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听力题(1)、深圳博物馆自( )起,实行免预约入馆A、7月12日 B、7月20日 C、7月22日 D、8月30日(2)、至此,深圳全市( )家博物馆告别“预约进场”模式。A、10 B、12 C、33 D、61(3)、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的临时展览除了“熊猫时代”,还有( )A、陶瓷展 B、印章展 C、古代深圳 D、千乘之国
-
2、我手执我笔,我笔写我心。每一滴墨水都蕴藏着无尽的思绪,让我们在笔端舞动情韵,诉说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两个文题,任选一个来写,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等信息。
文题一:小学生活中,你一定有各种经历和情感体验,选择一件你与老师或同学之间发生的感受深刻的事情,给这位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
要求:①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分段叙述。②运用学过的方法把感情或感情的变化写具体。③注意书信格式。④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文题二:每一个梦想,都是一颗种子,只要你用心浇灌,它就有可能开出绚丽的花。周恩来的梦想是中华崛起,桂海潮的梦想是太空翱翔,加沙儿童的梦想是有一个和平安乐的家园……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以“我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注意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再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一种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如记叙故事、写日记等,450字左右。
-
3、【民间故事阅读】
湘妃竹
①湖南省九嶷山一带,生长着一种竹子,竹竿油光闪亮的,上面布满密密麻麻像眼泪一样的斑点,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真是好看。这种竹子叫“斑竹”,又叫“湘妃竹”。
②相传尧舜的时候,九嶷山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作乐,弄得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垮,老百姓叫苦连天。舜帝关心百姓疾苦,他得知恶龙兴妖为害的消息,(1)翻来覆去,睡不安稳 ____,一心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灭恶龙。
③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是帝妃,但她们也和舜帝一样,并不贪图舒适的生活,总是关心着老百姓的疾苦。舜帝要离家远行去南方,她们虽然不舍,但是想到能够给千千万万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还是高高头兴地为舜帝送行。
④舜帝走后,两位妃子⑵盼星星盼月亮 , 盼望他早日胜利归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却不见舜帝归来,她们担心极了。于是她们到南方去寻找丈夫。
⑤她们来到九嶷山,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寻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路。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
⑥住在坟墓附近的乡亲说:“这珍珠垒成的坟墓便是舜帝的坟墓。舜帝从遥远的北地来到这里,帮助老百姓斩除了九条恶龙,使人民得到安乐的生活,他却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去世以后,乡亲们感激舜帝的恩情,特地为他修了一座高大的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被感动了,它们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两位妃子悲痛极了,抱头痛哭起来。她们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也死在这里。
⑦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九嶷山的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这便是“湘妃竹”。有的竹子上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两位妃子在竹子上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有鲜红鲜红的血斑,传说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有删改)
(1)、“斑竹”为什么又叫“湘妃竹”?(2)、请用成语表示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写在对应横线里。(3)、故事中的舜帝和两位妃子共同具有的美好品质是(4)、照样子,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两处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并概括。(例)第⑥自然段:三块巨石居然是舜帝的三齿耙变成的。
第自然段:
第自然段:
(5)、故事中“两位妃子担心舜帝”的情节写得比较简略,请你想象她们的神情、对话或心理,把文中第④自然段画横线部分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
4、【非连续性文性阅读】下面的材料是力力小组整理出来的学习成果,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材料一】
名著阅读益处多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们犹如清泉,滋润了一代代中国人,与之为伴必定会令人受益匪浅。
阅读四大名著,能丰富知识。四大名著涉及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阅读四大名著,能陶冶情操。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正义、勇敢、忠诚、友爱、仁慈等美好的品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品质的力量和价值。
阅读四大名著,能为写作奠基。名著文笔精到、描写细腻、形象鲜活,读之往往让人无法自拔,慨叹文字的力量。《红楼梦》中细致的人物描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名好汉性格的刻画,《西游记》中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国演义》冲紧凑的情节设置都是我们写作的范例。
【材料二】
章回体小说知多少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那么,你了解章回体小说吗?章回体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发展更加成熟。章回体小说有着鲜明的特点。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每一回的起始,都安排着一句或两句对偶的“回目”,这些精练的文字不仅概括了本回的主要内容,还起到了引领读者进入故事情境的作用。这种结构形式,使得小说在叙述上既能保持连贯性,又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适当休息和思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章回体小说拥有众多杰出的代表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都是章回体小说。它们不仅因其丰富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受欢迎,更因其独特的章回体结构而展现出古代小说艺术的独特魅力。
【材料三】
趣谈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中的数字
◇四大名著中的许多数字与人物特点密切相关。“七十二变”突出了孙悟空的本领高强,“七擒七纵”则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
◇许多数字又与情节的推进紧密相关。“三打祝家庄”突出了战斗的艰难与曲折;“九九八十一难”既强调了取经的艰辛历程,也确定了全书的主要情节脉络。
◇四大名著中与数字有关的回目有很多。其中,仅《三国演义》中包含数字“三”的回目就有十几回。
四大名著中的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就来自于四大名著。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初出茅庐”“锦囊妙计”等;出自《水浒传》的成语有“逼上梁山”“一马当先”等;“大显神通”“摇身一变”出自《西游记》; “百里挑一”“万象更新”出自《红楼梦》。
◇四大名著中也运用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与其他的描写方法相比,运用成语不但使表达更加简洁凝练,也让人物形象、场景和情节描写更加生动传神。
(1)、材料一中介绍了阅读名著的益处有和、这三个方面。(2)、以下为《西游记》中两回的主要情节,请你根据材料二中介绍的章回体小说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回目,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A.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B.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C.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D.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①孙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要举办蟠桃会,却没有邀请他,十分生气,于是大闹蟠桃会,还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之后,他便逃回花果山。玉帝派天兵天将去捉拿他,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②唐僧师徒几人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够扇灭火焰。孙悟空便向铁扇公主借扇,但铁扇公主不肯借。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铁扇公主只好给了他一把假扇。
(3)、根据课外阅读,选择一个四大名著中的精彩故事推荐给大家,结合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你的阅读收获写出推荐理由。我推荐的故事是 , 我推荐的理由:
(4)、材料中的画横线句子,分别运用了、和这三种说明方法。(5)、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章回体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元时期便已发展成熟。
②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在每一回起始,能够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
③四大名著中的数字在表现人物特点,推进情节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请你为这三则材料拟一个大标题: -
5、【文言言阅读】
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①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②裘③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索靖:西晋著名书法家。②布:铺开。③裘:皮衣。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唐欧阳修尝行(曾经) B、晋索靖所书(写) C、良久而去(不一会儿) D、三日方去(才)(2)、文中“及疲,乃布裘坐观”的意思是。(3)、读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梳理欧阳询观古碑的过程,并用文中语句填空。→
下马伫观→
→宿其旁观
(4)、小古文主要通过对欧阳询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欧阳询是一个的人。 -
6、为感受汉字的趣味,学校开展了“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活动一:汉字探源】根据“孝”的字形特点可以分析出,这个字上边表示 , 下边表示 , 字义为。(2)、【活动二:汉字纠错】如图,招牌上的文字是对成语的化用,所化用的成语是。对于这种招牌化用成语的现象,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将看法和理由说清楚。
小明:我认为这样(好 不好),因为
-
7、古诗中不仅藏着优美的风景,还藏着童真童趣。请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感受诗画风景和诗意童年。(1)、经典诗词,让我们品美景。“ , 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 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2)、古代儿童生活多姿多彩,他们正弄冰玩耍:“稚子金盆脱晓水,。敲成玉磬穿林响,。”古代儿童生活悠闲自在,听,他们正随意吹着短笛: “ , 短笛无腔信口吹。”古代儿童还懂得体谅大人,看他们正学着大人的模样劳作:“童孙未解供耕织,。”由此可见,即使没有电子产品,古代的儿童也能自得其乐。
-
8、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直接跳过,继续一口气往下读。
-
9、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怎样才能算“劳于读书”呢?
②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好学,家中无书可读,就到附近人家去借,还把一些书抄下来、背下来。
③古人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读书方面肯付出辛苦,写起文章来就会轻松。
⑤从小广泛地阅读,成就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A、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①②⑤ C、②⑤①③④ D、②①⑤③④ -
10、下面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朗读时我们要带着怎样的感情?下面回答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A、动态描写 兴奋、激动 B、静态描写 兴奋、激动 C、动静结合 好奇、疑惑 D、动态描写 烦闷、厌恶 -
11、对下面的句子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愣住了。
A、老婆婆劝女孩感恩妈妈的照顾 B、小女孩感激老婆婆给自己煮馄饨 C、老婆婆让小女孩不用感激自己 D、小女孩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很辛苦 -
1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小说的作者出自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之手。 B、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C、董存瑞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D、红军战士们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小路上快步前进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
1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敏以求之者也(聪明) B、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所谓) C、山居秋螟(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D、九州生气恃风雷(愤怒)
-
1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云南大理的气候很温和。 老师用温和的目光看着我。 B、条件成熟 , 事情自然容易成功。 我的意见还不成熟 , 不敢说出来。 C、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我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 D、花园里,到处生机勃勃。 医生的到来让他看到了一线生机。
-
15、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眼睑 检查 节俭 凶险 B、玲珑 喉咙 牢笼 朦胧 C、陪同 赔偿 培养 加倍 D、偏僻 隐蔽 开辟 墙壁
-
16、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字词。
回首2024年,我们①bù lǚ▲不停,在多个领域都书写了动人的中国故事。航天故事鼓舞人心“鹊桥二号”“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等相继搭载②huǒ jiàn▲成功升空,这辉煌的航天成绩离不开无数幕后英雄不辞辛苦的③máng lù▲付出,他们在浩瀚的宇宙中书写了用航天梦④tuō jǔ▲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体育故事同样激励人心,中国运动健儿们用汗水浇灌理想,不断开发身体⑤qián néng▲ , 在巴黎奥运会上奋勇⑥pīn bó▲ , 用无悔付出书写了青春的无限可能……
①②③
⑤④⑥
-
17、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注意: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完成后能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不要乱涂乱画。字数450字左右。
【题目一】
亲爱的同学们,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儿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同时离不开同学的帮助与陪伴。请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要求:题目自拟,选择合适的材料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题目二】
孙悟空有神奇的魔法,能72变,如果有一种神奇变身水,可以把你变成各式各样的东西。比如:一只蚂蚁,一艘火箭,甚至一只恐龙,那你最想变成什么?请以“如果我有一瓶变身水”为题,借助相关科学知识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来创编一个科幻故事,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
-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狼王梦
梗 概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绝境分娩
第二章 培养黑仔
第三章 魂断捕兽夹
第四章 重塑王者品性
第五章 寄望后代
第六章 血洒碧空
【内容简介】《狼王梦》是一部以自然主义观点写的动物小说。它以尕玛尔草原和日曲卡雪山为背景,讲述了母狼紫岚为了狼王梦,把希望一次又一次寄予后代,却一次又一次梦想破灭的故事。她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梦,最后无奈地把希望寄托在女儿的孩子身上……
精彩片段
紫岚在老雕尖利的嘴壳啄中自己右眼的一瞬间,趁势将两条前腿钩住了老雕的脖颈,另一条后腿也钩住了老雕的脊背;它一只眼珠子虽然被老雕啄出眼窝了,疼得它浑身抽搐,但它以超凡的毅力忍住了,紧紧地用四肢钩抱住老雕。
老雕这才想起应当在空中做一些惊险的特技飞行,摆脱掉紫岚的纠缠。老雕一会儿敛紧双翅,从几十丈高空直坠地面,在临近地面两丈来高的时候才又突然展开翅膀,掠过岩石飞升天空;一会儿收敛一只翅膀展开一只翅膀,摆动舵一样的尾羽让身体像陀螺似的在天空中旋转;一会儿上下翻飞左右摇晃……但已经迟了,紫岚将自己的身体和老雕的身体紧贴在一起,就像在热情地拥抱的情侣,任凭老雕怎样折腾,再也不放松了。
老雕又朝紫岚的左眼啄去,紫岚的左眼窝迸出一汪鲜血,湛蓝的天空消失了,飘飞的白云消失了,世界变得漆黑一团。它疼极了,趁老雕啄它左眼时相对平稳的飞行姿势,张开狼嘴狠狠朝上咬去;它的眼瞎了,它没咬中老雕的脖颈,它咬偏了方向,咬住了老雕的一只翅膀。老雕猛烈扑扇翅膀,朝紫岚的脸上、头上狂啄滥戳,紫岚的鼻子、耳朵和两颊被啄得稀烂,衰老的狼牙也被老雕强有力的翅膀摇落了两颗,嘴角豁裂了,但它紧闭着颌骨,拼命噬咬,只听得“咔嗒”一声脆响,老雕那只翅膀被咬断了。老雕靠一只左翅膀无法在空中保持平衡,歪歪斜斜向地面坠落。“砰”的一声巨响,紫岚紧抱着老雕坠落在阴暗而又荒凉的乱石滩上。紫岚处在老雕的下方,它的脊背先落地,正好砸在尖尖的岩石角上,所有的肋骨都被折断了,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但四条狼爪仍紧紧地抱着老雕。
老雕也摔死了,它那只左翅膀最后扑棱了两下,便停止了挣扎。
火红的夕阳下,那只金色的翅膀直直地僵硬地伸向天空,犹如一块金色的墓碑。这是老母狼紫岚的墓碑。
这时,山麓那个冬暖夏凉的石洞里,在媚媚幸福而又痛苦的嚎叫声中,五只狼崽呱呱落地了。其中有两只是公狼崽,一只毛色漆黑,一只毛色呈紫黛色,长得特别像黑桑和紫岚。但愿这其中一只将来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狼王。
(1)、读一读“章节目录”和“精彩片段”,“精彩片段”可能选自《狼王梦》的哪一章?( )A、第三章《魂断捕兽夹》 B、第四章《重塑王者品性》 C、第五章《寄望后代》 D、第六章《血洒碧空》(2)、下列插图和片段内容相关的一项是 , 请写出你的理由。我的理由:
A.
B.C.
D.(3)、根据片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情节对照表。情节对照表
老雕
紫岚
啄中紫岚右眼
①
惊险的特技飞行,想摆脱掉紫岚的纠缠
任凭老雕怎样折腾,再也不放松了
先啄紫岚左眼,然后狂啄滥戳紫岚的脸和头
②
③
心脏停止了跳动
(4)、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A、“金色的墓碑”是为老雕而立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雕殊死拼搏的赞美之情。 B、“金色的墓碑”铭记了紫岚的悲壮,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紫岚无故牺牲的愤恨之情。 C、“金色的墓碑”映射了紫岚的艰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无比赞叹之情。 D、“金色的墓碑”是后代为紫岚立的,表达狼孙们对它的无比怀念之情。(5)、关于片段内容,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交叉描写老雕和紫岚的动作,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场面。 B、片段结尾充满了温暖、幸福、希望,与前面的厮杀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C、通过片段我们可以感受到紫岚身上所散发出的坚韧、勇敢、机智的美好品质。 D、片段结局很悲惨,紫岚不仅伤害了它自己,也伤害了媚媚和它的孩子们。(6)、有人说,紫岚虽然死了,但是它的“狼王梦”一直在延续。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章节目录、内容简介和精彩片段,谈谈你的看法。 -
19、阅读理解
我的童年(节选)
冰 心
①四岁以后,开始认字。六七岁就和我的堂兄表兄们同在家里读书。他们比我大了四五岁,仍旧是玩不到一处,我常常一个人走到山上海边去。那是极其熟识的环境,一草一石,一沙一沫,我都有无限的亲切。我常常独步在沙岸上,看潮来的时候,仿佛天地都飘浮了起来!潮退的时候,仿佛海岸和我都被吸卷了去!童稚的心,对着这亲切的“伟大”,常常感到怔忡。黄昏时,休息的军号吹起,四山回响,声音凄壮而悠长,那熟识的调子,也使我莫名其妙地要下泪,我不觉得自己的“闷”,只觉得自己的“小”。
②因着没有游伴,我很小就学习看书,得了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习惯。我的老师很爱我,常常教我背些诗句,我似懂似不懂的有时很能欣赏。比如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独立山头的时候,就常常默诵它。
③离我们最近的城市,就是烟台,父亲有时带我下去,赴宴会,逛天后宫,或是听戏。父亲并不喜听戏,只因那时我正看《三国》,父亲就到戏园里点戏给我听,如《草船借箭》《群英会》《华容道》等。看见书上的人物,走上舞台,虽然不懂得戏词,我也觉得很高兴。所以我至今还不讨厌京戏,而且我喜听须生、花脸、黑头的戏。
④再大一点,学会了些精致的淘气。我的玩具已从铲子和沙桶,进步到蟋蟀罐同风筝;我收集美丽的小石子,在瓷缸里养着;我学作诗,写章回小说,但都不能终篇,因为我的兴趣,仍在户外,低头伏案的时候很少。父亲喜欢种花养狗,公余之暇,这是他唯一的消遣。因此我从小不怕动物,对于花木,更有普遍的爱好。母亲不喜欢狗,却也爱花,夏夜我们就常在豆棚花架下,饮啤酒、汽水,乘凉。母亲很早就进去休息。父亲便带我到旗台上去看星,他指点给我各个星座的名称和位置。他常常说: “你看星星不是很多很小,而且离我们很远吗?但是我们海上的人一时都离不了它。在海上迷路的时候看见星星就如同看见家人一样。”因此我至今爱星甚于爱月。
(选入时有删改)
(1)、童年的经历对“我”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我”不懂戏词,却很高兴,是因为;“我”不怕动物,是因为;“我”喜爱花木是因为。(2)、作者回忆的童年往事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你赞同这样的写法吗?为什么?(3)、小青想了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疼爱与关心,要先默读第自然段,再结合选文内容来回答:。(4)、如果作者要再写一件童年往事,以下哪一件不合适?( )A、父亲带“我”参观军舰,由此爱上军舰与大海。 B、“我”听着父亲和朋友谈诗文,由此促进“我”对文学的喜爱。 C、“我”喜欢待在家里学针线活,学绣花。 D、“我”听说书老先生讲《水浒传》的故事。(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常常默诵“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诗句引起了心灵的共鸣。 B、文中“精致的淘气”是指作者喜欢的玩具变得精小了。 C、童年往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作者成年后的性格和爱好。 D、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
20、文言文阅读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①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②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③之群下,咸④莫能出其理⑤。冲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⑥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⑦焉。
【注释】①智:智慧。②致:送来。③访:询问。④咸:都。⑤理:办法,道理。⑥校(jiào)。⑦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
(1)、阅读短文,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有若成人之智:
②称物以载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读完这个故事,教师询问:对于给大象称重这个问题,大家还有什么好办法?请动脑筋思考,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