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全说自己认不全下面的字音,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报偿(cháng) 美差(chā) 羞耻(chǐ) 呕心沥血(lì) B、借鉴(jiàn) 敌寇(kòu) 磁石(cí) 无病而呻(shēn) C、发酵(xiào) 直奔(bēn) 天津(jīng) 如饥似渴(jī) D、馈赠(guì) 甸子(diàn) 朴素(bǔ) 默而识之(zhì)
-
2、小全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收获,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书是精神的食粮,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知识。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必然会从suǒ suì____的事务中抽身,沉浸在书中读得jīn jīn yǒu wèi____,乃至废寝忘食,获得wú xiàn____乐趣,忘却xīn suān____往事。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领略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读书能使我们成长,当我们陷入困境时,不会胆怯,不会yàn fán____……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bào kān____来读,还可以bèi sòng____其中的优美句段。这样,我们精神的仓廪会更加丰实。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可知,“廪”的读音与( )相似。A、广 B、示 C、檩 D、颤(3)、联系生活实际可知,“废寝忘食”的意思是。与“废寝忘食”一样形容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有、等。(4)、在你的眼中,书是什么?仿照画线句子写一写。书是 , 。
(5)、小全想在家里的书房贴一句名言,请你给他推荐一句。 -
3、本次研学之旅活动后,校报向全校五年级学生征集借物抒情的佳作,请你认真阅读征稿要求,写一篇习作投稿吧!
汪曾祺有一本书叫《人间草木》,书里的草木山川、花鸟虫鱼、乡情民俗与美食,十分动人。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物,请你介绍一种你认为有趣的事物,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
-
4、请你帮小艺解决问题。
在研学之旅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回到教室,小艺却发现班级的“生物角”一片荒凉:花草或枝叶被折断了,花朵被摘了或“渴”得蔫头耷脑,宠物小乌龟也饿得趴着不动了……
班级公约
①守纪律,不喧闹,听课要认真。
②讲文明,讲卫生,垃圾不乱扔。
③敬老师,爱同学,互敬又互爱。
④____
⑤____
(1)、针对这种情况,请你帮小艺在“班级公约”中补充两条。(2)、团团和浩浩经常为了一点儿小事就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好几次大打出手,对照“班级公约”,我想对他俩说:“” -
5、在研学之旅中漫赏油菜花开,完成练习。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节选)
①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童年的美好记忆,更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②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从来没有置身于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
可以发现,油菜花的烂漫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座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③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
④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
⑤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但明亮、健康、泼辣,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纯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 , 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 , 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 , 以至于熟视无睹 , 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 , 再回望他们时 , 才会感觉到这种美好。
⑥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本文作者舒翼,选入时有改动)
(1)、作者围绕“油菜花”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简要概括,补全思维导图。
(2)、作者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油菜花承载着“我”对故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 B、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陶醉于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中 C、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贴切 D、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正是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3)、品读关键句,体会本文描写过程中的感情。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但明亮、健康、泼辣,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这句话借油菜花写出了 ,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短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在文中找出一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对比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
(5)、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与结尾互相照应,让文章结构浑然天成,又深化了情感 B、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 C、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说明在作者的眼中,油菜花并不美,没有观赏价值 D、画横线的语句告诉我们要善于从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生活之美(6)、短文和《桂花雨》表达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都是运用什么写法来表达感情的? -
6、在研学之旅中领略观鸟之趣,完成练习。
走,观鸟去!
【材料一】
观鸟笔记
大白鹭
在中国见于东北、河北、江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等地。以鱼、虾及水生昆虫、贝类等为食。

繁殖期为4~7月,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最常见的为4枚,卵为天蓝色。
每年深秋初冬时节,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珲(hún)春敬信湿地陆续迎来南迁越冬的候鸟。白鹭、东方白鹳、秋沙鸭等候鸟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出发,经历漫长飞行后,来到珲春敬信湿地驻足、觅食、休憩,为12月上旬的南迁越冬做准备。
珲春敬信湿地是南北迁徙候鸟的重要一站。这里鸟翔鱼跃,有充足的食物链。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数十万只候鸟在此停歇。候鸟“衔”来“生态流量”,敬信湿地周边的村庄和景点成为观鸟旅游热门打卡地,迎来一波又一波观鸟客流。
(延边广播电视台2024—11—20)
【材料二】
“当我们开始关注鸟类时,就跳脱了人类的视角,以整个生物圈共同体的视角看自然。”在观鸟爱好者裴鹏看来,仰起头,每一次鸟儿飞过,都在心间留下生命跃动的足迹。“一只白腹鸫(dōng)跟我捉迷藏,每当我前进一步,它就换一个枝头,扭头看着我;一只田鹀(wú)直接跳到我跟前的树枝上,让我近距离地观察它的英姿。”一位从湖南来到江苏盐城条子泥的观鸟爱好者在观鸟日记中这样写道。
【材料三】
2024年5月19日,在2024年北戴河国际观鸟节闭幕式上,《2023年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和观鸟组织本底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大陆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约有34万人。记者注意到,上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开展于2018年,统计到各地观鸟组织观鸟推广影响人数合计14万多人,也就是说之后的5年时间,各地观鸟人群数量快速增长,净增约20万人。
(选自《济南时报》)
(1)、阅读材料一,下列关于大白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形较大,有修长的颈和腿 B、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4枚天蓝色的卵 C、以鱼、虾及水生昆虫、贝类等为食 D、东北、河北、江苏、云南等地能见到(2)、小全想为大家朗读材料二观鸟日记中的话,应用( )的语气。A、平静 B、豪迈 C、喜悦 D、自豪(3)、阅读材料三,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你写出两条。(4)、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①每年深秋初冬,白鹭、东方白鹳、白腹鸫等候鸟会来珲春敬信湿地越冬。
②珲春敬信湿地有充足的食物链,因此是南北迁徙候鸟的重要一站。
③《2023年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和观鸟组织本底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于2024年。
(5)、有人认为,看鸟真没意思,观鸟没什么意义。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材料谈一谈。 -
7、经历研学之旅,再品读课文,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那雪白的蓑毛,那 , 那 , 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 , , 黛之一忽则嫌黑。(2)、我们要做一个高洁的人,做一个不需要外在的依靠就能声名远播的人,正像虞世南在《蝉》一诗中所写的:“ , 。”(3)、《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 , 课文是从种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来写的。
-
8、小全在旅行活动中和同学们就沿途景物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1)、下面是同学们对不同景物发表的看法,这三句话都运用了( )的手法。
◇植物园前那碧绿的藤叶所构成的装饰比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可爱多了。
◇白杨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枝干挺拔,充满向上的力量,不像藤萝那般依附于高墙。
◇石榴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反复(2)、我能用同样的手法来描写一个事物。 -
9、小全记录了自己欣赏到的小草,下面这句话插在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你看,那一丛丛的小草,连成一片,宛如一张碧绿的毯子,铺在地面上。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扎根在大地上,给大地增色。②小草长在湖畔,使湖边的风景更加优美;小草长在路边,给道路镶上了绿色的花边;小草长在密林深处,使密林显得更加茂盛、葱茏;小草长在高山之巅,使高山充满生机。③小草,就是以这“寸草心”默默地拥抱大地,装点大地,表达它对大地母亲的炽热的爱,深沉的情。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之后 -
10、小艺品读下列语句,发现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语句是( )。
①我们来到花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②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③青松啊,漫长的严冬,你傲视风霜,绝不低头折腰。
④红树林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是植物世界里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同学们在交流游览见闻,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菲菲:白鹭站在水田中央,不动声色地盯着一条黑色的小鱼。 B、鹏鹏:这种花的香气非常浓郁,而且香飘十里。 C、敏敏:他是一位出色的素描画家,他的作品可谓神气十足。 D、婷婷:这种植物美中不足的是开花时间太短。
-
12、在小艺介绍成都的这句话中,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的蜀锦铺路,可爱的蓉宝做伴, 的川剧变脸,浪漫的芙蓉花开……从宣传片到开幕式,这种 的设计处处皆是,让成都大运会成为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A、精致 精彩 精美 B、精美 精彩 精巧 C、精致 精细 精巧 D、精美 精致 精心 -
13、同学们写了游赏自然风光所得,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鹭(lù) 嫌弃(xián) 嵌入(qiàn) 吩咐(fēn) 嗜好(shì) B、半亩(mǔ) 咂舌(zā) 矮小(ǎi) 杭州(háng) 箩筐(lóu) C、垂蔓(wàn) 悉心(xī) 雏儿(chú) 柜子(guì) 享受(xiǎng) D、榴火(liú) 趴着(bā) 眼睑(jiǎn) 眸子(mú) 待会儿(dāi)
-
14、下面是小全游学扬州的感受,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以下任务。
扬州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的雅称。这里不仅zǎo chá____闻名天下,而且lán huā____酥、荷花酥等gāo bǐng____更是美味。扬州的园林,tíng tái____简朴幽雅,漫步园中赏景,每处景物都是一幅xiāng qiàn____在huà kuàng____里的风景画,散发着古典yùn wèi____。游赏在扬州,漫步园林楼阁,徜徉山水自然,jìn rùn____诗意人文,实在是一大乐事啊!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2)、“闻”甲骨文表意,象人侧耳细听之形。本义为听到、听见。下列词语中,“闻”字的意思与本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闻名已久 B、闻鸡起舞 C、逸闻趣事 D、百闻不如目见(3)、语段中“实在”一词的意思应选第种解释。根据“实在”的另一个意思,用“实在”写一句话。。
实在:①诚实;不虚假。②的确。
(4)、这段话中有一处病句,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
15、题目:你好,这就是我
生活中,我们总希望认识更多的朋友。那怎么让新朋友尽快地认识你呢?请你以“你好,这就是我”为题,用“漫画”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同时用一两件事突出你的特点,让新朋友印象深刻。
要求:①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用“漫画”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特点;②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感情真挚;③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400字左右。
-
16、阅读人物故事,完成练习。
积粟退虎狼
①武安城东南十四里地有座小山叫粟山,平地突起,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粮堆。说起它的名字,还有段不平凡的来历呢。
②那是战国时期,秦赵交兵,秦国探知赵国粮草不丰、人心不稳,便派大将白起率大军来攻赵国都城邯郸。
③赵王听说秦兵来得凶,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可商量来商量去,没一个人出头。这时老将廉颇上前说:“大王给一万人马,我去退敌。”赵王说:“人马倒有,可军中缺乏粮草哇!”廉颇说:“大王不必担忧,我军有的是粮草。不出三天,我叫秦国退兵。”赵王见老将说得如此肯定,素知廉颇不是个吹大话的人,想他一定有锦囊妙计,就命令他带兵迎敌。
④廉颇出邯郸西门,在离城五十里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这里南靠鼓山,北临洺水,是秦军进攻邯郸的必经之路。傍晚,他令士兵把军中的粮食盛到布袋里,都摆到小山上,派人严密看守,然后四处贴下告示:粮草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斩!
⑤第二天,白起率大军攻入武安境内,忽然探马来报:“往东二十里,发现赵军粮营,大将廉颇带重兵把守。”白起听了将信将疑,亲自前去察看。不看还好,一看差点儿把他从马上惊下来,只见赵军营中粮食一袋袋、一层层堆积如山,下面的军营,大帐连阡,号旗严整。于是仰天叹息道:“粮足兵精,天不助我也!”急忙下令退兵。
⑥从此,这个人堆的“粮山”,就称作粟山了。后人还在半山腰立一块石碑,以诗文形式记述了这件事:“山名昉(fǎng)何代?七雄争周鹿。当日虎狼秦,于兹竞角逐。廉颇老将军,山巅虚积粟。秦军不敢骄,赵人免屠戮。”
(1)、读完短文题目,我产生的疑问:带着这个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2)、“武安城”“山名昉何代”等我不理解,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应该怎么办?( )A、网上查阅资料,弄明白了再往下读。 B、不影响把握故事内容,暂时跳过去,接着往下读。 C、查工具书或请教师长,理解了接着读。 D、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弄明白了再接着往下读。(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锦囊妙计”。①通过读课外书我知道,“锦囊妙计”的主人公是。
②通过查阅词典,我知道“锦囊妙计”的意思是。
③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锦囊妙计”在文中是指。
A.秦国派白起率军攻打邯郸
B.廉颇用计谋从秦国借到粮食
C.廉颇把粮袋全部堆到小山上,并派重兵把守,造成军粮充足的假象,让白起退兵
D.廉颇转而攻打秦国,让白起退兵救国
(4)、阅读第②~⑤自然段,提取关键词句,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白起攻城,廉颇请战→经过:→结果:
(5)、多角度体会人物形象,将同学们的发言补充完整。
“没一个人出头”与廉颇的主动请战形成了 , 由此我感受到了廉颇的精神。
从下文的“”可以看出,廉颇说“我军有的是粮草”不是吹牛,这表现了廉颇的品质。


写白起“差点儿从马上惊下来”,这是一种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6)、廉颇把粮袋摆到小山上的原因是( )。A、小山易守难攻,防止粮食被秦军抢走 B、小山平地突起,远看像个大粮堆,又是秦军必经之地 C、赵国粮草很少,要统一管理 D、士兵在周围安营扎寨,能保护粮草的安全(7)、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第①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塔
①塔,又叫浮屠。它起源于印度。原是为收藏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佛骨、佛发、佛牙等)和遗物而建的,因此也叫舍利塔、宝塔。塔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木构建筑的传统形式相结合,孕育出中国楼阁式木塔和砖石塔。中国的塔虽然里面仍藏舍利,供佛像,但还可供登临远眺。
②我国最早的塔都是木塔。山西应县木塔至今保存完好,是这种木塔的典型。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从地面到刹顶,塔的总高达67.31米。塔的外观呈八角形。从外面看,它是五层六檐,底层为重檐,并有回环廊塔;从里面看,第二层以上各层间夹有暗层,所以全塔实际是九层。塔的底层直径为30.27米,整个塔体形十分庞大,但由于在各层屋檐上,配以向外挑出的平座与走廊,攒尖的塔顶和造型优美而富有向上感的铁刹,不但不会体现出它的笨重,反而呈现出它那雄壮华丽的形象。这座木塔经受了近千年的风雨和地震的考验 , 仍然完整地屹立着 , 成为古代木结构高层建筑中的珍贵遗产。
③塔的最大特点就是层次多。《魏书·释老志》说:“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随着宗教建筑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单层或层次较少的塔被淘汰了。所谓“七级浮屠”,说明七级是塔的基本层级数。北京已毁的长春园法慧寺西跨院,就有这种五彩多宝七层琉璃塔。这座七层塔,和宫殿建筑一样,是以壮丽为风格特色的。
④湖山园林的景观,往往借助于塔的造型之美。“雷峰夕照”之所以成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主要是因为还存留着具有残缺美的塔影。美丽的西子湖畔,除了雷峰塔外,还有姿态别具一格的保俶(chù)塔。雷峰塔,粗壮敦实,古朴端伟,稳然独处于夕阳的余晖中,具有老僧的外貌神态;保俶塔延颈秀项,清瘦玲珑,修长绰约,亭亭玉立,或在灿烂的朝霞的映衬下,或在羽纱般薄雾的笼罩下,似有美女的倩影风姿。在山明水秀的西湖,内心视像中出现了一位心如古井、冥然入定的老僧,一位形容羞涩、体态苗条的佳人,这种对比鲜明的想象,离不开两塔固有的个性之美,惜乎“雷峰夕照”一景,已成为历史。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四座古塔的特点,完成导图。
(2)、概括语句的意思,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画线语句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3)、“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句中加点的“现存”是否可以去掉?试着说说你的理解。(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楠阅读第③自然段时,借助关键句“塔的最大特点就是层次多”,就知道本段所讲的主要内容了 B、刘萌读到“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时,对文言语句不理解,就停下来回读,深入理解语句的意思 C、王宇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 D、刘洋集中注意力阅读短文,边读边理解内容,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5)、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请你针对全文或某一段落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解答。问题:
解答: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塔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18、从历史长河中汲取珍惜时间的智慧,请你完善下面的摘录卡。
☆东晋葛洪的名句“不饱食以终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老师经常用岳飞的“莫等闲, , ”教育我们要珍惜美好的光阴,努力学习。
☆正所谓“ , 一日难再晨”,岁月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一个人的,我们应该趁年富力强及时努力。
☆毛主席用“一万年太久,”教导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
19、判断。(1)、《搭石》借摆搭石、走搭石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2)、《将相和》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后讲述了渑池会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3)、《冀中的地道战》重点介绍了地道如何保护群众、抗击敌人、防御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
-
20、下面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选一选。
A.知错就改 B.互相谦让 C.顾全大局 D.不畏生死
(1)、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3)、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4)、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