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素材超级光盘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上海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一起研发出了一个对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大意义的“超级光盘”。这个光盘非常厉害,可以存储很多数据,差不多有1.6Pb呢!下列选项与这段话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超级光盘”是科学家们的最新研发成果,虽然名字听起来很“炫”,但实际存储量并没有太大突破。 B、科学家们携手研发了“超级光盘”,这种新型存储介质的数据存储量相较于传统光盘有了显著提升,但仍未达到 Pb级别。 C、经过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超级光盘”这一创新存储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其单张存储容量高达约1.6Pb,展现了惊人的数据存储能力。 D、尽管“超级光盘”在名字上给人以高科技的印象,但实际上它的数据存储量并不比普通光盘多出太多,只是名字上的炒作而已。
  •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
    (2)、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3)、我戴上老虎皮,套上老虎头,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4)、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建了美丽的世界。
  • 4、看图完成练习。

    (1)、萱萱家在文昌汽车站附近,她准备周六早上6:30前赶到纸箱厂路口,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纸箱厂,了解工厂为保护环境实行的措施。她怎样乘车最合适?
    (2)、明明家在中医院附近,他准备周日上午8:00到第三市场和其他小记者会合,去街头采访市民是如何保护环境的。他乘坐4路车还是6路车最节省时间?请说明理由。
  • 5、传统文化知识填空。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以“五“为“全数“,对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以“五“来划分。如,“五行“:、木、水、火、;“五彩“:黄、、白、黑。除了“五谷““五音“之外,我还知道“五““五“。

  • 6、一家酒楼开展对联有奖征集活动,凡被选中者用餐优惠。酒楼在廊柱上贴出上联“劝君更饮一壶酒“,素有“小李白“之称的果果立即想起老师教过的“对仗“,于是她想起以下四句诗,你认为聪明的她会选择(   )句,因为这句诗从对仗角度来讲最合适。
    A、西出阳关无故人 B、南朝四百八十寺 C、九曲黄河万里沙 D、与尔同销万古愁
  •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谷“泛指粮食,古人解释为世界万物的起源。 B、《青山不老》一文中,“青山不老“是全篇的文眼,既深化了主题,又让原本相对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 C、倡议书写好后,要根据倡议的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 D、《只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无法移居“三个方面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 8、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多,当遇到下列情况时,请你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①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看《中国古代汉语》等书。

    ②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如《辞源》《说文解字》等。

    ③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

    (1)、学习《书湖阴先生壁》,遇到“畦“字不理解。
    (2)、理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思。
    (3)、多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对我们学习古诗词很有帮助。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诗赏美景。读刘禹锡的““,我感受到黄河汹涌奔腾的气势;读杜牧的““,我领略到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别有一番情趣。古诗中常常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句化静为动,令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古诗中也常常用典,如《浪淘沙》(其一)中的““两句借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2)、《只有一个地球》运用了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3)、课文《青山不老》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条件的恶劣和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的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 , 造福于后代。这位普通的老人让作者领悟到:
  • 10、给下列句子排序,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环境恶化,动植物开始灭绝,这对人类的生存将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有理由说,保护各个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最近,有动物学家发现,地球上许多地区的两栖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有些地区有数以十万计的青蛙神秘失踪,某些蛙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

    由于人类与各种动植物在共同的家园————地球上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一条相对平衡的生物链。

    因此,青蛙消失很可能是一种警告,表明环境状况已普遍恶化。

    生命力很强的两栖动物,对于环境的要求远比人类要低,而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却比人类要高。

  • 11、给下列句子选择对应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1)、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2)、地球是一个半径不到6400千米的星球。
    (3)、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电子书更易于携带和查找。
    (4)、云能预示天气。比如,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 12、根据“摇篮“的不同意思造句。
    (1)、供婴儿睡觉的家具。
    (2)、比喻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小草眷恋阳光,就像 , 就像。(补全句子)

  • 1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如果……就……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1)、这些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2)、一切生命都需要氧气,它对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
    (3)、只有一个地球,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4)、这些“绿色卫士“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幸福生活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创造的,而不是指望别人的施舍。 B、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开采下去,地球上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 C、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这位老人却创作了这块绿洲。 D、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 16、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

    招呼:A.呼唤;B.照料;C.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1)、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2)、我在商场遇见了陈老师,连忙和她打招呼
    (3)、单位的事,请你帮忙招呼
  • 17、根据提示写词语。
    (1)、这位老汉用十多年的时间,创造了一片绿洲,这真是啊!他的被多家报刊报道宣传。(填入用“迹“组成的不同词语)
    (2)、这个山野老农不跟女儿去城里享清福,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 18、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浪淘风自天涯(颠簸) B、檐长扫净无苔(茅屋) C、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 D、两山排送青来(小船)
  • 19、下列加点字与“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书“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B、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喜欲狂 C、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 D、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2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壮观  缈小  糟糕  乱砍滥伐 B、环绕  茅檐  咆哮  天崖海角 C、晶莹  贡献  忧虑  日月同辉 D、枯竭  壮观  旷产  波光粼粼
上一页 154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