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外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吃肉
①我们说完了肉汤,现在要讲到肉了。如果我们对肉进行分析,就会看到原来肉与肉汤是一样的,肉里面也有水,也有盐,也有味质。然而,除此之外,肉里面还有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肉汤里的含量是很少的,那就是蛋白质。
②在我们煮肉的时候,肉里的一部分蛋白质会凝结起来,漂浮在水面上,就像一片片棉絮一样。家庭主妇往往会用勺子把这种漂浮的泡沫撇出去,使汤的样子看起来好看一些。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你知道的,蛋白质是非常有营养的物质。
③如果没有蛋白质,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因为我们的肌肉就和牛肉一样,几乎全部都是由水和蛋白质组成的。假如我们所吃的食物里面有很多的脂肪、淀粉和糖分,而没有蛋白质,那么,我们迟早会因为身体缺乏“建筑材料”而死去。
④然而,只靠一些蛋白质————比如说只吃肉,也同样是活不下去的。假如我们只吃肉,那么每天就需要吃两三千克的肉,那样的话,最健康的肠胃也会吃不消。
⑤如此说来,我们既需要脂肪,又需要碳水化合物,同时也需要蛋白质。它们作为我们的燃料,依靠燃烧来带动我们的身体这部“机器”;同时,作为“建筑材料”,它们又构筑了我们的身体。
(节选自苏联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1)、读了短文,我知道我们要吃肉的原因是;我们身体的建筑材料有、蛋白质等。(2)、根据短文内容,你觉得下列食谱中比较健康的是( )A、B、
C、
(3)、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当你看到妈妈煲排骨汤时,把汤上漂浮的泡沫用勺子撇了出去,你会如何劝妈妈不要这么做呢?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再写下来。
我会劝妈妈:
因为:
(4)、读了短文,我不懂的问题是?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小诗中,诗人把乡愁比作 , 形象地表达了乡愁的永恒与不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情感。(2)、朗诵这首诗,应该用( )的语调,才能准确表达诗的情感和韵味。A、舒缓、深情 B、急速、强烈 C、柔和、悲痛(3)、这首诗用了哪些事物表现了诗人的乡愁?判断说法是否正确。①月夜的笛声
②亮丽的晚霞
③没有年轮的树
(4)、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三幅画面,请你认真读一读诗歌,想一想这三幅画面分别对应哪个场景。(填序号)①永远的牵挂
②少年离家
③儿时回忆
⑴月光笼罩,笛声悠扬。
⑵雾里离别,渐行渐远。
⑶乡愁化作树扎根在心里。
-
3、快乐读书吧(1)、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十二个谜题,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谜题?根据提示填一填。
火有影子吗?
有没有透明的铁?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为什么面包瓢有小孔?我选择的谜题是:
我的推测是:
我的结论(根据阅读内容作出解释):
(2)、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部分目录,完成练习。屋内旅行记
第一站 自来水龙头………………………………10
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11
为什么要用水清洗?……………………………14
人是怎样让肥皂泡起作用的?………………15
人为什么要喝水?………………………………18
水能不能炸毁房屋?……………………………20⑴元元经常看到妈妈把粘满灰尘的碗拿到水龙头下冲洗,不一会儿灰尘就被水冲走了。她想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用水清洗脏东西,应该翻到这本书的第页。
⑵读了这个目录我知道肥皂是靠工作的。
(3)、本学期,我读过的科普读物有《十万个为什么》,还读过《》。 -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冬天,冰雪严寒,唯有梅花独放,这使我想到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春天,万物复苏,树木长出新绿,就像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里面描写的:“ , ”。初夏,梅子、杏子挂满枝头,麦花盛开,我不由得想起了范成大的诗句:“ , ”。(2)、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现代著名诗人艾青说:“诗是人类 , 诗给人类以。诗歌,寄托着诗人强烈的情感。在“无论平地与山尖,”中,我们感受到罗隐对蜜蜂的赞美。
-
5、填空题 ;按要求写句子(1)、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中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贪吃的小狗
细心的小明
热心肠的妈妈
我选的词语:我写的句子:
(2)、照样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某种事物。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3)、照样子仿写句子。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清晨,阳光洒在宁静的村庄,屋顶上炊烟袅袅 , 好像给村子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 B、静谧的原始森林里,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偶尔传来几声清脆鸟鸣,这里车水马龙 , 充满自然野趣。 C、张老师批改作业时总是一丝不苟 , 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错误。 D、李红面对小明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苦口婆心多次劝导,却还是感到无能为力。
-
7、根据形声字的特点,“骏”的意思最可能是( )A、完毕 B、用火烧 C、早晨 D、好马
-
8、下列加点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暖和(hé) 和平(hé) B、厌恶(è) 恶心(wù) C、着火(zháo) 执着(zhuó) D、调查(tiáo) 调皮(diào)
-
9、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iè) 窥伺(sì) B、澎湃(bài) 姗姗来迟(shān) C、徜徉(cháng) 欺侮(rǔ) D、琥珀(bó) 引吭大叫(háng)
-
10、选择题;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班的同学性格各异,特点鲜明。李华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是班里的____;王丽热爱劳动,同学们都夸她是勤劳的____;余明因为做事没有主见,经常随声附和别人的意见,被同学们戏称为____。
A、小蜜蜂 应声虫 领头羊 B、领头羊 小蜜蜂 应声虫 C、领头羊 应声虫 小蜜蜂 D、应声虫 领头羊 小蜜蜂 -
11、拼写题;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乡村的夜晚是美妙的,出来觅食的家禽都已归笼,虫鸣仿佛是一曲优美hé xié的cuī mián qǔ , fán xīng点点的夜幕下,偶尔传来几声māo tóu yīng低沉的nù hǒu。河滩排列着zhěng qí的柳树,chéng qiān shàng wàn的小动物们,在méng lóng的夜色中盼望着朝霞。
-
12、书写题;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字距均匀。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
13、习作
《我喜欢 ▲ 》
提示:可以填写某种植物或动物,也可以是某个节日、某个人或某件事等等。把观察到的或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下来,并写出喜欢的原因,写的时候尽量用上好词佳句,使文章更生动。
要求:
⑴把题目补充完整;
⑵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生动,写出你对所填内容的喜爱之情;
⑶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⑷300字左右,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4、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战国时,魏国非常强盛,兵强马壮,于是魏王准备去攻打赵国邯郸。此时,魏国的谋臣季梁正出使在外,他一听说这件事,赶紧半路返回魏国,连衣服的褶皱都来不及舒展,头上的尘土也顾不得洗,就急忙去谒见魏王。
季梁一见到魏王,并不急着说攻打赵国的事情,而是说:“今天我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他正坐着马车向北走。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问:‘您要到南面的楚国去,为什么向北走呢?’他回答:‘我的马很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很好,但是这并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却说:‘我的路费很多。’我疑惑地说:‘您的路费虽然很多,但这也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然后他又说:‘我的车夫本领很高,很善于赶车。’殊不知,这个人的这几项条件越好,反而会使他距离想去的楚国越远。”
“大王您现在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为了建立霸业、称霸诸侯,做的每一件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然而您却倚仗着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赵国的邯郸,使疆域扩展、声望尊贵,大王您这样的行为越多,那么距离大王建立霸业就会越远。这和想到南面的楚国去却向北走的道理是一样的啊!”
魏王听了季梁的话,终于所悟,于是打消了攻打赵国邯郸的想法,并一心致力于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伸展—— 困惑——
(2)、那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能到楚国,是因为他有哪些优越条件?(多选)( )A、马跑得快 B、路费多 C、驾车的人技术好(3)、季梁用这个故事劝谏(jiàn)魏王,是希望魏王明白什么道理?( )A、攻打邯郸一定能成功 B、行动与目标要一致 C、有钱有势(4)、读完文章后,我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是。(5)、想要到楚国去的人,一路朝北飞奔而去,直到人马困顿,盘缠用尽……有一天,他在街上遇见了季梁,他会和季梁说些什么? -
15、课内阅读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____。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____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五点,紫茉莉____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下列哪一项最符合“争奇斗艳”的意思?( )A、形容许多花草竞相开放,展现各自的美丽和奇特,比喻人们竞相展示自己的才华或优点。 B、形容天气变化多端,时而晴朗,时而阴雨,非常奇妙。 C、形容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而进行的激烈斗争。(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种花开放情况。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与有关。(4)、昙花在晚上九点开放的原因是什么?(5)、给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上合适标点符号。 -
16、活动三,传统习俗我参与(1)、三(1)班将于9月9日早上9点去敬老院做重阳节志愿活动,要求在学校操场集合,全班统一穿校服。老师要求兰兰通知全班同学按时参与,班委兰兰不知道怎么通知大家,请你帮她写一个通知,注意格式。(2)、重阳节时,兰兰去敬老院当志愿者,她可以为老人做哪些事?(多选)( )A、为老人捶背、讲故事 B、让老人干重活 C、让老人给她做饭 D、帮老人打扫卫生
-
17、活动二,传统习俗我知道(1)、下面不是重阳节习俗的一项是( )A、
B、
C、
(2)、阅读例句,仿写句子例:春节好像一幅热闹非凡的画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仿写比喻句)
-
18、综合性学习;光明小学三年级一班要开展一次“重阳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活动一,传统节日我知道(1)、请你在横线上写出两个中华传统节日:、。(2)、在中华的传统节日当中,有很多诗句是写中华传统节日的,请你根据诗句把对应的节日名称连起来。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A.重阳节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 B.清明节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春节 -
19、按要求写句子(1)、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小狗欢快地尾巴摇着,在草地上追逐着飞舞的蝴蝶,她的眼睛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仿写句子。例:我先整理好了书包,接着关上了房间的灯,然后轻轻地走出了家门,最后锁上了大门,踏上了上学的路。
-
20、填空题(1)、夏日雨后,诗人泛舟后改走山路,沿途绿荫不减,鸟鸣清脆这正是我们学过的诗句:“绿阴不减 , 添得黄鹂”;重阳佳节,异乡游子遥想亲人登高插茱萸,感慨独缺自己,又让人想起“ , 每逢佳节倍思亲”。(2)、杜牧在《清明》中以“ , 欲断魂”渲染了清明雨中的萧瑟氛围和行人凄楚的心境。(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动物们在诗人的笔下也显得格外可爱,如杜甫在《绝句》中写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