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四幅图中,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
推车未推动 B、
提着滑板水平前行 C、
搬石未搬起 D、
用绳子提升物体
-
2、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核、原子、分子 C、原子、分子、原子核 D、分子、原子、原子核
-
3、晓舟模拟古人利用浮力打捞铁牛,用正方体模拟铁牛,其质量为。用高度为的柱形薄壁水杯模拟打捞船,其质量与铁牛质量相等,将其放入水中漂浮,如图甲所示。向杯中装入质量为铁砂时,如图乙所示。用细线连接船和铁牛,使细线拉直且无拉力,再将铁砂从船中取出,当铁砂取完后,铁牛被拉起,如图丙所示。 , 取 , 求:(1)、甲图中,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力。(2)、乙图中,船浸入水中的深度。(3)、丙图中,铁牛受到的浮力。
-
4、图甲是灯泡和电阻的图像,晓彤将它们接入如乙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求:(1)、画出实物电路图对应的电路图;(2)、电源两端的电压;(3)、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
5、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幽灵粒子”——中微子
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粒子有12种,包括6种夸克、3种带电轻子和3种中微子。3种中微子包括电子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作为一种不带电的粒子,中微子质量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只参与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且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能够轻松穿过地球或者太阳。一直以来,对中微子的检测非常困难,因此中微子也被称为“幽灵粒子”。
2024年11月20日,位于地下700米的广东省江门中微子探测器主体建成。有效质量为2万吨的低本底、高透明度的球形液体闪烁体探测器,也就是中心探测器“大玻璃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球,如图甲所示。玻璃球外面的主支撑结构是不锈钢网壳,被2万只直径50厘米的光电倍增管和2.5万只直径不到7.6厘米的光电倍增管和反射膜包拢。安装完成后,玻璃球内部将灌满液体闪烁体,外面浸泡在一个44米深的圆柱形水池中,池内灌装超纯水,图乙为其示意图。
光电倍增管就像是探测器的眼睛,眼睛越多,看得就越细。探测器内部紧密排布的光电倍增管用于探测中微子与液体闪烁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微弱的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千万倍,以便后续分析。探测器外部的光电倍增管主要用于探测宇宙射线产生的背景信号,排除了这些信号的干扰,有助于区分中微子信号,从而提升探测精度。
所有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最终全部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例如,利用中微子穿透力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对地球进行“CT”扫描,地球内部情况一扫便知。未来的中微子实验,将让人类突破认知极限,更好地理解宇宙和物质世界,中微子应用将会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粒子有夸克、带电轻子和。(2)、如果去掉探测器外部的光电倍增管,就不能确定观测到的是中微子信号还是宇宙射线信号。因此,对于实验中的干扰因素要尽量避免或消除,以下实验中消除或减弱干扰因素运用合理的是__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A、观察气体扩散现象时,需将上方瓶中装二氧化氮气体,下方瓶中装空气 B、用“土电话”验证固体能传播声音时,处于话筒一端的同学需放大音量; C、观察激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时,需在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 D、观察小磁针在地磁场中的指向时,需远离用电器(3)、利用中微子穿透能力极强的特点,未来可以在哪些领域发挥其作用,请列举一例。 -
6、晓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使木块沿桌面水平做直线运动,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 , 将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2)将木块更换为铁块,仿照步骤(1)再做一次实验,将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 , , 分别记录压力大小和滑动摩擦力的数值。
请你写出晓彤实验方案存在的三个问题。
-
7、小华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及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测量小灯泡L两端电压为2.5 V时的电阻值.
(1)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发光暗淡,观察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小华改正实验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5 V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A,此时小灯泡L的电阻值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8、实验桌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相等且不变的电阻丝 , 如图所示。另外,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个,电流表和停表各一块,导线若干。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保持电阻阻值不变,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设计中可用煤油升高的温度的大小表示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1)、画出实验电路图(2)、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
9、人眼结构中,晶状体相当于可变焦凸透镜,看物体时,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不变。晓舟猜想人眼是靠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她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利用可调节焦距的凸透镜(“水透镜”)、蜡烛、带刻度的光具座和光屏等器材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保持光屏到“水透镜”的距离不变,改变蜡烛到“水透镜”的距离,调节“水透镜”的焦距,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得并记录物距和“水透镜”的焦距。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像距
物距
焦距
15.0
17.1
8.0
15.0
30.0
10.0
15.0
60.0
12.0
(1)、上述实验中,光屏上成的是(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2)、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建议适当远眺。结合实验数据分析,远眺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变。 -
10、晓彤利用同一个微小压强计等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进行了甲、乙、丙、丁图所示的操作。(1)、U形管两边液面的能显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2)、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的两图进行对比。
-
11、(1)、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晓彤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晓彤左右移动金属棒 , 均未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经检查,全部实验器材均无故障且连接无误。请你猜想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的原因是;(2)、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不同位置,闭合开关前,观察到所有的小磁针都指向南北,这是由于小磁针受到了的作用;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发现改变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后,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2、(1)、如图甲所示,压笔尖的手指比压笔尾的手指凹陷程度大,根据此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如图乙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用水浴法对其加热,可以看到: , 这属于升华现象。
-
13、(1)、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2)、如图乙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
14、晓彤受《天工开物》中桔槔汲水启发,自制了“杠杆密度计”,将一轻质细硬杆固定在点,质量为的配重固定悬挂在点,把不计质量的塑料桶装满水,用细线悬挂在杆上,将悬挂点移至点,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在塑料水桶中分别装满不同液体,重复以上操作,在杆上可标出悬挂点对应液体密度的刻度值。 , 取 , 关于该杠杆密度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桶悬挂点越靠近点,对应的液体密度值越大 B、在图中 , 则配重的密度约为 C、杠杆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均匀分布的 D、要想增大该密度计测得的最大密度值,则可增大配重的质量
-
15、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晓舟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通过一系列操作,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甲所示;然后,晓舟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测量质量时,通过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和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再次平衡 B、金属块的质量为 C、金属块的体积为 D、金属块的密度为
-
16、荡秋千是同学们平时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秋千在摆荡的过程中,A为最低点,B为摆荡到右边时的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从A点运动到B点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人在A点时惯性最大,在B点时的惯性最小 C、人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运动速度越来越慢,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人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
17、于家务乡富各庄食用菌基地是孕育“通州蘑菇”的摇篮,也是农业种植的品牌地。生物学习小组在参观完食用菌试验示范棚后,准备设计一个家庭食用菌观赏箱,如图甲所示。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温度不能超过30℃,并且在20∼30℃之间需满足一定的湿度要求。物理小组为其设计的温、湿度报警触发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为可调恒流电源,即能够使所在电路中的电流恒等于“预先设定的电流”。完全相同的防水热敏电阻、 , 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将“预先设定的电流”设置为后进行报警触发设置。温度报警触发设置:30℃时两端电压为 , 将该电压设为温度报警触发值。湿度报警触发设置:用一端浸在水中的湿纱布敷在上,使温度降低,导致两端电压与两端电压产生电压差。环境越干燥,湿纱布中水蒸发的越快,使温度降低的越多,与温差越大,也越大,当时触发湿度报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两端实际电压时,触发温度报警 B、每升高1℃,的阻值减小 C、当湿度报警触发时,为 D、若使装置在且为时触发湿度报警,需要减小“预先设定的电流”
-
18、如图所示是用动滑轮提升货物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下,使重的货物在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B、动滑轮所受重力为 C、拉力的功率为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
19、如图所示是两个定值电阻、的内部结构图,、所用电阻丝(涂有绝缘漆)粗细均匀、材料相同,分别缠绕在相同的圆柱形绝缘棒上,圈数分别为43圈和33圈,的电阻丝比的电阻丝细。将、串联在电路中工作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的电流大于通过的电流 B、两端的电压等于两端的电压 C、的电功率大于的电功率 D、消耗的电能小于消耗的电能
-
20、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A、石蜡是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