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过资料,能够更好地体会小玉壶表达的思想感情。

    A.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B.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C.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资料】圆明园,是一座清代的大型皇家宫苑,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此外,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风景群组100余处,有“万园之园”之称。

    (1)、句子中加点的“不可估量”指 , 结合相关资料,可以体会到
    (2)、B句中“凡是、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等词语,充分显露了英法联军的 ,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之情。
    (3)、C句中“大火连烧三天”说明了这把大火燃烧时间之 , 破坏力之
  • 2、读一读小玉壶对圆明园的介绍,完成练习。

    圆明园是一座全世界都知道的、非常著名的皇家园林,它 jīn bì huī huáng____、十分气派雄伟。圆明园的每一处亭台楼阁都是玲珑(tì tī)透的,好看极了。园内有很多景物都充满 shī qíng huà yì____,里面有很多珍异难得的宝物 , 多到数不胜数,价值不可(gǔ gū)量,但是有一天,圆明园却被多名侵略者抢掠。这群强盗放火 xiāo huǐ____了zuì zhèng____,圆明园就这样化为一片灰(jìng jìn)。我们也不得不流落他乡,至今也回不去。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并为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众星拱月(    )。(填序号)
    A、拱手,两手向上相合表示敬意 B、建筑物上呈弧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 C、环绕 D、顶动,向上或向前推
    (3)、介绍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依次用“”“”(填四字词语)来概括。
  • 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周敦颐在他的名篇《爱莲说》中,用极其简单却精练的词句,描写出了莲花高贵刚强的性格:“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每每读之,心中不由产生对莲花的敬佩与尊重。莲花不像其他花那样愿意过多地表现自己,可她却有着水中芙蓉的美誉。她身形端庄,有着高尚纯洁、正直通达的品质,难怪很多人都托莲言志、借莲抒情,我亦如此。

    【材料二】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整体设计理念源于钱塘江水的波动和杭州丝绸的妩媚飘逸,取意于杭州丝绸纹理与纺织体系,建筑体态源于钱塘江水的动态,拥有简洁的花瓣单元,宛如一朵美丽的莲花绽放于钱塘江畔。

    “大莲花”体育场“花瓣”之间的留白,类似中国传统建筑的景窗。内部空间与外部景观,通过新式“落地景窗”产生互动。这种借景的妙笔赋予“大莲花”钢结构框架下的古典浪漫气息。花瓣与花瓣之间交错排列,每片花瓣都不是实心的,而是架构了像网格一样的半透明“蝉翼”。

    (1)、阅读“材料一”,把“莲的突出特点”与“人的高尚品格”用线连接起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正直通达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身形端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高尚纯洁

    (2)、材料一表达了作者对莲花什么样的情感?
    (3)、结合材料二说一说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设计理念。
  • 4、阅读综合练习。

    瓯柑

    琦君

    ①柑子是我故乡的特产,与黄岩的蜜橘齐名,因为永嘉有瓯江江水冲积而成的泥层,最适宜种植柑子,所以此地产的柑子叫作瓯柑。

    ②现在快到瓯柑上市的季节了。每年腊月,我家都要买来好几大箩,仔细地收藏起来,留待明年再吃。收藏的方法是先将青翠的松针密密层层地铺在小口瓮中,然后把柑子小心地一个个放入,再塞以厚厚的松针,压上一块砖头,要等过了年才开启。这项收藏的工作非常重要,如封得不紧,水分跑了,明年就全变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收藏得好,不但次年清明扫墓时可以做祭祀品,就是到了端阳节还有的吃。

    ③我家老宅旁是一大片柑橘园,绿油油茂密的枝叶,显出一番蓬勃气象。结子以后,扣子似的小柑橘,散发着阵阵清香。我小时候就喜欢帮长工们摘柑橘,若一棵柑橘树上结满了果子,我们就把小柑橘摘下来,晒干了泡茶喝;若一棵柑橘树上只有若干个果子,就让它们继续长,长得硕大无朋。

    ④果子成熟以后,母亲装了满筐满篓的,分赠邻里亲友。这一份送柑橘的差事,又是我最高兴做的。长工用扁担套上篮子,一头提在手里,一头放在我的小肩膀上,抬着挨门挨户地送,回来时仍是满载而归。篮子里不是糕饼,就是番薯、胡豆等东西,口袋里更装满了花生和炒米糖。我喜欢这些吃的,我更喜欢看他们每一张慈和亲切的笑脸。

    ⑤过新年时,长工带我到各长辈亲戚家拜年,他们除了给我压岁钱,一定还给我几枚瓯柑。一趟下来,装得满满的提回来。这就是我的私有财产,不许大人们吃我的。

    ⑥说着柑子,又想起这些古老的事儿来。只因现在离故乡那么遥远,不但多年吃不到瓯柑,也多年见不到亲人,那些琐琐碎碎的旧事,就不免时时萦绕心头了。

    (1)、梳理好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把故事讲清楚的前提。请你概括本文围绕瓯柑回忆了哪些事情,完成下图。
    (2)、关于“我”最高兴做送瓯柑的差事的原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因为“我”想帮母亲分担事务。

    ②因为邻里亲友会回送给“我”很多好吃的。

    ③因为“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家的瓯柑非常好吃。

    ④因为邻里亲友之间淳朴乡情让“我”觉得很美好。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阅读文章,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完成下面对话。
  • 5、【选做】突破难关,读资料,猜诗人的名字。

  •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甲】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____。

    【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②铁马:被着铁甲的战马。③冰河:北方地区的河流。

    【乙】诗背景资料: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已经68岁,他的保卫家国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1)、补全甲诗。
    (2)、结合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图示并填空。
    (3)、乙诗中的哪一句表达了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报国之志?找出来。
    (4)、结合资料,下面对两首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乙诗“风雨声”既指风雨交加,又指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B、甲诗“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C、两首诗文都让我们看到陆游面对生老病死豁达乐观的态度,反衬出他忧国、爱国的情感。 D、“死去元知万事空”与“但悲不见九州同”是矛盾的,前者是死而无畏的,后者却是死有牵挂的。
  • 7、体会情感: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B、《题临安邸》的作者是林升,他心系国家,关注祖国命运,表现了爱国者对南宋统治阶级的愤恨。 C、《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革持中庸立场。 D、《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这三首诗共同的特点是抒发了相似的感情。
  • 8、赏析诗句:结合资料,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背景资料:19世纪中叶中国鸦片战争前后时期,清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众生活困苦,国家危机四伏。清朝以来,皇权太重,造成臣子具有奴性。龚自珍抨击晋升官职论资排辈,人才流散四方,提出厚俸养廉,科举增设策论的建议,晚年更主张改革内阁制度。

    A、诗句中“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B、“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封建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C、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D、这两句诗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清朝政府的信心,以及对清朝繁荣社会的赞叹。
  • 9、读准节奏: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 B、山外/青山/楼外楼 C、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
  • 10、理解词义: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死去知万事空(同“原”,本来) B、直把杭州作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C、九州生气恃风雷(发怒) D、万马齐究可哀(沉默)
  • 11、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括号内的正确字形。

    (shù sǒu)    万马齐(喑 暗)    己(亥 该)杂诗

  • 12、找出验证码中的错别字,并在下面改正,完成验证码。

    祭祀    有持无恐    衰伤    拘束    改正:

  • 13、【选做】千里寄情思。作家们总是借物品,写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请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把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填入其中。

    A.茱萸    B.明月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举头望 , 低头思故乡。

  • 14、感摇花乐,悟花雨情。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桂花卤(lǔ)·桂花茶(节选)

    琦君

    ①摇下来好多簟的桂花,先装在篓里。然后由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小朋友们,一同把细叶子、细枝等拣去,拣净后只剩花,看上去一片金黄,然后将花铺在太阳下,晒去水分。

    ②待半干时就用瓦钵(bō)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过年傲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的。

    ③母亲又把最嫩的明前或雨前茶焙(bèi)热,把半干的桂花和入,装在罐中封紧。茶叶的热气就把桂花烤干,香味完全吸收在茶叶中。这是母亲加工的做法,一般人家从我们家讨了桂花,就只将它拌入干的茶叶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烂了。可见什么东西都得花心思,有窍门的。剩下的,母亲就用作枕头芯子,那真合了诗人说的“香枕”了。

    ……

    ④故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

    【资料袋】

    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而后50多年没有回过温州。她曾写道:“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1)、结合选段,完成桂花卤和桂花茶的制作流程。
    (2)、根据选文,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做桂花卤、桂花茶是作者儿时快乐的回忆。 B、因为现在没有人做桂花茶了,所以作者只能在梦寐中寻求桂花茶。 C、母亲有自己独特的制作窍门,制成的桂花卤和桂花茶令“我”念念不忘。 D、身处台湾远离故土的琦君,宛如无根的浮萍,没有归属感。
    (3)、令琦君魂牵梦萦的桂花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请结合所给语段及资料袋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5、回忆课文《桂花雨》,完成思维导图,丰富班会内容。
  • 16、品味主持稿中的词句,沉浸在花香中。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下列词语中与“香飘十里”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落英缤纷 B、气吞山河 C、手舞足蹈 D、面如土色
    (2)、对这两个描写桂花香气的语句品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个“浸”字,韵味悠长,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 B、句子①写出桂花盛开时香味浓郁,无处不在,表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C、结合全文可知,句子②写出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以后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D、两个句子都有“浸”字,都写了桂花的香气,都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因而没有什么不同。
  • 17、阅读介绍桂花的主持稿,完成练习。

    我虽然不dǒng de____欣赏花,却很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但桂花的香气十分迷人,令人沉(jìn jìng)其中。每年我都会jiǎn____一大(luò luó)筐桂花,chán____着阿 pó____给我做 gāo bǐng____。后来搬到(háng káng)州,母亲总说:“这里的桂花再好,也不如家乡的桂花。”

    (1)、结合语境,选出括号中的正确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语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个个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B、池塘里的荷花姿态优美,宛如一位位舞者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C、袁隆平先生以一介农夫的姿态 , 用小小的一粒种子,改变了整个世界。 D、面对对方无理的要求,她表现出了相当大度的姿态 , 从容不迫地进行交谈。
  • 18、根据本单元所学,完成情境式默写。
    (1)、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水乡风光的喜爱;从唐代诗人张继流传千古的名句“”中,我读出了他孤寂忧愁的心情;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 , 故园无此声”中,我体会到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山居秋暝》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苏轼更是将《山居秋暝》中的“”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
    (3)、在《》中,诗人张继触景生情所写的诗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4)、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我不禁吟诵起了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
    (5)、渔翁在细雨中悠闲地垂钓,舍不得回家,让人想起《渔歌子》中“青箬笠,”。
  • 19、看拼音,写词语。

    huà  méi

    zǐ  sūn

    fā  chóu

    shǎn yào

    xián xiá

    jiū  jié

    zhǎng  jià

    pāo  kāi

    yǎn  méi

    sì  yuàn

    bái máng máng

    yìng  jiē  bù  xiá

    bù  kě  jì  shǔ

  • 20、看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sì  miào

    piāo  bó

    yōu  chóu

    hé  pàn

    chuán jiǎng

    róng  shù

    jiū  zhèng

    zhào  yào

    shù zhuāng

    zhǎng cháo

    dēng  tǎ

    shù  shāo

    lù  xù

    pāo  qì

上一页 383 384 385 386 3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