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为本次民间故事会选择一组民间故事供大家研读,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B、《守株待兔》 《嫦娥奔月》 《将相和》 C、《狐假虎威》 《滥竽充数》 《田螺姑娘》 D、《田螺姑娘》 《八仙过海》 《梁山伯与祝英台》
-
2、“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百姓智慧的结晶。”本学期,我们一起走进了民间故事单元,举办了民间故事会。
新考法 制作阅读收获卡民间故事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小文同学做了一张阅读收获卡,你能照样子也做一张吗?(自选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除外)
阅读收获卡
题目:《孟姜女哭长城》
主要人物:孟姜女
不可思议的情节:孟姜女得知丈夫范喜良被埋在了城墙里,悲痛欲绝,大哭了三天三夜,竟将长城哭倒了八百里。城墙里露出了丈夫的尸骨。
阅读收获卡
题目:
主要人物:
不可思议的情节:
-
3、同学们,本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半年来,相信你的班主任为你们操碎了心,付出了很多心血,你心里也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她)说吧。现在,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当作新年礼物送给你尊敬的班主任吧!
-
4、展开辩论。你更支持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理由是什么?在读书沙龙中交流自己的观点,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我更支持阅读。理由是:。
-
5、新素材《逃出大英博物馆》最近,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网络上热播。短剧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的一件文物“小玉壶”在一名中国记者的帮助下重回祖国的故事。阅读下列评论内容,参与讨论。
好看!点赞!不过题目为什么叫“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个“逃”字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逃”字在字典里有“逃跑,逃走,迅速
离开不利环境”的意思……
“小玉壶”回自己的祖国,怎么能叫“逃”呢……
我倒是觉得这个“逃”字用得十分巧妙……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里走出来。
……
(1)、对“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逃”字,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有人在评论区留言:“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里走出来。”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下你的想法。 -
6、书籍或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物形象,班级同学举办了“我最喜欢的追梦人”交流会。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课前,小刚搜集了信息,并用表格的方式列举了重点信息。 B、小金从孙悟空机智勇敢、坚持不懈取得真经两方面说清楚了喜欢人物的理由。 C、小琴选择了海伦·凯勒的三个典型事例,她的介绍让人印象深刻。 D、小明认真倾听,拿笔逐字逐句记下了所有内容,讲给他人听。
-
7、习作。
为自己点赞不是骄傲自满,而是对自己的认可与鼓励。认真回忆一下过往的经历,选取生活中让自己最引以为荣的一件事情,以“为自己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语句通顺,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⑵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⑶注意书写工整,500字左右。
-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担子
①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洗得无影无踪,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净是些裸露的石子。雨后的山间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②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成薄片,后跟有些破损;皮鞋却锃亮,有点儿晃眼。
③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个大提包和两个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的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④“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⑤“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地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⑥“啪————”担子散落成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⑦草鞋人跌进山间杂草中。
⑧“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人飞奔过来。草鞋人立在山道上,脚上露出一道血口,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⑨“爸,我来挑吧!”皮鞋人抢着担子说。
⑩“刚才是草鞋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⑪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许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的问题上千叮咛万嘱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⑫“爸,我来挑吧,你已经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乞求说。
⑬“下了这道坡,再走几里路,就是马家溪了,那儿平整些,到那儿你再挑吧!”草鞋人移着带血的草鞋,回答说。
⑭到了马家溪的枫亭口,草鞋人将担子压在了皮鞋人的肩上,自己则在后面横着衣襟擦汗,然后作悠然状。
⑮皮鞋草鞋在马家溪的街道中间移动着。
⑯马家溪的村民个个眼红,夸道:你真是好福气哟,养了个好儿,城里能做官,乡里能挑担……
⑰草鞋人心里像灌了一坛蜜,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隔了老远一根一根地甩去。
⑱走过马家溪,又是一段漫长的山路。
⑲草鞋人急忙冲到皮鞋人身边,毫不含糊地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子,然后驼背前行。
⑳望着草鞋人负担的背影,皮鞋人刹那间泪如雨下……
(1)、文中的“草鞋人”是指 , “皮鞋人”是指。(2)、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并照样子简要概括。(3)、环境描写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心情,请阅读第①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净是些裸露的石子”可以看出 , 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作铺垫。
②“雨后的山间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衬托出人物的心情。
(4)、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品味细节,体会情感。①从皮鞋人“双手抢担,乞求说”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②从“刹那间泪如雨下”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5)、父亲为什么选择在马家溪枫亭口让儿子挑担子呢?联系上下文,把你的看法写下来。(6)、文中的“担子”表面含义是指;深层含义是指和。 -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2023年12月20日,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正式投入运营。 12号线一期起于经开区梁湖站,止于郑东新区龙子湖东站,整 体呈南北—东西的L形走向,可与多条线路换乘。
12号线一期以“科创绿都·跃动之城”为设计主题,丰富空 闲层次,突出科技感,意图打造一个现代、大气的地铁空间,“智 汇蓝”的融入愈加彰显人文魅力。作为智慧地铁示范线,12号 线一期按照智慧服务、智能列车运行、智慧车站、智能运维四个智慧化方向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龙子湖站设计主题为“智汇郑州”。
据悉,12号线二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
【材料二】郑州地铁 12号线一期线路图
【材料三】
12号线一期首末班车时间
车站名称
往龙子湖东站(上行)
往梁湖站(下行)
首班车
末班车
首班车
末班车
梁湖站
6:00
23:00
——
——
福塔东站
6:02
23:02
6:21
23:51
经北五路站
6:04
23:04
6:19
23:49
西周站
6:07
23:07
6:17
23:47
黄河南路站
6:09
23:09
6:14
23:44
儿童医院站
6:12
23:12
6:12
23:42
东风东路站
6:14
23:14
6:09
23:39
高铁公园站
6:17
23:17
6:07
23:37
龙子湖西站
6:19
23:19
6:04
23:34
龙子湖站
6:22
23:22
6:02
23:32
龙子湖东站
——
——
6:00
23:30
(1)、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的设计主题是( )。A、智汇郑州 B、科创绿都·跃动之城 C、智慧蓝(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2023年12月20日,郑州地铁12号线全线正式投入运营。
②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起于梁湖站,止于龙子湖东站。
③郑州地铁12号线一期整体呈L形走向。
(3)、小宇家在高铁公园站附近,他计划周六去福塔游玩,从线路图上看,他应乘坐的是往(梁湖 龙子湖东)方向运行的12号线地铁。(用“\”画去不正确的选项)(4)、小宇打算乘坐首班车前往福塔,他早上06:30起床可以赶得上乘坐首班车吗?为什么? -
10、快乐阅读吧。(1)、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 。因为。我发现民间故事为了 方便口耳相传,往往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生动的意思。(2)、如果让你推荐一本好书给大家,你会推荐哪本书呢?请说明 理由。
-
11、 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下列排序正确的一 项是( )。
① 将龙头举过头顶,象征着将龙神抬起,以求得神灵的庇佑。
② 人们用纸、竹篾等材料制作出巨大的龙头,再用细长的竹 竿支撑。
③ 龙抬头因此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中进行,给人们带来了祥 瑞的氛围。
④ 龙抬头是一种祈福的民俗活动,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 艺品。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 D、②①③D.④②③① -
12、 将句子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少年时代,曾看见不少天资聪明、敏锐过人的学生。 。 。 。 。这些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①聪明反被聪明误
②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不怠,遇事寻根究底,终于在攀登事业高峰的道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③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了勤奋努力。结果他 们的“天才”一天天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
④这就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话
A、③④①②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B、《慈母情深》一文的结尾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也蕴含着作者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情。 C、《鸟的天堂》一文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描写了群鸟飞鸣的动态场景,朗读时语调应有高低起伏的变化。 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我”的父亲和母亲表达爱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
1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的( )。A、面对敌人的严刑遏供,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 B、只要我们同心协力 ,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C、在学校诗词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团体冠军,同学们得意忘形地欢呼着、跳跃着。 D、正是因为廉颇勇于负荆请罪。蔺相如顾全大局,史上才有 了“将相和”的佳话。
-
15、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勉) B、鹰隼试翼,风尘吸张。(一种凶猛的鸟) C、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尽)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依靠)
-
16、选择题。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桂花 理所当然 B、示弱 众星供月 C、茶叶 风景名胜 D、路费 一知半解
-
17、二十四节气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观察、发现、运用自然规律指导农耕的智慧。阅读下面的语段,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起初,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的(例历)法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渐渐地,人们发现不同的节气里身体就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现象。随着节气变化gǎi shàn饮食和锻炼方式,可以使身体bǎo chí 健康 zhuàng tài。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直接或间(jiānjiàn)接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将自然规律与自身联系在一起,更好地 xié tiáo饮食 起居 养生 民俗活动等 让 xún cháng的日子过得更有乐趣。无论是“静观万物”,还是享受“四时佳兴”,要想达到“天意支配人事,人事感动天意,两者合为一体”的jìng jiè,就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
(1)、看拼音,写词语。gǎi shàn
bǎo chí
zhuàng tài
xié tiáo
xún cháng
jìng jiè
(2)、语段中的“四时佳兴”的“兴”的正确读音是( )。A、xīng 旺盛:复~。 B、xìng 兴趣,对事物喜爱的情绪:助~。(3)、下列有关“康”字笔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二画是“一”。 B、第五画是“一”。 C、第七画是“|”。 D、第八画是“、”。(4)、认真阅读文段,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5)、将语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替换为( )最合适。A、和合与共 B、不谋而合 C、天人合一 D、珠联璧合(6)、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
18、看图完成练习。
下图是张明和李莹所在班级里张贴的应急疏散示意图。
(1)、读图可知:张明和李莹所在班级的教室是 , 该层共间教室,个楼梯。(2)、紧急情况发生时,张明正在自己班级的教室里,而李莹正在卫生间,按照示意图,张明应当从楼梯撤离,李莹应当从楼梯撤离。(3)、假设发生了火灾,以下几位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①在302教室的晓雨第一时间跑向楼梯B,准备撤离。
②成功撤离后,张佳发现有同学受伤了,于是他在老师的协助下拨打了急救电话120。
③小樱平时比较关注“应急疏散示意图“,她根据自己的位置和示意图从最佳线路迅速撤离。
-
19、下面两副对联分别贴在哪家店的门口比较合适?请在横线上分别写出店名。
上联:愿将天上云霞色 下联:化作人间锦绣裳
上联:虽是毫末技艺 下联:却是顶上功夫
-
20、照样子,聊聊喜欢的书法家。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1)、注意材料中加点的部分,用这种方式表达观点,可以让语言 , 读者理解得。(2)、仿照材料中表达观点的方式,写一写你喜欢的一位书法家。我喜欢的书法家是。我之所以喜欢他,有以下几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