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场景。运动员从起滑台起滑,在助滑道上获得高速度,从跳台末端飞出后,沿抛物线在空中飞行,最后落在山坡上。以下关于运动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助滑跑道上加速滑行时惯性增大 B、运动员从跳台末端飞出,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运动员在空中沿着抛物线上升飞行时,动能增大 D、运动员最后下落阶段,重力势能减小
  • 2、如图是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以下关于航母巡航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艘航母航行时不能靠得太近,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停在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受到的支持力和甲板所受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所受浮力增大 D、当多架舰载机起飞离开航母甲板后,航母舰体底部所受海水压强减小
  • 3、新学期学校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学生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这些举措能很好的改善近视眼低龄化倾向。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以下图示能说明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4、小华走路时发现前方写字楼玻璃外墙阳光照射时很刺眼,以下选项中与该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夏天雨后的彩虹 B、池水看起来变浅 C、平静湖面绿树的倒影 D、晨间透过树丛的光束
  • 5、小明模拟静电复印原理。他先用丝绸快速摩擦整块塑料板(图甲),使塑料板 , 再用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了一个“中”字(图乙),然后在塑料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细小干木屑,将塑料板缓慢竖起,在重力作用下干木屑下落,“中”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图丙),“中”字能显现出来的原因:一是摩擦过的塑料板能 , 二是

  • 6、小明找来了一个透明水槽、一把刻度尺和一个柱状薄壁厚底杯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如图甲,他先将杯子放在水槽中使其漂浮在水中,此时在杯子上标记水面的位置A;之后往杯中缓慢倒入食用油,直至油面与水面相平,如乙图所示,此时在杯子上标记水面的位置B;最后取出杯子,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厚度d=1.00cm,A、B到杯子最底端的距离分别为hA=3.00cm、hB=26.00cm,g取10N/kg,ρ=1.0×103kg/m3

    (1)、倒入食用油的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浮力变 , 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变
    (2)、乙图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为多少________?
    (3)、求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
  • 7、如图所示是某电加热器的简化电路,额定电压为220V,R1和R2是阻值分别为55Ω和45Ω的电热丝,通过控制开关S1、S2可在高温、低温两挡间切换。

    (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加热器处于________挡;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求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
    (3)、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求加热器在1min内产生的电热________。
  • 8、小明和小刚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两端电压为3V);两个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R1(20Ω 1.5A),滑动变阻器R2(50Ω 1A),电流表(0~0.6A~3A);电压表(0~3V~15V);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将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
    (2)、小刚在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有示数且发生变化,但电压表始终无示数,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刚继续实验。若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向________移动;
    (4)、两人将各自获得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在图乙中描点,作出了电流与电压的I-U关系图像。他们作出的两条直线不重合,原因是________;
    (5)、根据乙图可知,小明所用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
  • 9、

    某实验小组利用光具座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研究近视眼的成因。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块凸透镜a、b、c作为人眼仿真晶状体,它们的中心厚度依次增大,其中 b 表示正常眼的晶状体,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将蜡烛、透镜 b 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②将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取下透镜b,(填写字母序号)

    A、换上透镜a,再向左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B、换上透镜a,再向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换上透镜c,再向左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换上透镜c,再向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到初步的实验结论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过强所致;

    (2)实验二:研究水透镜焦距与中心厚度的关系。由透明橡胶膜和注射器制作的水透镜,打开夹子,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改变水透镜的中心厚度从而改变其焦距,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水透镜的中心厚度为2cm时,测得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即物距u与光屏上的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v 的多组数据,描点作图得到如图戊所示的 v-u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cm;

    ②保持物距u=50cm不变,改变水透镜的中心厚度,测得对应的像距 v 如表格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初步的实验结论是

    实验次数

    中心厚度/cm

    物距u/cm

    像距v/cm

    1

    2

    50

    12.5

    2

    3

    50

    10

    3

    4

    50

    8.5

  • 10、小芳用托盘天平测小石头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调节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她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调节天平平衡,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
    (3)、按照规范操作要求测小石头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头的质量是________g。
  • 11、图为小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自己鞋上 S 点的像S'的部分光路,请在图中将光路补充完整。

  • 12、如图,一枚硬币稳稳地立在水平匀速直线行驶的高铁窗台上,请在图中画出硬币的受力示意图。(要求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硬币的重心O上)

  • 13、图甲为某汽车倒车雷达中的距离报警器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为12V,R0为定值电阻,Rs为传感器上的电子元件,其阻值随传感器到障碍物距离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传感器到障碍物的距离s=1.5m时,报警器开始报警,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

    (1)、当传感器到障碍物距离越小时,电压表示数越________;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_Ω;
    (3)、保持起始报警电压不变,若要增大起始报警距离,可以________。
  • 14、如图所示为可调式握力器,锻炼时抓住左手柄,用力使其碰触右手柄,完成一个握力动作,这个过程中左手柄围绕连接点O 旋转,弹簧被拉伸。弹簧上端固定,下端可通过调节旋钮左右移动,从力的作用效果看,握力越大该握力计弹簧的越大。若想提高训练强度,应调节旋钮使弹簧下端向移到适当位置。

  • 15、《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如图所示。翻炒过程香味四溢,这是现象;在蒸的过程中,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油料的内能。

  • 16、如图甲,两架歼20战机进行编队飞行,战机利用波与地面塔台通信;图乙中,其中一架战机正在脱离编队,此时两架战机是相对的。

  • 17、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讲话时的声音使膜片振动,与之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振动,线圈中产生随声音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通过扬声器的线圈,线圈就会在磁场中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圈式话筒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C、动圈式话筒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D、扬声器的线圈振动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 18、高铁站自动检票闸机口设有人脸识别和身份证双重验证,两个信息相符合后闸机门自动打开,乘客可检票通过。若每个信息验证成功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则下列四个模拟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19、用玻璃瓶做以下三个实验。实验一:如图甲,把盛有大半瓶水的瓶子分别正立、倒立放在水平面上;实验二:如图乙,用玻璃瓶自制一个简易气压计,将此装置放在电梯中从一楼带到十楼;实验三:如图丙,把一根吸管插在盛水的玻璃瓶中,用另一根吸管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中,玻璃瓶对桌面的压强,正立比倒立时要大 B、实验一中,水对瓶底(盖)的压强,正立与倒立相等 C、实验二中,细管中水柱的高度随着楼层的增加而上升 D、实验三中,吹气时竖直吸管中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 20、我国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如图)的3号和4号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8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超543.6万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千瓦时”是电功率的单位 C、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电站释放核能的方式与太阳内部核反应释放核能的方式相同
上一页 545 546 547 548 5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