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到这个坏消息,他面如土色 , 几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B、这几日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重整旗鼓。 C、我们做事一定要精益求精 , 因为“差之毫厘 , 谬以千里”。 D、经过多年的练习,她弹钢琴已经得心应手 , 能演奏出各种高难度的曲目。
-
2、下列每组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A、腾云驾雾 刀枪不入 三头六臂 上天入地 B、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响彻云霄 震耳欲聋 C、视死如归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D、鸦雀无声 低声细语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视颏讲难题项是( )。A、运动会上,各班运动员都为自己敲边鼓 , 加油打气。 B、在研究室里挑大梁的是几位年轻博士。 C、演出开始了,擅长唱歌的小明打头阵 , 表演了第一个节目。 D、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不能给劣质产品进入市场开绿灯。
-
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有人说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读前两句诗,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酒宴过后,将士们就要奔向战场,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英雄是令人敬佩的。你还知道哪些英雄的名字?请写出两位,并且用几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他们。两位英雄的名字:
四字词语:
-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凉 州 词(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度”的意思是( )。A、程度 B、法度 C、越过 D、计算(2)、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州词》是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一带)。 B、《凉州词》表达了诗人看到西北壮阔风光后的喜悦之情。 C、“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在离别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 D、王翰也曾写下《凉州词》,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 -
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① , 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⑤。
—选自《山海经》
【注释】①逐走:竞跑,赛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河、渭:黄河、渭水。④大泽:大湖。⑤邓林:桃林。
(1)、解释下列加点字。欲得饮:
弃其杖:
(2)、翻译下面的句子。未至,道渴而死。
(3)、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中,你感受到神话故事具有的特点。这个故事让你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4)、新考法 阐述观点 |有人说夸父为了逐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不值得的。你认同吗?先说出自己的观点,再阐述理由。 -
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尝暑中①过②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③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④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⑤无主乎?”
———摘自《元史·许衡传》
【注释】①暑中:盛夏里。②过:经过。③啖:吃。④或:有人。⑤独:难道。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B、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C、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2)、解释下列加点字。①许衡尝暑中过河阳:
②众争取啖之:
(3)、结合《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内容,完成填空。王戎不食道旁李体现了王戎是一个的少年,许衡不食道旁梨体现了许衡是一个的少年。
-
8、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③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④自信也。”
【注释】①履:鞋子。②之:到……去。③及:等到。④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1)、你知道文中三处“度”的意思吗?(填序号)A.量好的尺码 B.用尺子量
①先自度其足
②吾忘持度
③宁信度 , 无自信也
(2)、借助注释读懂文章,试着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下列填入句子中的顺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①反归取之 ②市罢,遂不得履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文中,郑人最可笑的言是____,最可笑的行是____,最终____。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3)、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置之其坐”和“何不试之以足”中的“之”都是指鞋子。 B、这个故事讽刺了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人。 C、可以这样读这句话: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D、“宁信度”中的“宁”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níng,是宁可的意思。(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郑人说: 。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柳林风声(节选)
①一切都那么美好,简直难以置信。鼹鼠在草地上跑来跑去,他沿着矮树篱,穿过灌木丛,到处闲逛着。鸟儿在筑巢,花儿在开放,叶儿在成长。春光里,万物都生机勃勃,一切都喜气洋洋,人们都忙忙碌碌。鼹鼠并没有因为停止刷他的墙而感到惭愧,他反而觉得,在这忙忙碌碌的群体中,做一个无所事事的懒人是那样的快乐。鼹鼠觉得,休假最大的乐趣不是自己得到休憩,而是看到别人正忙得不亦乐乎。
②鼹鼠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觉得自己快乐极了。这时候,一条水流暴涨的大河突然横在他面前。鼹鼠从来没有见过河。在他眼前,河面光滑如镜,河道曲折蜿蜒,河流就像身躯庞大的动物,波浪追逐着,欢笑着。在汩汩水声中,河流会紧紧抓住一些东西,又大笑着扔掉,转身扑向新的玩伴。无论它们怎样挣扎,大河总能逮住它们,抓牢在手中。大河浑身颤动,波光粼粼,水声汩汩,吐着旋涡,冒着泡沫,喋喋不休地诉说着。鼹鼠看着这美丽的景象,不禁如痴如醉。他沿着河岸轻快地小跑,就像一个小孩童被大人牵着一只手,脚步在机械地挪动着,心却早已飞进奇妙的故事中去了。鼹鼠终于跑累了,在岸边坐了下来。河水还在对他窃窃私语,讲述着世间最好听的故事。这些故事发自内心,在流淌中一路诉说,到最后,来到大河的归宿地,讲述给永不厌烦的听众----大海。
③鼹鼠坐在草地上,朝着河那边张望,忽然,他看见对岸一个乌黑的洞口,恰好在水面上边。 鼹鼠美滋滋地想:“对于一只要求不高又喜欢住在水边的动物来说,这样一个水淹不着、漂亮舒适的清净洞穴,该是多好的住处啊!”他正呆呆地凝望着,忽然发现洞穴的中央有个又亮又小的东西忽闪一下,消失了,又忽闪一下,真像一颗小星星。但是,在那里出现的,肯定不会是星星。要说是萤火虫嘛,又显得太亮,也太小。望着望着,那个小东西竟然对他眨了眨,原来是一双眼睛。接着一张小脸慢慢露了出来,环绕着那双闪烁的眼睛,就像一幅画,嵌在画框里。
④一张棕色的小脸,腮边有两撇胡须。
⑤一张神情严肃的圆脸,眼睛里闪着光——正是这光芒最先吸引了鼹鼠的注意。
⑥一对精巧的小耳朵,一头丝绒般的毛发。
⑦那是河鼠!
⑧随后,两只动物面对面站着,谨慎地互相打量。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①放纵散漫,没有目标。
②说话没完没了。
③私下里小声交谈。
(2)、有同学建议把第⑦自然段调到第④自然段前面,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3)、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一下,两只小动物互相打量对方之后,会说些什么? -
10、你被选中扮演一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完成以下任务。(1)、简要介绍你选择的神话人物,内容包括这个人物在神话故事中的主要事迹。(2)、设想一个与所选择的神话人物相关的现代问题或挑战,并描述神话人物是如何运用其特有的能力或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
11、猜一猜,下列神话名片中的人物是( )。神话人物名片身份:治水英雄、夏朝君王
成就:挖掘河道、疏通河水A、烛龙 B、仓颉 C、大禹 -
12、下列角色的台词,设计恰当的一项是( )。A、奥丁:“我就是众神之王,我是智慧的象征。” B、燧人氏:“就算天上有十个太阳,我也不怕!” C、赫拉克勒斯:“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是不会归还火种的!”
-
13、下列故事不可能出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项是( )。A、神农尝百草 B、哪吒闹海 C、潘多拉盒子 D、吴刚伐桂
-
14、下列神话故事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视频讲难题确的一项是( )。A、《精卫填海》——精卫——填塞东海 B、《女娲补天》——女娲——开天辟地 C、《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D、《神农尝百草》——神农——试吃草药
-
15、新考法填歌词《少年中国说》曾被改编成歌曲,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歌词,请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填序号)
A.万丈光
B.万里长
C.我去闯
D.少年狂
E.少年郎
F.意气扬
少年自有。千难万挡 , 心似骄阳。今朝唯我。天高海阔 , 华夏少年 , 发愤图强做栋梁。
-
16、新情境 参加爱国主题演讲比赛 2024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五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如果你也打算参加比赛,你会怎样来写自己的演讲稿?请根据提示,为自己的演讲稿列一个简单的提纲。(1)、我演讲的题目:(2)、我要表达的主要意思:(3)、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意思说清楚:
-
17、下列关于朗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文章的情感。 B、朗读文章时不用理解文章内容。 C、朗读可以把文章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D、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们要读出文章表达的痛惜之情。
实验班原创素养题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B、《示儿》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 C、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们知道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 D、《题临安邸》一诗是针对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故土而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梁启超极大地赞美了中国少年,他说:“少年智则 , 则 , 则 , 则 , 则 , 则则则 , 则国雄于地球。”(2)、宋代诗人陆游心系国家,期盼祖国统一,临终前仍然不忘叮嘱自己的儿子:“ , 。”(3)、宋代诗人林升所写的《题临安邸》一诗中,讽刺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诗句是:“ , 。”(4)、清代诗人龚自珍以《己亥杂诗》表达对当政者的期盼:“ , 。”(5)、《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从、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三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6)、《七子之歌(节选)》中的“妈港”是指。(7)、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月年日。
-
2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己亥杂诗》的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 )(2)、《小岛》一文的结尾,将军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表达了他对岛上热爱祖国、吃苦耐劳的战士们的敬佩。 ( )(3)、《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舞性和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少年的期望。 ( )(4)、《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通过描写圆明园所收藏文物的丰富与历史悠久,表明了圆明园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再现了它昔日宏伟壮观的面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