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白以两节串联的干电池为电源,用若干定值电阻和一只电压表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实验电路如图甲,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R1/Ω
U1/V
R2/Ω
U2/V
U/V
1
5 1.1 5 1.1 2.2 2
5 0.8 10 1.6 2.4 3
4 0.5 16 2.0 2.5 (1)、小白更换不同定值电阻组合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求普遍规律”)。分析上述实验数据,除了能得到Uab=U1+U2的规律外,小白还发现U1、U2与R1、R2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U1:U2=:(用R1、R2表示)(2)、小白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U始终小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压3V,他产生了质疑。查阅资料知道普通干电池内部也有一定的电阻(内阻),可将它看作一个理想电源(电压V恒定,电阻为0)与一个电阻r的串联(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干电池电阻r的阻值,小白选择了适当器材及阻值已知的电阻R1 , 设计了实验方案,电路图如图丙。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丙连接电路,记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U,此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
②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 , 此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
③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r电压为;
④r=(用U、U1、R1表示)
-
2、如图甲所示为小王在实验课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器材。(1)、实验思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可选用(选“厚”或“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镜前,眼睛在镜前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用一支外形、大小相同的(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蜡烛A的像的位置 , 这样就能确定A的像的位置,再进行多次操究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在白纸上分别标记玻璃板的位置、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接下来小王换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3)、数据分析:小王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高/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5
5
2
10
10
3
15
15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4)、评估交流:小李同学按照小王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究,确定了蜡烛4的位置a、b、c和对应的像的位置a'、b'、c'(如图乙),接下来他将白纸沿MW对折,发现a、b、c与a'、b、c'重合,于是他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细心的小张同学又发现每次实验时都有两个像出现,经过大家讨论得出这是由于玻璃板有厚度造成的,于是小张测出每次实验两个像间的距离,发现两个像间的距离始终是6mm,则玻璃板的厚度是mm。 -
3、十一假期小明在奶奶家的果园采摘了小柠檬和萃果,并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小柠橡的密度。(1)、实验中,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小柠檬质量的情境如图甲所示,他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2)、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柠檬的质量为g.小明用量筒和适量水测得小柠檬的体积为35cm,则小柠橡的密度为g/cm3:(3)、完成上述实验后,在不用量筒的情况下,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该小柠檬测量奶奶榨的苹果汁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苹果汁,如图丙所示,并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4,测得苹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0g
②将小柠檬放入苹果汁中,小柠橡沉底,如图丁所示,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M1
③取出小柠檬,然后向烧杯中加苹果汁,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 测得此时苹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77.8g。根据实验数据,可得苹果汁的密度为g/cm3。从烧杯中拿出小柠檬时会带出一些苹果汁,这对苹果汁密度的测量结果(“有”或“无”)影响。
-
4、(1)、如图甲所示,S是光源,请你作出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4点的光路图。(2)、如图乙,烧杯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和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3)、图丙中,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小磁针N极和电源的正极。
-
5、如图所示,将棱长为5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木块受到的浮力是N,木块的密度是kg/m3 ,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g取10N/kg)
-
6、目前,氢能正逐渐应用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氢能源作为新型能源,人们看重了其(选填“热值”或“比热容”)大,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如图所示是某品牌氢能自行车,一次性充满0.02kg氢气,能在平直公路匀速骑行5.6X104m,骑行时阻力为40N。则此过程中,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J,氢气的利用效率是(q=1.4×108J/kg)。
-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0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20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N。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将 , F的大小将(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8、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着物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在0~45内,其速度v与时间t、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前10s内,物块在水平方向受(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在第5s时,物块受到的摩报力大小为N.此时,若作用在物块上的所有外力都消失,物块将(填“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做加速直线运动”)。
-
9、如图所示,手持式迷你小风扇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的作用该小风扇的额定电压为5V,额定功率为5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2Ω,则小风扇正常工作200s消耗的电能为J,产生的热量为J
-
10、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探测器随火管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探测器是的,地面控制室是通过波和探测器传递信息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
-
11、如图甲所示,给直导线(铝棒)通电,铝棒会运动。图乙四个现象的实验结论能解释铝棒运动原因的是A、图①中,闭合开关,大头针被吸引 B、图②中,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 C、图③中,闭合开关,线圈转动 D、图④中,转动扇叶,二极管发光
-
12、在五一文艺晚会上,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各显身手为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如图是陈思同学的演示,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的斜上方吹气时,乒乓球将( )A、仍静止 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 D、无法确定
-
13、2024年5月29日,世界女子排球联赛澳门站比赛中,中国女排3:1战胜对手,取得开门红,如图所示的是比赛现场面面。关于比赛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球在空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排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 C、排球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D、排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14、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
-
15、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五月份汕头的平均气温约15℃ B、小区内机动车限速约5km/h C、散室内一盘日光灯额定功率约200W 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1.5×103Pa
-
1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 )A、利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D、发生地展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
17、小理同学为了研究打捞铁牛的过程,建立了如图甲所示模型进行分析。用底面积为200cm2 , 高度为20cm的柱形容器模拟湖泊,用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体泡沫浮漂A模拟打捞船,浮漂A中含有一个小型电动机可以收拉细线,浮漂A受到的总重力1N,用一个高5cm,底面积为40cm2的长方体物块B模拟湖底铁牛,B的密度为5g/cm。开始时,浮漂A漂浮,物块B沉底,将A上的细线与B连接,细线刚好拉直无拉力,此时水面高度为16cm。然后打开电动机开关,牵引线开始自动匀速收缩,直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时停止,如图乙是拉力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求:(1)、当t=0s时A所受到浮力:(2)、当t=4s时,F的大小;(3)、打捞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
18、如图1是小明设置的水果大小自动筛选装置。已知:电源电压为12V,R0=30Ω,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当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R0两端电压UAB≤4.5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求:(1)、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该电路电流大小。(2)、若该装置刚好启动实现筛选水果时,此时压敏电阻R的功率。(3)、不同等级的水果筛选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顶级的沃柑质量应达到350g,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不改变压敏电阻R),AB之间应该换用阻值为多大的定值电阻R0。
-
19、小明某次发现沃柑在水中下沉,他想通过实验测量沃柑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沃柑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去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沃柑的质量是g,利用排水法测出沃柑体积是150cm3 , 则沃柑的密度为g/cm3.(3)、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沃柑的密度,如图丙、丁所示:
①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丙,将沃柑缓慢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沃柑体积V(填“大于”或“等于”、“小于”);
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将沃柑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放入另一完全相同的小桶B内,并将装有水和沃柑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位置使其水平平衡,如图丁,此时小桶A、B距离支点O分别是L1和L2 , 若不考虑小桶重力,沃柑的密度值是kg/m3(用V1、L1、L2、ρ水表示),若考虑小桶重力,沃柑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0、小龙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约为电源电压,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电流表示数为零。造成该故障的原因是可能是Rx(选填“短路”或“断路”)(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5)、实验中,改变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相应数据,多次测量求R的平均值是为了.(6)、在缺少电流表时,小龙选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并完成实验。过程如下:
①闭合S,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再闭合S1 , 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Rx=(用字母U1、U2和R0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