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木棒(bàng) 水缸(gāng) 瓦片(wǎ) 巧夺天工(duó) B、速度(sù) 秒针(mǎo) 眨眼(zhǎ) 黄粱一梦(liáng) C、陈列(chéng) 曼妙(màn) 迅猛(xùn) 茅塞顿开(dùn) D、撤退(chè) 侦查(zhēng) 胸口(xiōng) 直眉瞪眼(dēng)
-
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我们把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它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赫兹(赫兹:频率的单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叫作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它们对人类的生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材料二:不同的人听觉的频率范围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有些年轻人就能听到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一般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越小。不同的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差别较大,如蝙蝠、海豚、飞蛾等能听到超声波,而大象、鲸等则能听到次声波。
(1)、由材料一可知,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低于20赫兹 B、高于 20000赫兹 C、20赫兹到 20000赫兹之间(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不同的人听觉的频率范围差别较大。
②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有超声波和次声波。
③蝙蝠和海豚能够听到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
④一般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听力越好。
-
3、《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中,开头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领全文,又从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全图1,再仿照图1的形式写一写你还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自然的声音》按照结构,从、和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读不完的大书》中,这本“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 , 这本“大书”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3)、《父亲、树林和鸟》讲述了儿童时期,父亲带“我”经过一片树林时和“我”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喜爱,表达了的主题。(4)、当微风拂过,那声音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当吹起,整座森林都起来,出一首雄伟的 , 那声音充满 , 令人到大自然的。(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 ,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 这首诗表现了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
5、请你把下列诗句和其描写的声音用线连起来。
钟声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鸡鸣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鸟鸣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歌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B、她长得特别像她爸爸。 C、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D、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妈妈终于下班了,工作了一天,妈妈累得。爸爸赶紧将饭菜摆上桌,妈妈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晚饭过后,妈妈来到我的床边给我讲故事,她的声音如同 , 。(补全句子)(2)、例: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 。(仿照例句补全句子)
-
8、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精神: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②宗旨,主要的意义;③表现出来的活力;④活跃,有生气;⑤英俊,相貌、身材好。
这孩子眼睛大大的,挺精神的。
最近,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总是郁郁寡欢。
瞧,这小伙儿长得多精神!
(2)、清楚:①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②对事物了解很透彻;③了解。我真不清楚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
请假前,我要把工作交接清楚。
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我们要保持头脑清楚。
-
9、选词填空。(1)、秘密 奥秘
①大自然充满了 , 吸引着人类不断探索。
②这是我们之间的 , 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哦。
(2)、倒影 倒映①梅花鹿站在岸边,欣赏着自己在水里的。
②远处的山峰在平静的湖面上,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水墨画。
-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2)、元宵节那天,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3)、一个春天的黎明 , 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4)、我刚刚拖完地,地板还是潮湿的,你走路要小心一点。
-
11、将下列四字词语与释义连一连,再选词填空。(1)、连一连。
井然有序 形容声势雄壮浩大。 超凡脱俗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凝神静气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脱离世俗的高雅境界。 波澜壮阔 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2)、池塘里开了一朵荷花,亭亭玉立,一副的样子。(3)、每天放学,我们都会排着队走出校门,。(4)、父亲突然站定,地望着雾蒙蒙的树林。 -
12、形近字辨析。
【受 爱】感 友 戴 自作自
【载 栽】种 重 盆 怨声道
【遥 摇】晃 动 远 相呼应
-
13、看拼音,写词语。(1)、
lí huā
hū xī
qù wèi
dú shū
shí kè
gào su
má què
qǐ méng
cháng duǎn
chén zhòng
yǔ dī
mǎ yǐ
chǐ cùn
zǒng shì
chì bǎng
(2)、在 tóng nián的记忆中,大自然有许多 měi miào的声音。风,在森林里yǎn zòu他的shǒu fēng qín。一会儿轻声细语,轻轻拂过;一会儿jī dòng人心,chōng mǎn力量。水,喜欢玩打击 yuèqì。一路 qiāo qiāo dǎ dǎ , 汇入hé liú、大海。走在公园里,树枝上的鸟叫、草堆里的 chóng míng、池塘里青蛙的歌唱,hé zòu出 wú qióng wú jìn的 lè qù。 -
14、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1)、这件呢(ne ní)子大衣真漂亮!(2)、今年暑假,他们去哪里旅游了呢(ne ní)?
-
15、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竹笋(sǔn shǔn) 雄伟(wéi wěi)
汇聚(huì huí) 旋转(xuán xuàn)呢喃(nán náng) 副业(fú fù)
不仅(jǐng jǐn) 凝视(níng nín)黎明(lí ní) 瞬间(shùn sùn)
姿态(zī zhī) 猎杀(liè niè) -
16、如果可以选择古诗词中描绘的一处美景作为旅游的目的地,你会选择哪首古诗词中的美景?请简单阐述你的理由。
-
17、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2024年6月10日,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绽放了一朵巨大的“葵花”——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正式在海上“安家”。这朵“葵花”实际上是一个“海上油气加工厂”,它的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可处理5600吨原油,可供90万辆小汽车同时使用,被称为“超级能源碗”。这样一个海中“巨无霸”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量达3.7万吨,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的重量。
(1)、第一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话题的转换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中断或停顿(2)、下列不是“海葵一号”别称的是( )。A、海上油气加工厂 B、巨无霸 C、海上篮球场 D、超级能源碗(3)、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海葵一号”是亚洲第一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②“海葵一号”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可供90万辆小汽车同时使用。
③“海葵一号”的总重量达5600吨。
-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我们的祖国有着无数壮美的河山。这一单元,我们跟随诗人一起,饱览了天门山“ , ”的壮观景象;领略了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诗情画意;欣赏了洞庭湖“ , 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祥和之美。(2)、《富饶的西沙群岛》从、和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南海西沙群岛的和 ,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海滨小城》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突出了海滨小城的、 ,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的顺序,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5)、我们可以从《早发白帝城》中的“ , ”一句感受到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
19、西沙群岛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择一幅,用几句话描绘一下。
-
20、黄鹤楼作为武汉的城市地标,以国潮国风游园形式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这副对联就描写了黄鹤楼的磅礴气势。下面的对联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选一选。
A.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B.山东济南大明湖 C.江苏苏州沧浪亭(1)、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2)、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