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榜文”的意思是告示、公告。 B、“拱伏无违”的意思是绝对服从,毫无抵抗。 C、“驿站”指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 D、“请勿自误”的意思是请不要自己误会自己。
-
2、读拼音,写汉字。
hú dié
mà zha
dù jì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cí xiáng
-
3、请你从中国四大名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和同学们推荐、分享。
最喜欢的人物:。理由:。
-
4、习作
题目: ▲ 真 ▲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今天真搞笑” “妈妈真勤劳” “我家的小狗真可爱”……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事的作文要写出事情的经过,写人的作文要写出人物的品质,写景物的作文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不少于400 字。
-
5、阅读理解
神奇的“音箱”
①我刚拿起红通通的苹果想吃,妈妈就急着说:“水果上有农药,吃前一定要洗干净!”我想:若不喷洒农药,果子也能长得又大又甜,那该多好啊!
②其实,在21世纪“生态农业”大背景下,这样的想法正在成为现实。科学家正在通过实验,将电、光、热等应用于农业,使农作物增产、优质,以克服使用农药带来的害处,利用声音给植物施肥,减少病虫害,就是生态农业的一项新成果。
③关于声音和植物的关系,古人早就有所发现。宋代,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里记载了一个“草木知音”的故事:宋代的作曲家桑景舒创作了“虞美人操”,使江南的一种虞美人草枝叶舞动,这大概是最早的植物声学实验了。
④进入现代,植物学家以大量的实验证明植物具有类似于人体经络的控制系统。植物普遍具有自发声和接受外界声刺激的能力。根据这种原理,科学家制造了一种神奇的“音箱”、叫作植物声频发声器。它可以放在地里向四周发射声波。这些声波可以刺激植物快速生长,要是定期给植物“听音乐”,植物能随着音乐茁壮成长。
⑤实验证明,在棉花地里,棉花听了“音箱”里的声音特别高兴,苗蹿得更高,叶子更绿,结出的棉桃比以前多了一倍,草莓听了音乐后,产量也增加了。更奇妙的是,菠菜和豌豆听了以后,它们最易患的“腐烂病”再也不敢接近它们,农民也就不必喷洒农药了。
⑥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们会找到更多促进植物生长的好方法。我们的商场里都是没有用过农药的鲜美的瓜果。
(1)、神奇的“音箱”其实指的就是。(2)、第②自然段中的“一项新成果”是指( )A、水果有农药,洗干净才能吃 B、不喷洒农药,水果也能长得又大又甜 C、科学家将电、热等应用于农业 D、利用声音给植物施肥,减少病虫害(3)、第③自然段举《梦溪笔谈》里“草木知音”的故事,目的是( )A、说明植物听着音乐能茁壮成长 B、引入“虞美人操”,使文章更加生动 C、证明这个故事是沈括发现的 D、说明声音和植物的关系古人早有发现(4)、读⑤自然段,完成以下示意图。(5)、把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尝试解决。 (可以针对“音箱”的工作原理或效果提问)不懂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问题答案:
(6)、如果你是农民,你会如何使用“音箱”技术?请说明理由。 -
6、阅读理解
【选文一】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选文二】乡下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
夏日午后,孩子们到溪中去游泳。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溪边有许多大石头。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几个小伙伴会用小石头在水面打水漂。
傍晚、在天井和晒谷场上,小伙伴照例一起玩捉迷藏,屋里屋外,到处乱躲。即便满身灰尘也毫不在乎,还一个劲地喊:“快来找我!快来找我!”
(1)、下面的画面没有在选文中出现的一项是( )A、玩打水漂 B、鸭群戏水 C、玩老鹰捉小鸡 D、鸡群觅食(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和选文二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B、选文一、二中的两个“照例”意思相近。 C、选文一中,“大踏步” “从不吃惊”等词写出了乡下鸡、鸭的悠闲自在、不怕人。 D、选文二中,“满身灰尘” “毫不在乎”写出了乡下孩子玩捉迷藏时快活的样子。(3)、“乡下天地广阔、到处是孩子们的天地。”联读两篇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天地”意思相同,都指天空和大地. B、乡下的天地仅仅属于孩子们。 C、乡下孩子们要和鸡、鸭等争夺玩的地盘. D、乡下是动物和孩子们的乐园。(4)、在天地广阔的乡下,还有什么风景值得推荐?可以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描写一处,和大家分享。 -
7、口语交际
同学们、明天早上8点30分在学校礼堂集合,参加“文学嘉年华”活动,注意戴好红领巾,穿好校服。
以上是四 (1)班班主任通知学生的内容。王丽同学今天请假了,请你转告她。
-
8、课文内容回顾。(1)、诗言志,歌咏情。在“不论平地与山尖,”中,我们感受到蜜蜂采蜜的辛苦;在“ , 中儿正织鸡笼。 , 人溪头卧剥莲蓬”中,我们看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2)、冰心在《繁星》(一五九)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母亲啊!犬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其中,“天上的风雨”指 , “心中的风雨”指
-
9、下列不属于现代诗持点的一项是( )A、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B、每一句的字数都相等 C、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D、往往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窗》让孩子们从虚无的想象中看到大千世界的新奇有趣、丰富多彩。 B、遇到问题可以用查资料的办法解决,也可以向别人请教。 C、《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主要介绍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D、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代表作有《静夜思》。
-
11、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 B、妈妈在厨房喊: “快来吃饭啦!” C、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着前,看着后。 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
1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夜幕降临,广场上一片车水马龙 , 就像天上璀璨的星星。 B、赛场上,她们没有局促不安,而是从容不迫地做着高难度动作。 C、每次活动都是她策划的,我称她是智多星和社团的领头羊。 D、大地上白雪皑皑 , 村庄炊烟袅袅 , 红色灯笼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
13、对下面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蝶(跑) B、白发谁家翁媪(老翁和老妇) C、篱落疏疏一径深(生疏) D、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
14、下列加点词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经过不懈努力,西藏公路交通网络课程日益完善。 B、网络购物这种新购物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 C、网络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 D、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
15、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绮丽(qí) 给予(yǔ) 侍候 B、疙瘩(gē) 窥伺(cì) C、奢侈(chí)效率(lǜ) 蝙蝠 D、偏颇(pō) 聋人(lóng)
-
16、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jiàn kāng。癌症很可怕,但tǎng ruò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lǜ大大降低。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jí bìng的早期检测与yù fáng。
-
17、抄写句子,注意书写格式正确,字迹工整大方。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
18、《汤姆·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
(该题得分作为奖励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1)、根据故事的情节正确选择主题①老太太以为有什么险情,慌忙转过身,撩起裙子。小家伙借机拔腿就跑,纵身跳过高高的栅栏,眨眼间不见了踪影。
②于是“船”几乎停了下来,慢慢地向人行小道靠了过来。 “掉转船头!丁-零-零!”他的手臂绷得紧紧的,笔直伸出,紧贴在身体两侧。
③汤姆恼了。他喊起来:“锡德,锡德!”摇着他的身子。这下有了效果。汤姆又开始了哼哼。
A.刷栅栏挣外快
B.贪玩淘气的小汤姆
C.汤姆“病”得不轻(2)、下面故事情节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军心不稳
B.天上掉下了天使
C.良药风波
D.不欢而散的“幽会” -
19、作文。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悲痛”“委屈”“幸福”“后悔”“快乐”“犹豫不决”中选取一个话题,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通过一件事写清楚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不少于450字。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450字。
-
20、课外阅读。
风 筝
看到阿明、阿善、阿立、阿忠四个人拿着风筝的背影消失在常常放风筝的小山上,他心里有一点点说不出的难过。
一学期以来,他寄住在舅舅家,和他们四个人混得比亲兄弟还要熟,每天一起读书,一起玩,一起到小山上放风筝,几乎没有一天不聚在一起。
现在爸爸跑船回来了,他要回自己的家,和爸爸住在一起。虽然很高兴,可是一想到要和他们拆伙,心里就有些酸酸的痛苦。
他相信无论如何他们一定会来送他的,所以请爸爸先走,他一个人在舅舅家等,没想到等了很久还是没看到他们的人影,更没想到他们竟还有心情到山上放风筝。他含着眼泪,沿着山下的小路往前走,强(qiáng qiǎng)迫自己尽(jǐn jìn)量不要往小山上看。
“阿万——”忽然他听到背后呼叫的声音。他转头一看,只见他们四个人站在小山上向他挥手,四只风筝在他们身后,高高地升起。风筝上面写着四个斗(dǒu dòu)大的字———阿万再见。
阿善从后面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我们把风筝系(jì xì)在高高的树上,要让你走很远了,还看得见。”
“好——好——保——重!”
他紧紧握着四个人的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阿万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家会用这种方式跟自己道别。
走了很远了,风筝还在天上飘着。
他频频地回头,看那高高飞起的风筝,泪水沿着脸颊往下滑落,模糊了风筝上的字迹。
泪眼中,四只风筝变成了四张友善的脸,在空中飘着。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几乎没有一天不聚在一起。”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文章这样表达是因为(3)、文中有两处描写“他”流泪的句子,请思考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根据情节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情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望着背影——
寄住时光——
想到分别——
无人相送——
风筝送别
(5)、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说明令你感动的理由。(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风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对文中“风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