    世间百味皆可见经典,游山看水时可吟“⑤____,山是眉峰聚”; 贺知章离家多载,感慨万千:“少小离家老大回,⑥____”;苏轼岁高心不老,尽情抒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⑦____;而正值青春的朱自清再飞逝的时光里反复追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⑧____;……语文教会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1)、补充完整横线上的内容。
    (2)、仿写“泪水如雨,撒了一地”的表达,修改“爷爷开心地笑了”这句话。下面哪句修改符合要求?(    )
    A、爷爷开心地笑了,皱纹都舒展开来了。 B、爷爷开心地笑了,仿佛绽放的花儿般灿烂。 C、爷爷开心地笑了,笑容照亮了整个世界。 D、爷爷开心地笑了,笑了很久也没停。
  • 4、小书法家王刚很喜欢你整理书四大水的作品,他们的字体各有特点:欧阳询“平正端庄、险劲生动”;颜真卿“筋肉丰满、浑厚有力”;柳公权“瘦硬坚挺、骨力遒劲”;赵孟頫“圆润多姿、有行书笔意”。请你判断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对应的书法来是(    )

    A、①颜真卿   ②欧阳询 B、①柳公权  ②赵孟頫 C、①欧阳询  ②赵孟頫 D、①赵孟頫  ②颜真卿
  • 5、我们搜集“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革命诗,制作了红色诗集。以下不适合选用的诗词是(    )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着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
  • 6、场景一:课堂里的语文学习

    回首六年的语文学习,我跟着语文老师从识字学词开始,掌握了很多本领。自从遇见语文,有多少难忘的shùn jiān ____;难忘我和同学yī wēi____在一起阅读古今中外经典 shū jí____;难忘我跟着课文去旅行,pān dēng____黄山,走过草原;难忘我在老师的指点下笔生花 , 写下佳作。我和同学轻叩诗歌大门,zhěng lí____、创作诗集,我们给封面配上了栩栩如生的插画,诗集漂亮极了;班长在汉字分享会上墨登场 , 发言漂亮极了;小书法家王刚笔走龙蛇 , 作品漂亮极了;我们读革命故事,搜集“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红色诗文,rè xuè fàng téng____。我的小学语文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1)、看拼音写语词。
    (2)、遨游汉字王国,判断下列选项,字形、加点字字音、加点字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chān)  辨论    司空见惯    探(热水) B、断(jiàn)  防御    精兵破敌    自愧如(不) C、子(zhēng)   拔弄    见微知著    不以为(然而) D、(jìng)  严峻    别出心裁    选(不一会儿)
    (3)、场景一中划线的成语,哪一个运用不恰当?(    )
    A、妙笔生花 B、栩栩如生 C、粉墨登场 D、笔走龙蛇
    (4)、“诗集漂亮极了”“发言漂亮极了”“作品漂亮极了”,下列哪组词语可替换这三个“漂亮极了”?
    A、精美  精彩  气势磅礴 B、精美  精巧  惟妙惟肖 C、精妙  精彩  鬼斧神工
  • 7、海报右下角要放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请你补充。(日积月累)

    奇奇:我们可以放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文房四宝”和“雅人四好”。

    妙妙:“文房四宝”和“雅人四好”是什么呢?

    甜甜:“文房四宝”是 , “雅人四好”是

    聪聪:“中医四诊”或者“花中四君子”也很具有代表性。

    妙妙:我知道“中医四诊”是 , “花中四君子”是

  • 8、根据下面传统泥塑的图片,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词句段运用)

    一个个泥塑小人生动有趣,形态各异: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9、包粽子的步骤被打乱了,请你重新排序,并提取动词补全流程图。(词句段运用)

    先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摊开摆放在手掌上。

    最后封口,用绳子绑住,粽子就包好了。

    再用勺子把米压紧一点儿。

    接着把叶子的大头叠成一个漏斗形。

    然后用勺子把红豆和泡好的糯米放进去。

    流程图:(摊放)→→(绑住)

  • 10、请给下面标牌上的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场所。(识字加油站)

    咖啡馆    ②文具店    ③务局    ④览室

    首先,你先去查找了传统文化的资料,接着去买了杯饮品,随后去买了些做海报所需要的材料,最后去帮妈妈领取了一张发票。(填序号)

  • 11、习作。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不可替代的朋友,tā总会给你带来快乐,tā是谁呢?也许是人,也许是动物,也有可能是植物,你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请把那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要求:①题目自拟,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少于350字;②习作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12、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颤抖的羽毛

    金波

    ①记得大约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兴起踢毽子游戏。不但看踢的技巧,还要比一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我踢毽子,单脚踢还可以,双脚踢就不熟练了。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它尾巴上的翎(líng)毛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色彩。我要用它的翎毛为自己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

    ②这一天,我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把鸡围住,包围圈慢慢地缩小着,缩小着。大公鸡似乎已经料到面临的危险,它伸长了脖子,竖起了羽毛,好像要和我们争斗一场。我们一窝蜂地扑上去,围成一圈,擒住它,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大公鸡嘎嘎嘎地叫着,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竟然拼出了极大的力气,一下子就挣脱了我们,腾空飞起来。

    ③大概是因为冲得过猛,它竟然冲进了一个很深、很大的蓄水池。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救它,如:____但是都无济于事。那只大公鸡在水里泡了很久,浑身的羽毛都湿透了,眼看着就要被淹死了,它再也无力反抗了。我们找来一根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它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喘着气……

    ④第二天一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带着新制作的毽子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纷纷夸奖我的毽子做得最漂亮。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sè)地颤抖着。

    ⑤后来,我的那只大公鸡还是慢慢地站起来了,又开始吃东西,又能嘎嘎地叫了。我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到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

    (1)、根据示例,用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2)、阅读第②自然段画线部分的句子,找出描写“我们”围攻大公鸡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到
    (3)、文中“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救它”,你觉得我们会怎么营救公鸡?请你设想一个营救办法,填写在横线上。
    (4)、联系“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望着手中的锤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展开想象。

    ①望着手中的毽子,“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的情景。

    ②“它在瑟瑟地颤抖着”似乎在向我诉说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表现了“我”爱慕虚荣的心理,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B、第④自然段写大公鸡奄奄一息的样子,反衬出“我们”惴惴不安的心理。 C、“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公鸡羽毛的喜爱。
    (6)、对题目《颤抖的羽毛》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毽子的翎毛在微风中轻轻摇动。 B、表达了“我”内心的羞愧和对大公鸡的内疚。 C、“我”做了一个漂亮的毽子,激动得发抖。
    (7)、读第⑤自然段,从内容或启发的角度提一个问题,并试着回答。

    提问:

    回答:

  • 13、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一)琥珀(节选)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二)黄河象(节选)

    ①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hé),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②这头大象的化石骨架是怎么形成的呢?大约两百万年前的一天,一头老年公象来到河边喝水,它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没想到石头往下一陷,它一下子就踏进河底的淤泥里。大象越挣扎越往下陷,最后,终于不能动弹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河水冲积的泥沙掩盖了它。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③两百万年过去了,大象的骨架被人们挖掘出来了,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1)、选文(一)中的“推测”和选文(二)中的“”一词意思相近,说明选文中的描写是科学家根据已知情况作出的假想。
    (2)、联系选文(一)和选文(二),填写“化石探究卡”。

    化石探究卡

    探究内容

    《琥珀》

    《黄河象》

    推测的依据

    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推测的情形

    两只小虫在松脂里挣扎

    共同点

    经过探究知道,关于化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经过埋藏和保存。

    B.有时候可以借助化石的样子去推测化石的由来。

    C.化石的形成过程都是人们随意想象出来的。

    (3)、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化石推测几百万年前发生的事情。仿照片段(二)第②自然段的写法从下面选择一种化石,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当时的情形。

    我选。我推想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 14、按要求填空。
    (1)、读经典黄风光。杨万里笔下路旁的树抽枝长叶:“篱落疏疏一径深,”,范成大笔下田园风光美丽如画:“ , 麦花雪白菜花稀”;辛弃疾眼中溪边小儿天真烂漫:“最喜小儿无赖,。”艾青眼中充满生机的绿:“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浅绿、、翠绿、、粉绿……绿得、绿得。”
    (2)、读经典明志向。“ , 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向故人表明了那颗晶莹纯洁的赤子之心;袁枚笔下“苔花如米小,”,这种自信与拼搏令人敬佩;陈毅通过歌颂“大雪压青松,”,赞美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共有4处错误)。

    “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要在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老师的鼓励,大家才坚持下来。演出那天,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舞蹈,观众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

    (2)、读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村口有一棵高大的樟(zhāng)树,

    (3)、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选一个短语,仿照着写一写。

    例:什么东西响了一声,母鸡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可爱的小猫    美丽的荷花    调皮的弟弟

  • 16、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联作家米·伊林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用聊天的方式带我们探究了有关人类起源的问题。 B、我国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C、《灰尘的旅行》告诉我们“爱吃糖的孩子嘴里经常会有厌氧菌存在”。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猫在稿纸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B、像只骄傲的大公鸡 , 到处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服。 C、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红的歌声优美动听,是众所周知的百灵鸟 B、爷爷就像一头老黄牛 , 任劳任怨地为我们这个家服务。 C、队长及时改变策略,我们队就取胜。他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B、盛数十蛰火以照书(用口袋装。) C、只留清气满乾坤(天地间。)
  • 20、下列每小题都有一个词语是有错别字的,把它选出来。
    (1)、
    A、佛拭   B、藤萝 C、一丝不苟
    (2)、
    A、劫难 B、踪迹 C、惊慌失错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