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家4月底电能表读数为2756.2kWh , 5月底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那么5月份他家消耗了kW·h的电能。周末,小明在爸爸的帮助下利用该电能表测量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已知电热水壶的铭牌为“220V,1100W”。在测量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时,小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接着观察到电能表的表盘在3min内转160r , 电热水壶实际功率是W。

  • 2、如图甲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压为4V B、R1的最大功率为0.8W C、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D、图乙中c点表示滑片P位于R2中点
  • 3、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托盘天平 C、核桃夹 D、开瓶器
  • 4、如图所示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搓手取暖 B、煤炉烧水 C、钻木取火 D、弯折铁丝
  • 5、如图所示,C919国产大飞机首度服务2024年春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起飞时,以飞机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C、机翼是利用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的原理获得升力 D、飞机座椅设计得很柔软,是为了减小乘客对座椅的压力
  • 6、下列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人洗澡时的适宜水温约为70℃ B、客厅柜式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2A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00g D、正常人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2s
  • 7、如图所示,是厨房的一些物品。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杯 B、木铲 C、不锈钢锅 D、陶瓷盘
  • 8、如图所示电路,R0的阻值为8Ω,R1的阻值为4Ω,只闭合开关S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求:

    (1)、只闭合S0时R0两端的电压;
    (2)、R2的阻值的大小;
    (3)、开关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
  • 9、如图甲所示,救援车固定不动,利用车上的电动机、绳子和滑轮将小轿车水平拉出沙滩,小轿车的质量为1.2t,静止时轮胎与沙滩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 , 拉动过程中小轿车移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电动机的功率恒为2×103W。求:(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及滑轮和绳子的重力,g=10N/kg)

    (1)小轿车静止时对沙滩的压强;

    (2)0~12s,电动机做的功;

    (3)小轿车被匀速拉动时绳子上的拉力。

  • 10、小吴同学在家里收集到一个废旧水龙头,同学们想通过测量密度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1)、小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发现天平的左盘较高,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的刻度线。将水龙头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测得水龙头质量为g;然后用溢水杯、水、小烧杯、细线和天平测出水龙头的体积并算出密度;
    (2)、小欣提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密度更方便。她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水龙头的重力;然后将水龙头浸没在水中静止,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2小格,这是因为水龙头受到竖直向的浮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N;小欣计算出水龙头的密度是g/cm3
    (3)、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交流评估,认为小欣同学测得的密度误差较大,主要原因是
  • 11、
    (1)、如图甲、乙、丙,温度计的读数是℃,物体的长度是cm,秒表的读数是s。
       
    (2)、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20g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戊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
       

    ①若不计热量损失,在图戊中BC阶段物体吸收的热量为J。[已知c=2.1×103J/(kg·℃)]

    ②图戊中D点物体处于(填“固”“液”“气”或“固液共存”)态。

    ③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 12、载人飞船随火箭发射升空时,以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升空过程,载人飞船的重力势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火箭常用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氢的(选填“热值”或“密度”)大。
  • 13、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授予了AI相关领域。如图AI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AI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现场观众能区分AI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不同。

  • 14、小坪同学设计了一款智能门锁。有人到门口时,红外感应开关S闭合,智能门锁照明灯亮。当来人指纹识别正确时(S1闭合)或者面部识别正确时(S2闭合),开锁装置接通,门打开。下列电路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 15、如图,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只玩具鸭。甲、乙两图中水对缸底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 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p1=p2 , F1>F2 B、p1=p2 , F1<F2 C、p1>p2 , F1>F2 D、p1<p2 , F1<F2
  • 16、如图所示,多人秋千是这两年兴起的一种游乐设备,体验者只需要配合秋千的节奏用身体发力,就可以使秋千在一定范围内越荡越高。该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对秋千(选填“做功”或“不做功”),秋千的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 17、用“水透镜”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证据】

    ⑴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向“水透镜”的薄膜中缓慢注水,使薄膜略微凸起:

    ⑵将“水透镜”置于图中光具座的(选填“A”“B”或“C")滑块上,点燃蜡烛,调节“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上:

    ⑶移动蜡烛,当物距为30.0cm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⑷保持不变,继续向“水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增加“水透镜”的凸起程度,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

    ⑸把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填入表二。

    表二

    序号

    物距/cm

    “水透镜”的凸起程度

    像距/cm

    1

    30.0

    较小

    17.4

    2

    30.0

    较大

    9.2

    【解释】依据表二,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像距变。并且观察到成像变近。

    【交流】

    ⑴本实验中用模拟眼睛的晶状体,用模拟眼睛的视网膜;

    ⑵经多次实验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近视眼观察远处的景物时,由于晶状体的凸起程度较 , 折光能力变强,远处景物成像会成在视网膜的方,导致看不清楚:

    ⑶为了预防近视,我们应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某组同学通过探究,已了解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极,它们的极性可以用小磁针的指向来判定后,接着探究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由什么因素决定。

    【猜想】

    A.可能由螺线管的绕向决定

    B.可能由电源正负极的接法决定

    C.可能由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决定

    (注解:螺线管两接线柱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简称电源正负极的接法)

    【证据】用将如图所示的器材连接成电路,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螺线管的绕向、电源正负极的接法、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是本组同学用画图的方法呈现出的四次实验现象。

    【解释】

    ⑴观察分析图甲、乙两图,螺线管的绕向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

    ⑵观察分析图甲、丙两图,电源正负极的接法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

    ⑶观察分析图两图,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相同,通电螺线管的同一端磁极相同:

    ⑷分析以上证据可知,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由螺线管中决定,而不决定于也不决定于

  • 19、【实验名称】测量液体的密度

    某同学在放学途中看到一群小朋友吹泡泡,回家后配制了一些泡泡水,测量了该液体

    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泡泡水等

    【实验步骤】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并且读出图17中标尺的分度值为g:

    ⑵测出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部分泡泡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1:

    ⑶按照如图乙所示测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m2

    ⑷计算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为g

    ⑸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一中,并计算泡泡水的密度ρ

    【实验数据】请你将表一中①、②和③的内容补充完整填写到横线上:① , ② , ③

    表一

    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g

    ①中泡泡水的体积v/cm3

    ②的质量m2/g

    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g

    泡泡水的密度ρ(③)

     

     

     

     

     

    【交流】

    在读量筒内泡泡水的体积时,观察到液体中有一些气泡,则应(选填“立即”或“待气泡消失后”)读数。

  • 20、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遵照“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安全行”的交通安全知识行走在上学路上,步长约0.6m,直行通过马路共走了32步,并用秒表先后记录了开始和结束时的时间(如图乙和丙所示)。则马路的宽度约为m,该同学通过马路的时间为s,速度约为m/s。

    (2)、如图所示,重力为1.5N的物体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

    (3)、某同学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放置温度计时(如图所示),其操作错误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水持续吸热,温度保持.

上一页 208 209 210 211 2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