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面的片段讲述了尼尔斯旅行所遇到的第一个危险,他是怎样化解危机的呢?他的表现与旅行前有什么变化呢?一起来看看吧!
骑鹅旅行记(节选)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①浮冰是变幻无常、高深莫测的,因此它是靠不住的,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到了半夜里,维姆布湖面上那块和陆地毫不相连的大浮冰渐渐移动过来,有个地方竟同湖岸连接在了一起。这时候,湖岸上的狐狸斯密尔看见了这个地方,他一下子( )到浮冰上。男孩子在雄鹅张开翅膀的时候就惊醒过来了,他瞅见有只四条腿短短的“小狗”嘴里叼着一只大雁从冰上跑掉,马上追赶过去,想要从“狗”嘴里夺回那只大雁。男孩子觉得像这么小的一只狗哪用得着害怕,所以一往无前地冲过去。
②狐狸斯密尔登上了岸,正当他费劲地顺着湖堤的斜坡往上奔跑的时候,男孩子朝他喊叫起来:“把大雁放下,你这个坏蛋!”斯密尔不知道喊叫的那个人是谁,也顾不得向后看,只是拼命地向前奔跑。狐狸跑进了一片树干高大而挺拔的山毛榉树林里,男孩子在后面紧追不舍,根本想都不想会碰到什么危险。
③男孩子跑得那么飞快,他觉得那些粗壮的山毛榉树似乎在他身边“哗啦啦”地往后闪开。“现在我要把大雁从你嘴里抢下来!”他大喊道,用尽全身力气____住狐狸的尾巴。斯密尔停下来,把大雁放到地上,低下头想要一口咬断大雁的咽喉,转念一想,还不如先逗逗那个小人儿。“你快滚开,跑回去向主人哭哭啼啼吧!”他冷笑着说道。男孩子看清这只“狗”长着尖尖的鼻子,吼声嘶哑而野蛮,猛然心头一惊。可是狐狸那么捉弄他,他连害怕都顾不上了。他抓紧了狐狸尾巴,用脚蹬住一棵山毛榉树的树根。正当狐狸张开大嘴朝大雁咽喉咬下去的时候,他使出浑身力气猛地一( ),斯密尔不曾提防,被他拖得往后倒退了两三步,大雁就抽空脱身了,她吃力地拍动翅膀腾空而起。
④斯密尔恶狠狠地朝男孩子直扑过去。“我吃不到那一个,就要到手这一个!”他的声音是多么恼怒。男孩子死死地攥着狐狸的尾巴,当狐狸转过头来想抓住他的时候,他就抓着狐狸尾巴( )到另外一边。这简直像是在森林里跳舞一样,斯密尔转了一个圈子又转一个圈子,男孩子紧紧地抓着尾巴闪躲,狐狸无法抓住他。
⑤就在这时候,他瞅见了一株小山毛榉树,它细得像根长竿,笔直地穿过树林里纠缠在一起的枝条伸向天空。他忽然放手松开了狐狸尾巴,一纵身爬到那棵树上。斯密尔趴在树下等着机会。男孩子跨坐在一根软软的树枝上,身子很不舒服。他冷得要命,险些快冻僵了,连树枝也抓不紧,而且还困得要命,可是却不敢睡觉,生怕睡着了会摔下去。啊,真想不到半夜里坐在森林里竟是凄凉得那么令人恐惧,他过去从来不曾知道“黑夜”这个字眼的真正含义。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动词,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闪 拽 攥 蹿 B、闪 蹿 拽 攥 C、蹿 攥 闪 拽 D、蹿 攥 拽 闪(2)、斯密尔和尼尔斯之间有怎样的交锋?请根据节选片段,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斯密尔逃入树林,尼尔斯紧追不舍→ , →斯密尔追捕男孩,尼尔斯巧妙闪躲→ ,
(3)、尼尔斯救下大雁的过程中,心理有什么变化?①大雁刚被叼走的时候:
②看清楚斯密尔的脸后:
(4)、请你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对画线句描绘的场景进行改写。(语文园地知识点)(5)、结合文章内容及【课文片段】,说说“勇救大雁”的尼尔斯与“身在家中”的尼尔斯有什么不同。(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课文片段】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他实在无法忍受,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们扔了过去,并骂道:“住嘴!你们这群乌合之众!”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格列佛游记(节选)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梗概】
①格列佛是一个酷爱航海旅行的英国人。他多次环游世界,有过不少的奇遇。
②1699年,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在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后,他被小人们用专车运到京城献给了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的好感。当时,另一个小人国布莱福斯库王国准备入侵利立浦特,但在对抗中格列佛不愿彻底消灭布莱福斯库王国,这使得皇帝很不高兴。后来,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又使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便赶快逃回到英国。
③格列佛回家后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在被刮到布罗伯丁格纳(大人国)后,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带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挣钱。无利可图后,农民便把他卖给了皇后。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国家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由于思乡心切,格列佛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老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丢进了海里。随后,他被路过的一艘船救起,并乘船又回到了英国。
④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到劫持,格列佛被一座叫“勒普他”的飞岛(飞岛国)救起。这里的人十分古怪,国王和大臣们整日在飞岛上沉思,沉迷于毫无实际用处的科学研究。岛上环境荒凉无比,人们甚至没有衣服和食物。格列佛走访了充满衰败与苦难的巴尔尼巴比、精通魔法的巫人岛、长生不老的拉格那格王国,最后来到日本,后回到了英国。
⑤五个月后,格列佛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叛变的水手把他放逐到“慧骃国”。在这里,格列佛被一种形状像人,名为“耶胡”的畜生围攻。 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救了他。原来马是这个国家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所有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最终只好回家。
【节选】
①布莱福斯库王国位于小人国东北方的一个岛上,两国被一道宽八百码的海峡所分隔。我还没见到过这个岛国,由于知道了这场蓄意准备中的入侵行动,我便避免在这一带的海岸上出现,唯恐被某艘敌舰发现;值此战争期间,国王下了一道禁令,不管什么船一律停航。
②我将考虑好的一个俘获整支敌舰队的设想告诉了国王。根据侦察兵的情报,我们得知这支舰队正泊在港口内,只待刮起顺风便要起航。我向那些经验最丰富的水手了解这道海峡的深度。他们告诉我,在涨潮时,海峡中最深处是七十格鲁姆鲁夫,也就是欧洲尺寸的六英尺①左右,其他时间最多不超过五十格鲁姆鲁夫。于是,我走到布莱福斯库对面的东北海岸边,躺在一座小丘后面,掏出我的袖珍望远镜,窥看泊在港湾里的敌人舰队,我看清了这支舰队包括约五十艘军舰和大量的运输舰。然后我回到住所,下达了命令(已授予我这个权力),要求为我准备大量的最粗的绳索和铁棍。我将三股绳绞在一起,使它更结实牢固;出于同样的考虑,我又将三根铁棍绞成一根,棍尖都绑上一个钩子。就这样,我绑好了五十个钩子并配上同样多的绳索,带上它们我又回到了东北海岸边。我脱去外衣、鞋子和袜子,只穿着紧身皮背心,在潮水最高峰到来前半小时走进海水里。我尽最大速度蹚水而过。不到半小时我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敌人的舰队边上。
③敌人见到我都大惊失色,纷纷跳船向岸边游去。这时我取出准备好的索具,在每艘军舰的舰首锚洞里绑上一个钩子,又在钩子的另一端绑上绳索。在我忙着进行这项工作时,敌人向我发射了数以千计支箭,让我疼痛无比,大大影响了我的工作。最令我担心的便是我的眼睛,我掏出眼镜,尽量牢靠地将它固定在鼻梁上;这样装备完毕后,我置敌人的箭雨于不顾,继续勇敢地干我的活计。这时,我已绑好了所有的钩子,我用手抓住绳扣,开始拖曳;但没有一艘船挪动,原来都被抛下的船锚牢牢拖住了。于是我掏出匕首割断了所有的锚索。最后,我抓起系住钩子的所有绳子结在一起的绳扣端,不费吹灰之力拖起敌人的五十艘最大的军舰就走。
④布莱福斯库人根本想象不到我想干什么,从一开始就处于极度惊愕之中。等他们看清整支舰队一起移动,又见到我正拖着绳索的另一端,他们真是伤心欲绝,大声号叫起来。等我脱离危险时,我便停下来,等了一小时左右,等潮水稍稍退落一点后,再拖着我俘获的舰队涉过了海峡中部,平安抵达小人国的王家港岸。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英尺:一种计量单位。1英尺约等于0.3米,6英尺约等于1.8米。
(1)、请你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神不知鬼不觉:
②不费吹灰之力:
(2)、默读梗概,完成下面的格列佛“游历路线图”。(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格列佛“游历路线图”
(3)、阅读节选片段,说说格列佛在俘获敌军舰队前做了哪些准备,是如何实施的。准备工作:
具体实施:
(4)、读完节选的片段,你觉得格列佛是个什么样的人?请运用“从……(事例)中,可以看出格列佛是一个……(性格)的人”的句式回答。(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
3、活动临近尾声,老师邀请你向大家分享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请以《骑鹅旅行记》为例呈现你的读书笔记。
书名:《骑鹅旅行记》
阅读章节:
我的感悟:
好词:
好句:
-
4、老师为本场颁奖礼设置了“成长之星”“冒险之星”“智慧之星”“友谊之星”四个奖项,请大家评选。(1)、小组讨论时,妙妙想把“智慧之星”颁给鲁滨逊,下面是她的颁奖理由,你同意妙妙的观点吗?为什么?
妙妙:鲁滨逊身处荒无人烟的小岛,面临缺乏物资及工具的困境,选择用刀子刻柱留痕来记录日期,并且从船上搬运东西,利用有限的资源让自己能够生存,由此可见鲁滨逊具有非凡的生存智慧,所以我认为“智慧之星”应颁给鲁滨逊。
(2)、请你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人为其颁奖,并写出颁奖理由。(引用原文说明观点,可使观点更有说服力。)汤姆·索亚 尼尔斯
-
5、活动开始前,需要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建立人物档案,请你将对应人物的经历填写在括号中。(只填序号)
鲁滨逊 尼尔斯 汤姆·索亚
①跳上鹅背,骑鹅离家开始旅行
②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地宽慰自己③砍木材、加工、打桩,克服困难建造住所
④给大家讲述了洞中的历险经过⑤变成小人儿,被麻雀和公鸡嘲笑
⑥身体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哈克 -
6、甜甜积累了不同译者翻译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句子。请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个版本,并说明理由。(词句段运用)
-
7、下面是奇奇的摘抄积累本,请你完成他设计的两个小任务。(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来源:随书摘抄
日期:2025年4月2日
精彩语句: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②他大吼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名言警句:①读书须用意,____。 ②____,日久见人心。
③听君一席话,____。 ④____,更有早行人。
(1)、请你将摘抄积累本中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2)、请你学习摘抄积累本中“精彩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试着仿照这种修辞写一个体现“安静”的句子。 -
8、请你阅读妙妙分享的名著片段,感受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交流平台)
片段:他蜷缩着身体蹲在海底,沉着地等候着鲨鱼。凶悍的角鲨急速向他冲去,船长机灵地一闪 , 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并且奋力将匕首捅进了鲨鱼的腹部。
(摘自《海底两万里》)
从尼摩船长的“蹲”“等候”“闪”“捅”一系列动作中,我能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
9、最近你遇到什么让你感到困扰的事情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这件事的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尝试寻求解决办法吧。(课后选做题变式)
-
10、面对荒岛上的粮食危机,鲁滨逊又会如何应对呢?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笛福
①我开始摸到了雨季和旱季的规律,学会了怎样划分这两个季节,并为此做好相应的准备。但这个经验来之不易,是花了代价的。下面我将告诉你们我最糟的一次试验。前面提到过,我曾收藏了几颗大麦穗和稻穗。我估计大约有三十颗稻穗和二十颗麦穗。当时,雨季刚过,太阳逐渐向南移动,我认为这该是播种的时机了。
②于是,我用木铲把一块地挖松,并把这块地分成两部分播种。在播种时,我忽然想到,不能把全部种子播下去,因为我尚未弄清楚什么时候最适宜下种。这样,我播下了三分之二的种子,每样都留了一点下来。
③值得庆幸的是,我做对了。我这回下的种子,一颗也没长出来。因为种子下地之后,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土壤里没有水分,不能滋润种子生长,一直到雨季来临才冒了出来,好像这些种子刚播种下去似的。
④发现第一次播下去的种子没有长出来,我料定是由于土地干旱之故。于是我想找一块较潮湿的土地再试一次。二月份的春分前几天,我在茅舍附近掘了一块地,把留下的种子通通播下去。接下去是三四月份的雨季,雨水滋润了种子,不久就欣欣向荣地长了出来,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因为种子太少,所收到的大麦和稻子每种约半配克①而已。
⑤这次试验,使我成了种田好手,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种。现在我知道,在这儿不像欧洲那样,一年分为夏季和冬季,而是分为雨季和旱季。一年之中的时间大致划分如下:
二月后半月
多雨,太阳在赤道上,或靠近赤道
三月
四月前半月
四月后半月
干旱,太阳在赤道北面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前半月
八月后半月
多雨,太阳回到赤道上
九月
十月前半月
十月后半月
干旱,太阳在赤道南面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前半月
⑥雨季有时长,有时短,主要决定于风向。当然,这不过是我大致的观察罢了。生活经验告诉我,淋雨会生病,我就在雨季到来之前贮备好足够的粮食,这样我就不必冒雨外出觅食。在雨季,我尽可能待在家里。
【注释】①配克:计量单位,1配克等于8夸脱或2加仑。
(1)、面对荒岛上的粮食危机,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采取了哪些应对策略?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困难
应对策略
①
谨慎播种,先播种三分之二的种子,通过试验找出最适宜播种的时机
第一次播种的种子因干旱未发芽
②
对当地季节划分不了解
观察总结,掌握雨季和旱季规律,提前做好准备
(2)、梳理完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与应对策略,你对他运用这些经验的后续情况产生了好奇,想回到原书查看。请从下面提供的原书目录中,选出文章对应的章节( )A、第一章 生活的开始 B、第三章 荒岛失事 C、第四章 在岛上的头几个星期 D、第七章 农业经验 E、第八章 勘查位置 F、第十章 驯养山羊(3)、从鲁滨逊解决粮食危机的行为,能够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4)、同学们针对“鲁滨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展开讨论,请结合文章或联系原著中的相关情节说一说你的观点。 -
1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了解鲁滨逊面对“生存危机”时的“应对策略”。
荒岛难题
应对策略
人物形象
物质难题
无法估算日子
____
____
缺fá____生活物资
船上搜罗:笔、墨水、航海类书jí____等
没有住的地方
建造住所:砍木材、加工、运送、打桩
精神难题
处境①____(凄凉 凄惨),内心感到恐jù____、寂mò____和沮丧
用理智 kòng____制沮丧的心情:按照借方和dài____方的形式,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②____(安慰 宽慰)自己
【我的收获】____
(1)、根据表格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在表格中①②处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感受鲁滨逊当时的处境和心理活动。(3)、鲁滨逊面对“无法估算日子”的物质难题,他的应对策略是什么?请填写在表格对应的位置上。(课后2题变式)(4)、从鲁滨逊应对荒岛难题的策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填写在表格的“人物形象”处。(课后2题变式)(5)、梳理完表格后,你有何收获?请将表格中【我的收获】补充完整。 -
12、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各题。
浪淘沙·探春
【宋】苏轼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①。墙头红杏暗如倾②。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③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④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注释】①春情:春天的情景。②倾:指漫出来。③绮陌:美丽的道路。④东君:司春之神,掌管春天的来去。
(1)、词的上片以反衬“墙头红杏”,妙用一个“暗”字衬托出杏花的、 , 生动地描写出江南初春的勃勃生机。(2)、词中“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田 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①白② ,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高田:地势较高的田地。②白:指田中因积雨而成白茫茫一片。
(1)、请结合诗歌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诗题
吟咏对象
劳作画面
对应诗句
《田上》
①
②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江上渔者》
渔民
乘着一叶小舟,顶风破浪去江中捕鲈鱼
③
(2)、请你分析《田上》和《江上渔者》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 -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①不等闲。
【注释】①清孤:凄清孤独。
(1)、《山中雪后》中描写了、、、等景物,描绘出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2)、结合诗歌最后两句,说说其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西风”在古诗词中常表达三种含义:①对亲友、故乡的思念;②忧伤与离别;③孤独与寂寞。本诗中的“西风”表达的含义是( )。(填序号)(2)、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为何劝友人“好去莫回头”。 -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北陂①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②碾成尘。
【注释】①陂:池塘。②南陌:指道路边上。
(1)、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你想将这首诗前两句的画面用微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请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诗句
画面内容
背景音乐
一陂春水绕花身
①
悠扬舒缓的音乐
花影妖娆各占春
②
(2)、阅读诗歌后两句,说说“纵”“绝”二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有什么好处。 -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送柴侍御①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②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通波:四处水路相通。
(1)、上面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请你分析两位诗人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情感的。(2)、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总结送别类诗歌所表达的常见情感类型。表达的情感
代表诗歌
①
《送柴侍御》
②
《送元二使安西》
-
18、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各题。
春光好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请你梳理这首词的结构并对画面进行描述。结构
画面
总领句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①
写景句
②
笋儿努力地生长,长出嫩绿的叶子,花儿依偎在雪坞上,浓香四溢
(2)、在描写初春景物时,词人用了“迸”与“偎”两个动词,请你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1)、诗歌选取了、等意象,营造了、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之情。(2)、下面是对诗句“断肠烟柳一丝丝”所做的批注,请你补充完整。①批注一:即便是怀念家乡,也不至于“断肠”,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思乡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批注二:“烟柳一丝丝”这几个字,则是把比作 , 写出了。
-
2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出车(节选)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①。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王事多难,不遑②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③。
【注释】①华:开花,诗中指黍稷抽穗。②遑:空闲。③简书:周王传令出征的文书。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 往:指当初去从军 B、雨雪载途 雨雪:雨和雪 C、岂不怀归 岂:难道 D、畏此简书 畏:敬畏(2)、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