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某景区用无人机为各补给点运送生活物资,如甲图。生活物资重力为G、绳子拉力为。请在乙图“O”点画出无人机匀速运送中:
⑴生活物资受到拉力的示意图;
⑵生活物资重力G的示意图。
-
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U。只闭合开关S,滑片P移至a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 电流表示数为 , 消耗的电功率为;滑片P移至b端,电压表示数为 , 电流表示数为 , 消耗的电功率为;开关S、和全部闭合,滑片P仍位于b端,消耗的电功率为 , 电流表示数为。已知 , , , 。电源电压V。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8A,通过控制开关和移动滑片P,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比为。
-
3、 “奇思妙想”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装置,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长木板B置于水平面,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15m/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拉力F的功率为W,B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N(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
4、 物理实验课上,“动手知真”小组对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该过程水吸收热量为J【】。
-
5、 周末,小明陪同爸爸到“八台山”旅游,携带如图所示的“水气压计”向山顶攀登过程中,“水气压计”管内液面会(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小明的重力势能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6、 汽车仪表台上方不能放老花镜,是因为老花镜对光具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易引发火灾;青少年不良用眼易引起晶状体变厚,应佩戴透镜矫正。
-
7、 一节新干电池电压约为V,如图所示电阻箱阻值读数为Ω。
-
8、 “奇思妙想”小组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用如图所示机械将400N物体匀速提升12m,用时1min。已知 , , 人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空气阻力、摩擦力及绳重不计)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拉力的功率为80W B、物体上升速度为0.4m/s C、人对地面压强为10000Pa D、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6.7%
-
9、 小芳家有一只标有“220V 1000W”字样的电热水壶。使用前,家中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关闭其它用电器,只让电热水壶正常工作3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热水壶的电阻为484Ω B、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C、此过程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00次 D、30分钟后电能表表盘示数为
-
10、 如图为小超家部分电路示意图。他闭合开关S,灯泡正常发光;将电热水壶插头插入插座,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突然熄灭;马上取下电热水壶,灯泡仍不发光。经检查空气开关未跳闸,用验电笔检测三点氖管均发光。下列电路故障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短路 B、进户火线开路 C、进户零线开路 D、三孔插座短路
-
11、 如图所示为定值电阻R和灯泡L的图像,灯泡L额定电压为2.5V.将两用电器串联在电源两端,灯泡L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2.5V B、灯泡L额定功率为0.75W C、R与灯泡L功率之比为 D、灯泡L的图像为图线B
-
1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同学们在下列训练项目中,涉及到的相关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引体向上,涂抹镁粉是减小摩擦力 B、跳高,向上跳跃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C、打篮球,投掷的篮球在最高点时合力为0N D、跑步过程中,脚对地面的压强比双脚站立时小
-
13、 小红在阳台种了儿株番茄苗,番茄成熟后,她将一个番茄先后浸没在盛有水和盐水的容器中静止,释放后发现番茄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番茄密度比水大 B、番茄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番茄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排开盐水的重力 D、将番茄露出盐水部分切去,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大
-
14、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电池储存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电动汽车利用充电桩充电,电动汽车是用电器 C、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系统所使用的芯片主要由超导材料制成
-
15、 母亲节,小超特意为妈妈做了一份爱心菜——番茄炒蛋。做菜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锅铲翻炒菜,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清洗完番茄用力甩出手上的水滴,这是由于水滴受到惯性的作用 C、鸡蛋与碗相碰蛋碎碗完好,说明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D、灶台上的空锅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灶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6、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稻谷通常要经历育苗、生长、晾晒和储存四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育苗期,薄膜内壁附有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B、生长期,傍晚蓄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小保温效果好 C、晾晒时,摊开通风是为了加快稻谷中水的蒸发 D、储存期,稻谷储存不当导致发霉主要是发生物理变化
-
17、 端午节阳光明媚、小红和爸爸在莲花湖湿地公园畅游。走在林荫道上,地面上到处是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湖面如镜,鱼在云中游;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对上述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波光粼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 B、固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C、他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 D、他看到水里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
-
18、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列有关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的鼓声是空气振动产生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通过音调来识别“蛙声” D、“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是利用转轴改变声音的音色
-
19、 小明学习物理时,爷爷告诉他“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他对下列物理量及其单位匹配错误的是( )A、质量——千克 B、时间——光年 C、电流——安培 D、温度——摄氏度
-
20、 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去除。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悬浮于液体中的微小颗粒聚集形成较大颗粒的能力),沉淀可分为四类,如图甲所示。
第一类为自由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不高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颗粒近似为球形,以沉速大小(表示颗粒的密度,表示液体的密度,d表示颗粒的直径,表示液体的黏滞度)完成自由沉淀过程。
第二类为絮凝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约为时,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与颗粒之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使颗粒的直径与质量逐渐加大,沉淀速度不断加快。实际沉速很难用理论公式计算,主要靠实验测定。
第三类为成层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大于时,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相互妨碍、干扰,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
第四类为压缩,成层沉淀的继续,即形成压缩。颗粒间互相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间隙的水,使污泥得到浓缩。
污水中的颗粒在自由沉淀时,某深度处的悬浮物质浓度则相应下降,悬浮物质浓度的改变量与原浓度的百分比叫去除率,图乙是某次自由沉淀实验绘制的去除率与沉淀时间的关系曲线。
(1)、在自由沉淀时,若 , 则颗粒在水中的运动状态是;(2)、在自由沉淀时,对颗粒的沉速影响较大的因素是;(3)、当悬浮物质浓度约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质量相同的颗粒,直径大的沉速大 B、直径相同的颗粒,质量大的沉速大 C、直径相同的颗粒,质量大的沉速小 D、各颗粒的沉速相同,与质量、直径无关(4)、污水中的颗粒在自由沉淀时,某深度处悬浮物质浓度下降快慢随沉淀时间变化的情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