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庆假期间,明明和家人驾车从家里到某地旅游,细心的明明通过高德地图,查询到了从家里到目的地的路程为270km , 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

    (1)、若整个路程以这个速度行驶,明明和家人到达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
    (2)、返程回家用了4小时,家人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小聪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后折,这个步骤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 3、如图所示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规律制成的,读取温度值时,如图所示正确的方法是(选填“A”“B”或“C”);
    (2)、实验中待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水沸腾后再记录四次,并填写在上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实验中在烧杯口处看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想提高水的沸点,于是他们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 4、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2s , 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3)、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4)、若将斜面的倾角增大,小车仍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的平均速度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 5、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 6、礼堂的投影屏幕采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光发生反射,如图所示,小猫和小聪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

  • 7、姑苏城内河畔的景色秀丽迷人,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的.
  • 8、如图所示,小物体的长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是

  • 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熔点是48℃ D、加热到第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发声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中,在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闹钟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变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C、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会引起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驱逐舰在深海进行反潜训练时,声呐系统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敌方潜艇的位置
  • 11、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阳光下旗杆的影子 B、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 C、小孔成像 D、池塘边柳树的倒影
  • 12、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捕食 B、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肾结石患者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零件 D、把点燃的蜡烛靠近正在大声放歌的音箱时,烛焰会晃动
  • 1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5.6nm=5.6×103=5.6×103μm B、5.6m=5.6×1000000μm=5.6×106μm C、3m/s=1.08km/h D、5.6cm=5.6×102cm=0.056m
  • 1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 B、播放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0.5h C、一本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6mm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 1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则说法错误的是(     )
    A、蝉叫声和鸟鸣声能在液体中传播 B、人们根据音色可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变
  • 16、《尚书纬·考灵曜》记载:“地恒动不止,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窗户)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前两空均选填“河岸”或“舟”)为参照物,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 1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从火车到火箭

    生产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汽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过于笨重,不便使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比较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83年发明的,柴油机是 1892 年发明的,内燃机运行时不需要携带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式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喷气式发动机中自带燃料和氧化剂的叫火箭喷气发动机,它工作时不需要空气,可以在大气层外工作,能够用来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1)、在功率相同时,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所受的重力依次(选填“增大”或“减小”);
    (2)、在挑选汽车时,发动机效率的高低是区分汽车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经验的司机可以通过闻尾气的气味做出初步的判断,输出功率相同时,汽油味越浓,汽车发动机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3)、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飞轮转速是2400 r/ min,汽油机每秒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次;
    (4)、若汽油机每分钟消耗0.02kg汽油,已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40%,则该汽油机每分钟浪费的能量是J;(汽油的热值为4.6×107J/ kg)
    (5)、下列措施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________。
    A、尽量减小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C、尽量使用一些热值大的燃料 D、尽量增加所用燃料的质量
  • 18、如图所示,这是人们制作糖炒栗子时的情景,炒栗子时要往锅里放一些沙子。栗子在翻炒一段时间后纷纷爆裂开来,露出果肉。

    (1)、炒栗子时在远处就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现象。
    (2)、锅中加入沙子,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 , 温度上升得较快,可以迅速加热栗子,同时也可以使栗子均匀受热。
    (3)、炒栗子时主要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栗子的内能。
    (4)、栗子爆裂开来,主要是因为栗子果肉内的水分(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水蒸气,水蒸气对外壳 , 内能
  • 19、《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火井制盐(如图所示)的过程:“西川有火井……,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q=4.2×107J/m3
    (2)、若1.5m3天然气通过卤井给卤水(含盐的水)加热,已知卤井的热效率为30%,则可使多少千克卤水从20升高到65?【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20、在“连接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你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
    (2)、将所有开关闭合后,发现开关S1所在支路的灯泡L1不亮,开关S2所在支路的灯泡L2亮,说明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是(选填“相互影响”或“互不影响”)的;由此推测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选填“短路”或“断路”);于是她断开所有开关,交换两灯位置,再闭合所有开关,发现仍然是开关S1所在支路的灯泡不亮,开关S2所在支路的灯泡亮,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合理即可)。
    (3)、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开关S1的作用,在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时,她应该(选填“同时观察两个”“只观察S1所在”或“只观察S2所在”)支路上的灯泡。
    (4)、实验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选填“电源”或“灯泡”)两端的导线后,再拆除其他导线并整理器材。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