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生活万花筒·趣;书写之趣;书写句子:请用楷书抄写下列诗句,注意正确、端正、美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未江水绿如蓝。
-
2、生活中,你一定有很多不一样的经历吧!也许是一个难忘的节日,也许是做一项小实验的过程,也许是一次旅行的经历……请你选择一次经历写下来,把过程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萤火虫是大家都热悉的一种昆虫、萤火虫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虽然不能和电灯相提并论,但在宁静的夏夜,它在无边无际的田野里飞翔,却带给了我们光明。
②萤火虫的行动方式很特别、它们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利用这三对短是迈着碎步跑动、雄萤火虫到了成虫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虫一样:而雌萤火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
③萤火虫获取食物的方法更有意思。别看萤火虫体格弱小,艳丽动人,它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肉食动物,而且它的捕食方法也很独特,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开始捕食猎物之前,它先用像钳子一样左右交错的大颚咬住对方,然后给对方打一针麻醉剂,使这个小猎物失去知觉,失去防卫抵抗能力,再分泌消化液把猎物溶化,最后方便它食用。
④萤火虫平静而柔和的光一点儿也不会次激人的眼睛 , 看到这种光后,你会联想到,这些小虫简直是从月亮上掉落下来的小花一朵朵可爱的 , 它们还带着月亮的光辉,它们使整个夏夜充满了诗情画意。
(1)、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2)、在短文中找出三个四字词语抄写在下面。(3)、用找关键句的方法,找出能概括第②③自然段大意的句子,细读第③自然段,萤火虫是如何捕食的?请提取关键信息填空。先——然后——再——最后方便食用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①雌萤火虫一生都保持者幼虫的形态,不会飞。
②萤火虫艳丽动人,特别可爱,它们喜欢以瑶水为食。
③萤火虫是在头部的顶端发出光亮。
④萤火虫靠三对短题迈着碎步跑动。
(5)、第④自然段提到了月亮,吃月饼、观月亮的佳节是(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6)、第④自然段中的两句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改。(7)、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小朋友,你观察过什么小动物?发现了什么秘密? -
4、“中医四诊”指的是( )。A、笔墨纸砚 B、望闻问切 C、琴棋书画
-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节日是( )。A、重阳节 B、七夕节 C、端午节
-
6、“免走触株,折颈而死”中“走”的意思是( )。A、行 B、爬 C、跑
-
7、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①画蛇添 ②舟求剑 ③自矛盾
④国株待兔 ⑤辕扎撒 ⑥叶公龙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是。
-
8、传统节日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1)、下图所示的节日是( )。A、春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2)、我会写关于这个节日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我还会写有关清明节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3)、新年到了,小明:“祝福父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补充动作,神态描写词)(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元宵节当晚的情景。
元宵节晚上,广场可热闹了:。
-
9、昆虫是大自然最具魅力的生物之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巧巧是个小“昆虫迷”,书房里面保存着各种各样精美①bié zhì____的昆虫标本,现在已累(lěi lèi)积了一百多种,价格一点都不便(biàn pián)宜。她经常章出来②xīn shǎng____,一有机会,她就去大自然中观察昆虫,③jì lù____它们的活动情况。一蹲就好几个小时,她一点也不觉得累(lěi lèi)。现在她能④zhǔn què____地分清各种不同的⑤mì fēng____。因此,她在学校多次得到奖励,但她一点都不骄傲。在生活中,只要你稍(shǎo shào)做用点心,便(biàn pián)会有很大的收获。
(1)、根据拼音,按照标号顺序写词语。(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给文段中的“骄做”选择正确的意思。
A.自章 B.自以为了不起①她在学校多次得到奖励,但她一点都不骄傲。
②我们为巧巧积累了一百多个昆虫标本感到骄傲。
(4)、巧巧这个小“昆虫迷”让你想到了昆虫学家( )。A、李春 B、蔡伦 C、法布尔(5)、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都决定帮巧巧在学校美术室举办一个昆虫标本展览,请你提前一天通知三年级全体同学于4月28日上午10点去参观。 -
10、读以下片段,回答问题。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煐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1)、以上选段选自《》,本书作者是的。(2)、以上选段是书中的《》故事,通过阅读我还知道书中还有《》《》等故事。(3)、《西游记》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古典小说之一,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小读者们喜爱的原因。 -
11、填空(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填朝代)的(填作者)(2)、《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 , “智绝”是 , “义绝”是。
-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内容来写:(1)、在生活中,你也许面对过紧张、胆怯,你选择了“勇气”吗?面对过困难,你选择了“信心”吗?面对着失败、痛苦,你选择了“坚强”吗?面对过撒谎,你选择了“诚实”吗……请以“选择 ”为题,写一篇叙事文。
要求:记一件具体的事,详略得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450以上。
(2)、请运用“信念”“挑战”“蜕变”这三个词语,以“在寂静的沙漠中”为起始句,展开想象创作一篇故事,字数不少于450字。 -
13、文学类文本阅读。
匠心铸“天眼”
①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有一口“大锅”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它被称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而它的背后,有一个不能被忘记的名字——南仁东。
②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射电天文学领域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在国外享受优厚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的南仁东毅然回国,决心建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这个想法在当时看似天方夜谭也受到了来自多方质疑的声音。因为建造FAST,不仅需要攻克技术难题,还面临着选址、资金等诸多挑战。
③选址是第一步难题。为找到最适合的洼地,南仁东带着团队,几乎踏遍了中国西南的大山。他们徒步在荒无人烟的山区,风餐露宿,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汗水寻找希望。每找到一处疑似适合的洼地,南仁东眼中总会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他也会迫不及地蹲下身,轻轻拨开茂密的草丛,手指仔细地触摸着土地,感受土壤的质地。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他们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考察,最终选定贵州平塘的大窝凼。这里的喀斯特地能天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洼地,很适合建造射电望远镜。
④接下来是技术难题。FAST的设计和建造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自主创新。南仁东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科研一线。从反射面单元的设计到情源舱的研制,从测量技术到控制技术,他们不断尝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提高望远镜的灵敏度,南仁东提出了采用主动反射面技术,这一创新技术使FAST领先世界同类设备20年。
⑤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建造FAST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当时国家的科研经费有限。南仁东四处奔走,争取各方支持。他向政府部门汇报项目的重要性,向科研机构寻求合作,向企业拉赞助。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
⑥在FAST的建造过程中,南仁东身兼数职,他每天最早到达工地,最晚离开,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他的身体在长期的劳累中逐渐垮了下来,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⑦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此时,FAST已经基本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同年10月10日,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零的变破”。此后,FAST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
⑧南仁东用23年的时间,丛壮年走到暮年,把生命献给了“中国天眼”,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刘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册上。
(进鱼《学习强国》有删减)
(1)、阅读文章,简要概括南仁东为建造“中国天眼”做的三件事。(2)、联系选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天方夜谭:
荒无人烟:
(3)、第②自然段中“这个想法在当时看似天方夜谭,也受到了来自多方质疑的声音”,请揣摩此时南仁东的心理活动。(4)、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5)、学校要举办“我心中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你打算推荐南仁东爷爷。请结合他的事迹,为他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推荐词,突出他的精神品质和贡献。 -
14、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25年。佛山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持续发力、成绩斐热。3月,顺德清晖园启动了全方位的数字化保护升级项目。利用先进的倾斜摄影技术,对清晖园的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进行360度无死角拍摄,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完整还原其园林布局与建筑风貌。结合热成像技术,检测古建筑木质结构的潜在隐患,为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建立了清晖园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涵盖历史文献、名人典故、园林美学研究资料等,方便学者研究与公众线上查阅。同时,佛山积极推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鼓励结合历史建筑特色开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活动,让历史建筑重换生机。
(摘自:《佛山文化网》2025年4月)
【材料二】
自2025年春季开学起,“岭南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在佛山全面升级 , 陈村镇率先启动“粤韵传承·童心同行”计刻,构建“育苗筑基—浸润提质—薪火永续”三维体系。开发粤语校本教材,在11所首批基地校(园)开展粤语教学实践。通过“三色研学行动”,让学生在粤剧博物馆学唱经典、在年枯园采集农谚,还借助AI技术创编童谣。此外,佛山多所学校还将岭南武术、剪纸、醒狮等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入校指导,举办校园非遗文化节,展示学生的非遗学习成果。
(摘自:《佛山教育报》2025年3月)
【材料三】
2025年春节期间,佛山以“已已如意·请到佛山过大年”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重磅发布“福喜”文旅IP,围绕该IP打造9大主线文旅精品内容。策划8条新春福喜畅游线路,串联起全市的文旅资源与特色活动。如岭南美食年味嘉年华暨第41届陈村迎春花市,融合美食、花卉、民俗表演等元素 , 打造一站式新春狂欢盛宴:岭南新春水上花市以“水上紫花·好运来里”为主题融入梦里水乡花月夜项目、“三花一鱼”等IP吸引众多游客 , 同时,佛山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开发,打造更多岭南文化体验项目,春节期间接特游客量同比增长30%,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摘自:《佛山日报》2025年2月)
(1)、以上材料分别从文化遗产保护、、三个方面,展现了佛山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材料三】中划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学校开展了“岭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同学觉得学习任务重,没必要花时间参加;有的同学却认为参加这些活动非常有用,一定要积极参加。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
15、文言文圆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____,____?”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本文选自。(2)、请把原文补充完整,并翻译所在句子意思。(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②物莫能陷也
(4)、生活中如果自相矛盾是会闹笑话的。瞧,下面这位同学就是这样。聪明的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应答才能让他无言以对呢?某同学:“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我:。
-
16、语文实践。
五(2)班筹备《草船借箭》课本剧,小刚和小辉都想演诸葛亮。小刚思维敏捷、模仿到位,更适合该角色。小辉为人忠厚重情义,适合演鲁肃,却坚持演诸葛亮,原因是认为本剧诸葛亮是主角。若你是导演,如何与小辉沟通,既让他明白角色分配合理性,又不打击其积极性呢?
-
17、积黑与运用。(1)、《从军行》是边塞诗中的佳作,其中“ , 。”充分表现了边疆将士虽身经百战,却更加坚定戍边卫国的豪情壮志。(2)、《凉州词》中描写戍边将士的孤独寂宽与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中写了捷报突然传来,让诗人惊喜莫名,多来年颠沛流离生活终于可以结束的感慨之情、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之情、悲喜交杂的复杂心情都浓缩在这两句诗中: , 。(4)、在科技创新浪潮中,有些企业却依然沿用老旧的生产模式,不积极拥抱新技术,逐渐海在市场竞争中落后,真是:。(填歇后语)(5)、《游子吟》中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讴歌的两句诗是“ , 。”
-
18、判断下列各题,用“正确”“错误”表示。(1)、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时,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还可以借助相关影视作品帮助我们理解古典名著,获得阅读的兴趣。(2)、汉字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小篆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的汉字,甲骨文在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3)、“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壁,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是诸葛亮。(4)、“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著一支地吸着烟。”从毛主席的神态中,我体会到他深沉的失子之痛。
-
19、根据要求写句子。(1)、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2)、祖父笑着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第三人称转述句)(3)、我们只要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修改病句)(4)、仿照例子,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句: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美梦成真 镇定自若 悲痛欲绝 怒气冲冲
-
20、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天地 机妙 见
不自 夜更 然起
(2)、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外执行任务时,始终坚守岗位,面临重重危险也从未退缩,他们的英勇无畏与无私奉献令人。(3)、他的批评 , 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核心,让在场所有人都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