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代文阅读

    蜗牛的奖杯

    ①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据摇)领先,甩下了所有对手,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shòu)给了蜗牛。

    ②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从此以后,它就把奖杯时刻带在

    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③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生怕奖杯被别人偷去,它就睡在奖杯里。

    ④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劝它了。

    (1)、用“✔”选出短文括号中正确的词,并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的词语。
    (2)、阅读短文第②~④自然段,概括蜗牛做得不对的地方。

    (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得奖后不能总是惦记奖杯。 B、朋友得奖后,不能嫉妒。 C、取得了成绩,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4)、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你预测一下蜗牛后来会怎样。
  • 2、课内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____,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____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把短文补充完整。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什么?(填序号)

    ①其中一个小孩        ②在庭院中玩的所有小孩    ③跌入瓮中的小孩

    群儿        一儿登瓮        儿得活

    (3)、(教材核心题)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光/持石击/瓮破之。 B、光/持石/击瓮/破之。
    (4)、一个小孩跌没水中,其他小孩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用原文回答)
    (5)、短文表现了司马光的品质。
  • 3、丰富的兴趣小组活动开始报名了,快来参加吧!

    兴趣小组

    活动时间

    参加条件

    围棋小组

    周二、周五下午

    限有一定围棋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游泳小组

    周五下午

    凡有兴趣者都可参加

    足球小组

    每周一、三、五下午

    报名后,无特殊情况,每周的三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科技小组

    周五下午

    仅限四年级以上同学参加

    (1)、请你为足球小组和科技小组各起一个名字。

    足球小组:     科技小组:

    (2)、三年级的王亮同学只有周五有空,他能参加的小组有
    (3)、小齐没有学过围棋,周二、周五有时间,她想参加围棋小组。请问她可以参加吗?为什么?
  • 4、班里正在举行“诗词大会”,请你来参加。
    (1)、(名校期末真题)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 B、欲把西湖比西子 C、潭面无风镜未磨 D、白银盘里一青螺
    (2)、把同学们分享的诗句补充完整。

    小文:读到《采莲曲》中的诗句“”,我联想到这些采莲少女穿着绿色的衣裙,像荷花一样美丽。

    小美:读了《鹿柴》中的诗句“”,我仿佛进入幽深的山林中,看到了洒在青苔上的细碎柔光。

    小飞:我积累了很多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如叶绍翁的“”、袁枚的“ , 忽然闭口立”……

  • 5、读同学们在分享会上的发言,按要求写句子。
    (1)、书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智慧的宝库;书是。(续写句子)
    (2)、你怎么能随便往地上扔东西呢?(改为陈述句)
    (3)、运动会上,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用加点字写句子)
  • 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补充词语

        爪      一

        流连      秋

    (2)、聚集在一起的大雁地向南方飞去。
    (3)、他不小心打碎了妈妈的化妆盒,整个上午都 的。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景让人
  • 7、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呢。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闹哄哄  ②静悄悄  ③兴冲冲

    (1)、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写作业,小林地跑来,嘴里喊着:“特大新闻,特大新闻!”
    (2)、操场上的,同学们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
    (3)、上课铃响了,可教室里依旧的,班长赶紧提醒大家安静下来。
  • 8、下列四句话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在操场上踢球,跑步,做游戏。 B、妈妈问我:“今晚的作业做完了吗”? C、“哎呀,”小红叫道,“我把语文书忘在家里了!” D、“成功啦!”小女孩欢呼起来。
  • 9、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螃蟹  气笛  银光闪闪 B、合拢  功课  目瞪口呆 C、渔民  伸请  争分夺秒 D、明郎  旅行  严严实实
  • 10、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校园美食节上,小厨师们大显身手,个个是主(jiǎo jué)  , 他们的作品摆了一大(quān juàn) 。大家(dān dàn) 当评委,高(xīng xìng)地品尝着:吃一块红烧排(gū gǔ)  , 香喷喷;咬一口肉丸,(dàn tán) 性十足……

  • 11、先看拼音写词语,再完成练习。

    秋风习习,送走了炎热的夏季,迎来了liáng shuǎng____的秋天,树林里像打翻了的颜料pán____,树叶(陆续 连续)换上了新装。秋风所过之处,无数叶子从天空飘落下来,就像在下黄金雨。cū zhuàng____的松柏(倒影 倒映)在水中,xiǎn de____更加苍翠。仔细倾听,这里演奏着美妙的yīn____乐:树叶在秋风中哗哗作响,小鸟叽叽喳喳地搜寻着谷粒,满载着稻谷的手推车吱吱嘎嘎地响,田野里传来农民伯伯哈哈的笑声,多欢快啊!我忍不住赞叹:这里风光无限,还chōng mǎn____ (有趣 乐趣)!

    (1)、根据拼音,帮助小美把不会写的字词补写在括号中。
    (2)、选择恰当的词语,在文段括号里打“✔”。
    (3)、“秋风习习”是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请你分别写出一个描写春天和冬天的四字词语: 
  • 12、习作。

    你仔细观察过身边的事物吗?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物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注意语言通顺,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捅马蜂窝(节选)

    ①爷爷屋子窗檐下的马蜂窝,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飞来飞去,大概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都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蜇(zhē)死人的!”爷爷说。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爷爷屋子的窗檐下。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毛巾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后边,瞧着我这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门那边跑去。谁料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然后跑开了,我被关在了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是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1)、阅读第⑥⑦段,梳理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惊呆

    (2)、读画线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方框内批注。
    (3)、下列情景,可以用“捅马蜂窝”来形容的是(    )
    A、学校自行车棚上堆积了很多树叶,小明爬上去打扫。 B、小明遇到难题去请教同学,同学对他置之不理。 C、小明和同桌争抢《爱的教育》,把书撕破了,这本书可是班里“小霸王”李兵的心爱之物。
    (4)、读了短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14、现代文阅读

    刷牙

    是不是我们刷牙的时间越长,越用力刷,牙齿就会越干净呢?

    事实并非如此。英国研究人员尝试过许多不同的方法,结果发现最佳的刷牙方式是:刷两分钟,不要太用力,效果最好。本特·汉森是一位研究刷牙的英国专家,她认为握牙刷最好像握铅笔一样。“从一侧开始刷,沿整排牙齿刷过去。”她说,“也别忘了刷舌头!实际上,舌头上面可能会有大量导致口臭的细菌。”

    (1)、握牙刷要像一样,刷牙不仅要刷牙齿,也要
    (2)、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文章主要介绍了各个国家不同的刷牙方法。

    ②口臭有可能是舌头上的细菌导致的。

    (3)、阅读短文,写出刷牙要点。(至少三点)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1)、小古文中,“少女”的意思是 , “堙”的意思是
    (2)、这是一则神话故事,你认为故事中充满神奇想象的句子是
    (3)、理解句意,请用“/”画出这句话的停顿。

              常 衔 西 山 之 木 石

    (4)、(教材核心题)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精卫的形象。
    (5)、(语文要素)精卫填海的起因是 , 经过是。(填原文)这则神话没有写故事的结果,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故事补写一个结尾:
  • 16、生活中的语文。

    目前,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国造纸业消耗木材数千万立方米。每年大约生产几百亿双一次性木筷,这相当于我们一年要“吃”掉数千万棵树。

    了解了这些后,请你写写我们该怎样保护森林。(至少三条)

  • 1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志士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但使龙城飞将在,”体现了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醉卧沙场君莫笑,”突显了王翰的豁达与豪迈;“生当作人杰,”彰显着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2)、华华要转学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他感到非常沮丧。作为他的朋友,你可以用诗句“”来宽慰他。
    (3)、汉代王充曾说:“。”这告诉我们做学问的关键是学和问。
    (4)、这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很多人物,有的王戎、“ ”的周恩来、的蔡桓侯,还认识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 收获真不少。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干将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山找齐了五块精铁,又走访山川大地,冒死找回六块上好青铜,备齐了铸剑的材料。(长话短说)
    (2)、他穿一身黑色礼服和一顶黑色礼帽,好看极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办不到吗?(改为陈述句)
    (4)、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加点词写句子)
  • 19、阅读日记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9月28日   星期四   晴
       天渐渐暗了,鸟儿归(①),月亮升起来了。今晚的月亮像大玉盘,散发出皎洁的光。我和月亮赛跑,可是月亮总是(②),我总追不上它。阵阵秋风送来凉爽,真的是“(③)”。
    (1)、下列词语填入日记①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2)、下列惯用语填入日记②处,最合适的是(   )
    A、敲边鼓 B、打头阵 C、占上风 D、挑大梁
    (3)、下列谚语填入日记③处,最恰当的是(   )
    A、二八月,乱穿衣 B、夏雨少,秋霜早 C、立了秋,把扇丢 D、立秋三天遍地红
  • 20、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
    A、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B、明眸皓齿  眉清目秀 C、千呼万唤  上天入地 D、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上一页 166 167 168 169 1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