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内阅读。

    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转瞬间——

    ②重担——

    (2)、太阳出来时,颜色经过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3)、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4)、你能用一句话来夸赞这美丽的景象吗?
  • 2、 叫小静,“静”是“静如处子”的静,“人如其名”这个词在我身上可一点儿都不适用,大概是因为我属兔,所以就成了“动如脱兔”的小白兔。我特别喜欢运动,希望今后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学在一起,玩儿在一起!

    上面是小静转学到新班级时的自我介绍,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有个叫小梅的同学也想试着用这样幽默风趣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请你帮她完成吧!

  • 3、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填空。
    (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出自《》,这首词的作者是  , “亡赖”一词的意思是 
    (2)、《母鸡》一文中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 转变为 
    (3)、《海上日出》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则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4)、《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表达作者内心纯洁的诗句是“。”
    (5)、《巨人的花园》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弟弟在空地上蹦蹦跳跳地踩水,可爱极了。(改写为比喻句)
    (3)、正想要带领一支轻装的骑兵一路追赶逃敌,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携带的弓刀。(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4)、雨来被鬼子打得眼冒金花。雨来没有屈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5)、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怎样广阔的大海呢? , 是这样广阔的大海。

  • 5、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提示填空。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从容不  

    不 而同          

    失魂 魄      

    屏 凝视

    五彩 斓     

    小心      

    姗姗来   

    铁 成针

    (2)、上面的词语中,是“ABCC 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出两个:
    (3)、一词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4)、从上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同学们都准时到达了公园门口,王老师却 
  •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供养不(周到)     惊恐万(情况) B、一丝不(马虎)     变化多(方面) C、生气勃(旺盛)     趁其不(设备) D、手不卷(放下)     郁葱葱 (阴郁)
  • 7、下列词语搭配合理的一组是(     )
    A、扩大范围   绮丽的朝霞 B、行动敏锐   伟大的奇观 C、冲出重围   威信的声音 D、飞行时空   暖和的晴天
  • 8、下面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 脸挟 B、响午 装怖 C、未尾 胳膊 D、美餐 破损
  • 9、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落(zhé) B、人才济(jǐ) C、而不舍(qì) D、咤风云(zhì)
  • 10、读句子,将字词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本学期,我们看到了老舍先生笔下wú yōu wú lǜ  的小猫以及jǐng jiè  心强的母鸡;跟随叶圣陶欣赏了山上盛开的dù juān  和内洞的shí sǔn ;了解了王尔德笔下lěng kù 的巨人;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在hùn luàn  中wéi chí  zhì xù 的镇定自若。

  • 11、习作。

    大山   云朵   溪流   松树    白兔     小猴

    请选择上面词语写一则童话故事。

    要求:⑴词语至少选择四个;⑵要展开合理想象,有完整的情节;⑶要表达一定的中心或者说明一定的道理;⑷书写要工整

  • 12、 课外阅读。

    程 门 立 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 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____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____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____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在文中横线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凌冽    慈祥    详细

    (2)、画横线的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3)、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杨时学习什么?
    (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 1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树头新绿未成阴。
    (2)、最喜小儿亡赖,
    (3)、心中的风雨来了,
    (4)、 , 一片冰心在玉壶。
    (5)、胤恭勤不倦,
    (6)、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  , 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 
  • 14、按要求完成练习。
    (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怎么能不紧张呢?(改为陈述句)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 (改为比喻句)
    (3)、《海的女儿》的作者是安徒生写的。 (修改病句)
    (4)、它要是不高兴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吭。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5)、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仿写句子)
  • 15、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环境描写

    C.动作描写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大副回答:“到!”
    (3)、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4)、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 16、选词填空

    慰藉

    安慰

    规矩

    (1)、我在冬天的阳光里寻求温暖的
    (2)、小明小强说:“没关系,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
    (3)、这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现得特别
  • 17、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ù   shù)

    (yōnɡ yònɡ)

    (xiāo xiào)

    (lónɡ   nónɡ )

    (dān chán)

    (xiáo qiào)

  • 18、读拼音,写词语。

    qīnɡ tínɡ

    hé xié

    suì dào

    jiàn kāng

    jiě shì

    wǎn xiá

    xiāo sǎ

    mǐn jié

    méng lóng

  • 19、题目:我身边的好少年

    六年的学习,你身边一定有值得你学习的同学或伙伴,请你在“奋进新征程,争做好少年”主题征文活动中,写一篇作文,分享他(她)的故事吧!

    要求:

    ⑴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⑵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通过一两件事把人物的“好”写清楚。

    ⑶详略得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⑷字数不少于 45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

  • 20、阅读理解

    我的小学

    ①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

    ②五小设有幼稚园,这个幼稚园是全县第一个幼稚园。

    ③幼稚园的王老师是我们县里头一个从“幼稚师范”毕业的专业老师。整个幼稚园只有一个老师,教唱歌、跳舞都是她。我在幼稚园学过很多歌,有一些是“表演唱”。在全班小朋友中我是最受王老师宠爱的。长大后回乡,我给王老师写一首诗,这首“诗”使王老师哭了一个晚上。她对她的爱人张先生说:“我教了那么多学生,还没有一个来看看我的。”张先生非常感慨地再三说:“师恩母爱!师恩母爱!”

    ……

    ④教三、四年级国文的是周老师。我记不得他教的课文了,但一直记得他给我们改作业的样子:他总是坐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教室之间的一间小屋的桌前,低头批改学生的作文、“判”大字。他判字极认真,不只是在字上用红笔画圈,遇有笔划不正确的,都用红笔矫正;遇到间架结构不平衡的字,就在这个字的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上这个字作示范。我是认真看周老师判的字而有所领会的——我的毛笔字很显功力,是周老师给我打下的基础。

    ⑤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老师。高老师对学生很温和,但治学又非常严谨。学生背不出来,是要被训导与反复练习背诵的,直到能背出来为止,大家对他是又喜欢又敬畏——为此,我能背诵许多好文章,也是我今天能写作的一个原因吧。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老师,张老师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⑥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但什么也没有了,心里很感伤。

    ⑦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

    ⑧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不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我的小学》(有删改)

    (1)、读下面的词语,关注词语的特点,再照样子各写一个词语。

    工工整整  

    (2)、“我”在五小读书期间,遇到了很多老师,也从老师身上收获了很多。请根据提示进行梳理,完成表格。

    年级

    “我”的老师

    特点

    幼稚园

    王老师

    会唱歌,会跳舞

    三、四年级

    周老师

    五年级

    高老师

    六年级

    张老师

    有学问,上课有声有色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

    ②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小学!

    问题:你觉得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我觉得第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填序号),因为:

    (4)、结合选文与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汪曾祺(1920年3月~1997年5月),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等,他是中国文坛的一朵青莲,他以手中之笔,打造了有温度、有人情、有担当的“人”的文学。有人认为,汪曾祺有如此高的成就,得益于他老师的学问,老师的为人,老师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⑴下面的诗句,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不忘‘化雨功’!”中的“化雨功”一词意思最接近的诗句是。(填序号)

    A.渭城朝雨浥轻尘     B.润物细无声    C.白雨跳珠乱入船

    ⑵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化雨功”一词的理解。

    ⑶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中,你肯定也遇到很多老师,那么让你最难忘的老师是谁?你从他(她)那里收获了什么?(不能出现老师真实姓名)

上一页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