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情境完成写作。

    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观察右边的这幅漫画,写一篇文章。

    写清楚这幅漫画的内容,再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思考。

  • 2、实用阅读。

    【材料一】印章,如同文房四宝一般,既是工具,亦是艺术品,是文人书斋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章以小巧之身,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书法、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精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都浓缩在这方寸之间。

    【材料二】中国印章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秦以前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称印。到了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的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玺。宋元以来官印和私印又有记、朱记、关防、押、图章、戳子等名称。

    【材料三】篆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入印而得名。它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就制作工艺而言,它是指将在印石上设计好的纹样或文字镌刻在金属、石头等材质上。有篆刻爱好者将《游子吟》诗句刻成了印章,如下图。

    (1)、印章如同文房四宝,因此古人也说“文房五宝”,包括:、纸、砚、印。
    (2)、根据材料二,不同时期不同人使用的印章称为“玺”。如:秦以前,所有印章都称为玺;秦朝,使用的印章为玺;汉代,使用的印章为玺。
    (3)、观察材料三的印章(下图),它的字体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隶书
    (4)、材料三的印章(下图)文字是“寸草春晖”,它是化自《游子吟》诗句:
  • 3、文学阅读。

    修鞋匠老单

    ①修鞋匠老单不是本地人,几时来镇上的,没人能说得清。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老单就准时出摊。

    ②半晌里,一中年妇女来修鞋。老单接过来一看,是一只开了股的劣质皮鞋。只见他往腿上铺一块垫布,把鞋放在腿上,先用抹布把开裂的地方擦干净,再拿起锉刀轻轻锉了两下,然后涂上胶水,用手按压了一阵子后,诚恳地对顾客道:“光粘股不躺线,那不耐穿,过些日子还容易开裂。”

    ③征得主人同意,老单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把钩针在蜡块上磨几下,又穿上粗线,沿着缝隙一针一针地缝了起来。修好这只鞋,又让其脱下脚上另一只鞋,翻看了看看说:“这只鞋也快开裂了,趁这会儿一块儿修修吧。”大夏天里,老单忙活得一头汗,一双鞋修下来,只收了顾客6块钱。待那顾客走后,挨着他卖针线的老廖开腔了:“咦,你咋恁好说话哩?大热天忙活半晌,几块钱就给打发了?”

    ④“你看那顾客鞋上沾满的干泥巴,大概是进城卖菜的乡下人,挺不容易的,咱能帮就帮帮她吧。”望着他那副悯天恤人的表情,老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⑤草木枯荣,暑来寒往。几十年过去,老单仍住在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

    ⑥见他如此这般,几个老友就纳闷儿了,不解地问他道:“你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善事,到底图啥哩?”他听罢只是嘿嘿一笑,不解释。

    ⑦去年底,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为他办理优待证时,才揭开了这个谜。

    ⑧那天,工作人员因为要帮他填报退役军人信息,他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包东西,里面装着入伍登记表、退役军人证件和荣立军功的证书等资料。那一刻,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地问他道:“您咋选择隐姓埋名这么多年?”老单沉默着,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说道:“俺入伍不久的那年夏天,部队赶赴一个抢险现场,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松动,大量碎石被山洪冲到公路上。我们正准备将路面碎石清理后疏导车辆通行,突然又有一股洪水裹挟山石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我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牺牲在了那片高原上。”

    ⑨服役期满后,他没有再回原籍,就来到了班长的家乡,想替他尽孝。结果一打听,班长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他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也让战友情谊延续下去。”

    (1)、有人说,老单真是个“怪老头儿”。从文中找出三处,概括写到他“怪”在何处:

    收费之“怪”

    大热天,忙活得一头汗

    用钱之“怪”

    捐款资助都很慷慨

    身份之“怪”

    老单不是本地人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请你赏析第②节画线部分:
    (3)、第④节中“老廖张了张嘴”,可能想说:
  • 4、文言阅读。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 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 , 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卖椟矣,未可谓善珠也。

    【注释】①椟:匣子。②柜:盒子。③玫瑰:一种美丽的玉石。

    (1)、本文选自《韩非子》。我还知道出自该书的寓言故事有:《
    (2)、我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以下字词的意思:

    薰:      鬻:

    (3)、读了故事,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楚人:

    郑人:

  • 5、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操出兵,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段①第一句是环境描写,其作用是:
    (2)、文段①中诸葛亮下了几道命令,请分别写出他的用意(目的):

    ①下令把船一字摆开:

    ②下令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3)、文段①中的“笑”字,充分说明了诸葛亮:(    )
    A、盲目自大 B、胸有成竹 C、性格开朗 D、心存侥幸
    (4)、根据选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下列这句话:

    孔明设局“”箭,曹操上当“”箭。(各填一字)

  • 6、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文明的象征。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的魅力吧!
    (1)、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依次是:(填序号)

    ①隶书  ②楷书  ③小篆  ④甲骨文  ⑤金文

    (2)、有一种对联叫“拆字联”。请认真观察加点字,补填下列拆字联:(各填一个汉字)

    鸿是江边鸟,为天下虫。

    种门中木,耕心上田。

    (3)、下图是我国一所大学的校徽。观察后请回答:

    ①这所大学名字是:

    ②文字设计的妙处:

  • 7、请读《论语》,写出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名句:
    (1)、君子喻于义,
    (2)、 , 小人长戚戚
    (3)、君子周而不比 ,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 , 小人同而不和
  • 8、根据提示,请读描写古代儿童的诗句:
    (1)、放纸鸢的儿童:
    (2)、学种瓜的儿童:
    (3)、晓冰的儿童:
    (4)、吹短笛的儿童: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刷短视频,乐此不疲 B、听到这个好消息,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C、看到久别重逢的战友,叔叔跑过去,哭笑不得地张开了双臂。 D、我走上玻璃栈道,看到脚下深不见底的山谷,双腿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 10、下列出现在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伙计(烧火的伙夫) B、哥子(指男童) C、郎中(看病的医生) D、墨客(指文人)
  • 11、括号里对带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君平其父(召见) B、其人能应也(不) C、没地不还你钱(难道) D、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 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蚂蚱  徘徊 B、暇想  践踏 C、劈膀  咆哮 D、窈窕  筹强
  • 13、根据拼音书写规范的汉字。

    在广东,有这样一座海滨小城。这里明明有着mó天大楼,却偏偏yíng得“百岛之城”美yù;这里明明可以扬帆远háng , 却偏偏 juàn恋云道徜祥;这里明明可以远tiào海ōu翻飞,却偏偏想在古村里坐着板dèng闲话家常。

  • 14、每个人都有一个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小天地。可能是你的小房间,可能是学校的操场,也可能是爷爷奶奶家的菜园子……你最喜欢在那里做什么?为什么让你感到快乐?请写下来。

    习作要求:①题目自拟,字数在350字左右;②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③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④习作中不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等。

  • 15、现代文阅读

    伞下的春天

    ①春雨滴滴答答,像断线的珠子敲打着树叶。我盯着书包里那把破旧的雨伞,心里直发愁——早上出门时,妈妈说等她加完班,就来学校接我。

    ②“小朵,我们一起走吧?”同桌林夏的声音像小铃铛一样清脆好听。她晃了晃手里的花伞,伞面上画着笑弯了腰的太阳花,特别好看。“我……我等妈妈。”我低下头,小声说。妈妈的工厂离学校很远,下这么大的雨,走路过来得花半个多小时。天都快黑了,妈妈却还没来。

    ③雨越下越大!透过厚厚的雨帘,A.我看见妈妈正冒着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 , 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紧紧地在她的额头和脸上,她的鞋子踩过水坑,溅起一朵朵水花。我心里一热,高兴地朝她挥手。

    ④“快过来!”妈妈撑着一把黑格子的伞。我飞快地跑进伞下,胳膊碰到了她冰凉的衣服。“妈妈,你冷吗?”我忍不住问。B.“傻孩子,”妈妈笑了,眼角的皱纹像小菊花一样舒展开 , “再冷也要来接你呀!”说着,她轻轻从怀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饼:“怕你饿,路上给你买的。”鸡蛋饼暖暖的香味,混着雨水清凉的气味,一起钻进了我的鼻子。我开心地咬了一大口,哇,真香啊!

    ⑤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伞歪到我这边来了,妈妈的半个肩膀都露在外面淋着雨!“妈妈,你的衣服湿了!”我赶紧把伞推正。“没事没事,”妈妈又把伞轻轻推回来,声音暖暖的,“你看,咱们伞下有两个春天呢——一个是你甜甜的笑脸,还有一个是你手里香喷喷的饼呀!”雨还在下着,可我的心,比春天的大太阳还要温暖。

    ⑥原来妈妈的爱,就藏在那悄悄向我倾斜的伞尖上,藏在那热乎乎的鸡蛋饼里,更藏在她看向我时,眼睛里像星星一样温柔的光亮里。

    (1)、按故事发展顺序,补全情节及“我”的心情变化。
    盯着旧伞等妈妈
    高兴温暖
    (2)、第5自然段中,妈妈说“伞下有两个春天”,一个指 , 另一个指
    (3)、读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我选句:

    (4)、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春雨滴滴答答,像断线的珠子敲打着树叶。”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形态和声音。 B、妈妈冒雨步行来接“我”,是因为工厂距离学校很远,雨天没有交通工具。 C、鸡蛋饼的温暖与天气的寒冷形成对比,凸显母爱。 D、“我”推伞的动作,体现“我”心疼妈妈,不想妈妈为了照顾“我”而淋雨受凉。
    (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着妈妈淋湿的肩膀和手中的鸡蛋饼,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她说,请写一写。
    (6)、在生活中,你也有类似的温暖瞬间吗?请写写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 16、文言文阅读

    吹火照读

    苏颋 ,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 , 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又患无灯烛,常于马厩灶中,旋吹火光 , 照书诵焉。其苦学如此,后至相位。

    (选自《开元天宝遗事》,有删改)

    【注释】①苏颋(tǐng):唐朝大臣、文学家。②杂处:混住在一起。③旋吹火光:把暗的灰烬再吹出火光来。

    (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父意(缺少) B、读书(欲望) C、无灯烛(生病) D、相位(到)
    (2)、对“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颋小时候得不到父亲的喜爱,经常和仆人混住在一起。 B、苏颋小时候不喜欢父亲的意思,经常和仆人一起玩耍。 C、苏颋小时候不理解父亲的用意,经常和仆人杂乱地相处。 D、苏颋小时候没有得到父亲认可,经常和仆人杂乱为伴。
    (3)、短文通过苏颋“”和“”这两个具体的动作,表现他“”的精神品质,正因为坚持这种精神,他最终能“后至相位”。(用原文词语填空)
    (4)、下列成语故事,与《吹火照读》所体现的精神不一致的是(    )。
    A、囊萤映雪 B、凿壁偷光 C、画龙点睛 D、悬梁刺股
    (5)、小强说:“苏颋能在马厩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坚持读书,真让人佩服!困难反而让他更努力了。”小红说:“如果苏颋有个干净明亮的书房,他或许能学得更好,进步更快呢。”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 17、按要求填空。
    (1)、【在学习中结识榜样】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的黄继光、的小英雄雨来和的挑山工,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在诗词中汲取力量】王昌龄用“洛阳亲友如相问,。”表达了与友人的离情别意和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罗隐在《蜂》中借“ , 为谁辛苦为谁甜?”来赞美劳动人民的辛勤,表达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
    (3)、【在诗文中感受真情】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诗是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回忆起来的情感。”冰心在《繁星(一五九)》中写到:“母亲啊!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18、按要求写句子。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例: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2)、体会例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例: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调皮的小兔  勤奋的小冬  严肃的爸爸

    (3)、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了在“庆六一”文艺汇演上大显身手,准备了精彩的节日。他们在台上唱着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蹈,赢得了许多掌声。这精彩的表演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大家每天日复一日的练习。

  • 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天窗》这篇课文,选取了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写了孩子们想在雨天和夜晚玩,却不得不待在家里时,从天窗中获得的乐趣和慰藉。 B、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对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启发我们积极思考。 C、《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D、读长文章时,我们可以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 20、请为下图配上最合适的诗句(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茅檐低小,溪上青草。 C、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蛾蝶飞。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上一页 347 348 349 350 3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