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代诗歌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 )。(多选)A、古体诗 B、叙事诗 C、抒情诗 D、近体诗
-
2、成成对丰子恺的漫画很感兴趣,下图是他搜集的漫画。(1)、漫画中的季节是季,漫画中的小朋友们正在(填游戏名称)。(2)、看到这幅漫画,我想到了学过的两句诗: , 。
-
3、对比阅读。
【选段一】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选段二】
它(白公鹅)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1)、下列对选段二中“掂量”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B、用手托着东西上下颠动来估量轻重。 C、指白公鹅思量着走好每一步。(2)、对比两个选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填序号)①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②走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③鹅走路的姿态 ④拟人手法 ⑤对比手法 ⑥运用动词描写
文章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内容
写法
内容
写法
选段一
④
选段二
-
4、白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我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叫声
严肃郑重
步调从容
三眼一板
-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②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
(1)、以上句子中,能体现“鹅老爷”的派头的是( )。A、吃饭必须有人站着侍候 B、狗只能躲在篱边窥伺 C、每天都要吃饭 D、鸡、狗偷它的饭吃(2)、“不胜其烦”的意思是。在句②中,这个词语看上去似乎含有贬义,但言语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白鹅的 , 这种写法叫作明贬实褒。(3)、请运用明贬实褒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一丝 扬长 从容
不胜 左顾 慢斯
局促 大样 如也
(2)、正是因为我国航天工作者地刻苦钻研,我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取得飞速发展。(3)、弟弟老是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我 , 就给他找了一本小人书看。 -
7、菲菲对戏曲很感兴趣,下面是她收集的资料,你也来看看吧!(看拼音写字词)
jīng jù是中国国粹之一,许多经典曲目广为传唱,pì rú霸王别姬》。那jī áng豪迈的唱腔,pō具韵味;那mǐn jié利落的武打戏,更增强了表演的观赏性。
-
8、选出加点字的错误注音,并在横线上改正。(1)、看守(kān) 嚣张(xiāo) 引吭大叫(kēng)(2)、窥伺(guī) 犬吠(fèi) 奢侈(chǐ)
-
9、古代儿童从小就学习了多种劳动技能,请写出诗句中儿童掌握的劳动技能。(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10、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妇姑:指婆媳。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
(1)、全诗没有描写的景物是( )。A、鸡 B、板桥 C、小路 D、青山(2)、朗读前两句诗时,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3)、“闲着中庭栀子花”中的“闲”字衬托出了人们的( )。A、悠闲 B、忙碌 C、兴奋 D、苦闷(4)、全诗描写了雨过山村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之情。 -
11、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宋】____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
(1)、补充诗句。(2)、诗中的“ , ”两句,运用静态描写,让我们欣赏到了农村早春的风光。(3)、看图,想象后两句诗描绘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的心境。 -
1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这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麦花、”是花,“、”是果;“、雪白”描写颜色;“、”表示形态。
②读了这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A.百花盛开
B.瓜果飘香
C.万物蓬勃生长(2)、大儿 , 中儿。最喜小儿亡赖,卧剥莲蓬。先把词句补充完整,再根据提示,分析三个孩子的特点,完成思维导图。
人物
做什么
特点
①
②
勤劳
中儿
③
④
⑤
剥莲蓬
⑥
-
13、“日长篱落无人过”从侧面表现出了( )。A、天气很热 B、农事的繁忙 C、乡村生活的闲适 D、乡村的荒凉、冷清
-
1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蝶 B、日长篱落/无人过 C、大儿/锄豆/溪东 D、最/喜/小儿/亡赖
-
1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树头新绿未成阴( )A、阴凉 B、昏暗 C、树荫(2)、儿童急走追黄蝶( )A、散步 B、跑 C、走路
-
16、暑假,状状来到了乡下爷爷家,下面是他记录的田园生活,一起来看看吧!
吃完早饭,爷爷扛着锄(cú chú)头去清理地里的zá cǎo____,我坐在院子里剥(bāo bō)花生。篱(ní lí)笆旁xī shū____的花丛中,几只蝴 dié____和 qīng tíng____翩翩起舞;wū yán____下,几只小鸟飞来飞去。微风夹着花香xú xú____吹来,真惬意啊!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
17、状元小学四(1)班的同学们来到乡村开展研学活动,你也来参与吧!(1)、菲菲想描写乡村景色,下列词语中,她可以用到的有( )。(多选,填序号)
①鸡鸭成群 ②土肥水美 ③灯红酒绿 ④高楼大厦
⑤麦浪翻滚 ⑥华灯初上 ⑦禾苗茁壮 ⑧丰收在望
(2)、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请用一段话写下来吧! -
18、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①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②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选段中加点词“它们”具体指的是( )。(多选)A、天边的红霞 B、向晚的微风 C、吃饭的人们 D、归巢的鸟儿(2)、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调动哪个感官描写乡村什么时候的景物?填一填。句①
感官
时间
句②
感官
时间
(3)、联系上下文,体会选段中“天高地阔”一词的妙处。(4)、还有哪些景物是乡下人家的好友?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 , , 都是他们的好友。
-
19、文中每个场景、每个季节都像一幅迷人的画,请你补全图画名并完成练习。
①(秋夜屋前)秋虫夜吟图
②(春天屋后)雨后春笋图
③(屋前)瓜藤图
④(房前屋后)觅食图
⑤(门前)花开三季图
⑥(夏天门前)门前图
根据课文的描写顺序给画面排序:。(填序号)
我发现课文是按照从到的空间顺序和从到再到的季节顺序交叉描写的。像这样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会使文章条理更清楚。
-
20、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句子中“探出头”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动态画面。(2)、照样子,赋予景物人的情态和动作,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今天,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