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一个“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以下四个冲程组成的,图中四个冲程的工作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甲、乙、丁 D、乙、甲、丙、丁
  • 3、新房装修时,工人经常用普通量角器测量一些角度,不方便读数。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了电子量角器,电路如图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0为半圆弧电阻MN的圆心,金属滑片OP为半径,与半圆弧接触良好,接入电路的电阻RMP与指针旋转角度θ成正比,电源电压恒为6V,R0为电阻箱。将滑片OP旋转至M处,调节R0的阻值,使电路中电流为0.6A。

    (1)、求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2)、调节θ为45°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求此时电压表示数;
    (3)、为能满足测量0180°的要求,重新调节电阻箱R0 , 求满足要求的R0的最小阻值。
  •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标有“10V   0.5A”的字样(灯丝的电阻不变),定值电阻R2=30Ω。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接入电路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接入电路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也是0.2A。

    (1)、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定值电阻R1的阻值。
  •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电阻R1=6Ω,R2=12Ω,求:

    (1)、AB间的总电阻;
    (2)、电流表的示数。
  • 6、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保留1位小数);
    (2)、小灯泡的I-U关系如图丙所示为一条曲线,原因是灯丝电阻受的影响;
    (3)、小组同学计划用该装置测量某定值电阻阻值时,发现电压表损坏,于是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量Rx的阻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滑片移到a端,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将滑片移到b端,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③读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 , 则Rx=(用I1I2R0表示)。

  • 7、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5个(5Ω、10Ω、15Ω、20Ω、5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可以得到初步结论是
    (3)、实验中,在接入50Ω的定值电阻后,小静同学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原来的数值,为了能完成这次实验,小静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提高电源电压 B、更换一个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 C、将电压表改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 D、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的预设电压值
  • 8、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图甲的电路,A、B、C、D为接线柱编号,1、2、3、4为导线编号。

    (1)、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L1、L2应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
    (2)、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如图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使变阻器阻值增加了10Ω,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1A,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

    A、增加了1V B、减少了1V C、增加了2V D、减少了2V
  •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V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差值不变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度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B、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持续的电流 D、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乙中线段AB表示,则电源电压为

  • 13、小明发现实验室里有一卷单股导线,他了解到此类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为了粗略估算电线有多长,小明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测得电压表的示数为3.0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这卷电线的长度约有m。

  • 14、如图所示,R1R2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发现两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完全一样,则R1:R2=

  • 15、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8V时,通过的电流是0.4A,导体的电阻为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V时,电阻为Ω。
  • 16、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Ω。

  • 17、如图是电解水实验原理图,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的NaOH。在闭合开关的瞬间,溶液中的Na+移动方向是从C到D,则蓄电池的A端是极。

  • 18、《本草纲目》中记载:“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拭”指摩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以布拭热琥珀”,琥珀能够“吸得芥子”所蕴含的物理道理是:
  •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闭合开关S1   , 灯L2发光 B、只闭合开关S2   , 两个灯泡串联 C、开关S1、S2、S3可以都闭合 D、闭合开关S1、S3两个灯泡并联
  • 20、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 图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放大实验效果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甲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了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