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图选择声母,补全音节词。
z zh c ch s sh




ī i
ú i
ǔ mǔ
ā ē
-
2、拼一拼,写一写。
ch—ā→ —é→shé r—ù→
zh—u—ó→ r ——ò→ruò —u—ò→shuò
-
3、读一读,按要求分类。
z zhi ch c shi s zh r chi sh ri
平舌音声母: 翘舌音声母: 整体认读音节:
-
4、自己睡觉歌
小乖乖,自己睡,不再需要妈妈陪。
鞋子床前摆整齐,轻轻躺下盖好被。
(1)、选择合适的拼音填一填。(填序号)①gài ②bǎi ③bèi ④xié
自己睡觉要先好 , 再好。
(2)、你知道睡觉前还要做些什么事情吗?写一写吧。 -
5、小斑马做衣裳
小斑马,做衣裳,守着布料没主张。
跑到东家问小狗,跑到西家问小羊。
狗说黑色最神气,羊说白色最漂亮。
小斑马,有主张,跑回家去一阵忙。
黑一道,白一道,斑马穿上花衣裳。
(1)、读儿歌,找出音节中含有“ao”的字。(重复的只写一次)(2)、小斑马询问时,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填一填。
(3)、跨学科美术小斑马做了怎样的衣裳?在第2题的斑马身上画一画吧! -
6、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没有朋友的小乌鸦
小乌鸦,哇哇哇,他说小熊是傻瓜。
小乌鸦,哇哇哇,他笑兔子短尾巴。
小乌鸦,哇哇哇,他说河马嘴巴大。
小乌鸦,哇哇哇,就是不说自己差。
(1)、小乌鸦说了哪些小动物的坏话?在文中找出来。(2)、小乌鸦的叫声是:(3)、儿歌中的小乌鸦为什么没有朋友?( )A、因为他不爱交朋友。 B、因为他说的话伤害了别的小动物。 -
7、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桑叶嫩,桑叶香,蚕儿吃了白又胖。
吐出银丝细又长,织成丝绸做衣裳。
(1)、找出儿歌中平舌音的字。(重复的只写一次)(2)、根据儿歌内容,给下面的图片排序。
-
8、沿三声的路线走出拼音迷宫吧。(标出正确的路线)
-
9、看图想一想,连一连。
-
10、读一读,补一补。

ū ǔ ù
ī í
ǚ ǜ
-
11、把下面的单韵母按顺序写在四线格中,占格要正确哦!
i u a e ü o
-
12、认一认,写一写。
-
13、读儿歌,完成练习。
小娃娃,爬山坡。一只手,拉爸爸。
一只手,拉妈妈。爬呀爬,爬上山坡笑哈哈。
(1)、填音节词,组成句子。小娃娃拉着 , 一起爬山坡。
(2)、找出儿歌中含有声母“p”的字。(重复的只写一次) -
14、看图填声母,把音节补充完整。




ǎ
ǐ
ǔ
á
-
15、拼一拼,填一填。
m—ù→ f—→fā —→mā
b—ó→ —í→pí —→fù
-
16、图里藏着哪个声母?找一找,写下来。
-
17、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①“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心态。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二是宣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
②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正因为形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
③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南京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
(摘编自蒋芳《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材料二】

【材料三】
①在讲好爱国故事这一点上,目前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困扰。
②“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类的展馆中普遍存在。有的展览多年不变,有的解说艰涩难懂,有的摆放山寨文物,等等。这样,很难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感知爱国故事、历史文化的魅力。
③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仅停留在参观旧址、实物和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上,跟不上时代脚步,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探索,很难有时代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简单拼凑,打造不出品牌特色。
④表达方式千人一面,讲解员队伍建设问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大难点。
(摘编自张璇《警惕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失能”》)
(1)、阅读材料三,完成思维导图。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守护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方面,南京做得最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都发挥了有效作用。 B、有人认为“历史与我何干”,有人诋毁英烈,其实质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对这些人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大难点是讲解员队伍建设问题。 D、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类的展馆中普遍存在“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3)、大多数人认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乎没什么作用,请你结合材料二,说说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
1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①
【唐】杜甫
国②破③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④花溅泪,恨别⑤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⑥欲不胜簪。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于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②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③破:陷落。④感时:感伤时局。⑤恨别:怅恨离别。⑥浑:简直。
(1)、诗的前四句重在绘景,描绘的景物有、、。(2)、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诗中“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景繁茂,实际上是写战乱后的满目凄凉。
②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后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
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4)、结合背景资料,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背景资料】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前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使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前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
19、非遗文化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实物和文化空间。锣鼓声中,龙档在村子里穿梭;悠扬的古琴飘荡在古老的街道;细纹刻纸在工艺大师的手中诞生;还有黄杨木雕、蓝夹缬技艺、首饰龙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非遗”。如今,非遗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的抬阔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由原先的人抬扛前进,改成彩车行进,车台面上装饰各种彩灯,电光闪烁,彩光灿烂,更加精致。
在打铁花表演中,融入激光特效、水雾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表演别开生面。不仅如此,工匠们已经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设计铁花的形状和图案,使每一次的表演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二,寻找非遗文化中的现代科技,以及两者结合产生的效果。非遗
科技
效果
抬阁
①
④
打铁花
②、水雾机、③
让表演剧开生面,也使每一次的表演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2)、“乐来乐好”市民生活文化周中举行了“非遗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结合材料三,判断这场展演是属于哪种非遗打开方式?( )A、非遗+研学 B、非遗+民宿 C、非遗+演艺 D、非遗+文创(3)、结合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黄杨木雕、龙档、首饰龙、音乐喷泉……都是我们身边的“非遗”。
②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已成为市民物质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创新非遗的多种打开方式可以助力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
20、【选做】小温想和朋友去千岛湖观鸟,结合下面的小贴士,你会给大家怎样的建议呢?

千岛湖观鸟小贴士
①千岛湖观鸟的最佳时期:9月左右。
②早上和傍晚是观察白鹭的最佳时间,因为在这两个时段中白鹭的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