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为白天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土地(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 2、工人师傅要将质量50kg的木箱搬到2m高的车厢里,他将一块长为4m的木板搁在水平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斜面,然后站在车上用400N的拉力在10s内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车厢里,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 3、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质量都是10g,烧杯内液体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点燃燃料加热液体,在(选填“相同时间后”或“燃料都烧完后”)测量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说明燃料的热值越大;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

    ②液体吸收的热量通过(选“温度计上升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

    ③如图丁所示,若液体a的温度曲线为A,液体b的温度曲线为B,且液体b的比热容是4.0×103J/kgC液体a的比热容是J/kg°C

  • 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尺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 , 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和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和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和图

    (4)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法。

  •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力F1的力臂l1及力F2。(已知F1垂直于杆)

  • 6、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若拉力F增大到6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7、小明家中的燃气热水器将水从20C加热到44C , 消耗了0.12m3的天然气,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若该燃气热水器的效率为90% , 则被加热水的质量为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 , 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
  • 8、某一木块的体积为100cm3 , 所受的重力为0.8N。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用手将木块压住使它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g10N/kgρ=1.0×103kg/m3
  • 9、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20m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Pa;工程师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大而。(g取10N/kg,ρ=1.0×103kg/m3
  • 10、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设有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要更大些。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路边行人之间的(  )
    A、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D、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 1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 12、如图所示,斜面长 10 m,高 4 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 F,将一个质量为 50 kg 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功 500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为 75% B、F=300 N C、摩擦力为 50 N D、推力做的总功为 3000 J
  • 13、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此时两个人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A、4N、8N B、8N、4N C、4N、4N D、8N、8N
  • 14、若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40N的物体,下列简单机械中可以采用的是(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滑轮组
  • 15、“后羿射日”是大家熟悉的神话故事,假设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后羿射出去的箭离地而起后会(  )
    A、落回地面 B、飞向太阳 C、停在空中 D、绕地球转动
  • 16、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槐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凉水中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破镜不能重圆,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 17、如图所示,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实验中,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5kg(g取10N/kg,ρ=1.0×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质量;
    (3)、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4)、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 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60cmOC=40cmA端通过细绳挂有一边长为10cm、质量为5kg的正方体B,O为支点,在力F1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为30N。(g取10 N/kg)

    (1)、求B的重力;
    (2)、求拉力F1的大小;
    (3)、若保持F1的大小不变,只改变F1的方向,求正方体B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 19、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如图甲、乙两图中,通过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 , 判断出(选填“甲”或“乙”)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3)下图中,A、B、C三点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点;

    (4)小亮通过观察图发现在甲、乙两烧杯中,A、B两点到烧杯底部的距离是不同的;于是向小明解释:液体内部某点压强与该点到容器底部距离有关。小明反驳说:你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深度相同,所以你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你的实验基础上,(选填序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把甲杯中的探头上移5cm或把乙杯中的探头下移5cm

    B.从甲杯中抽出5cm深的水或向乙杯中加入5cm深的水

  • 20、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装置,三个相同斜轨与接触面材料不同的水平导轨的夹角均相同,三孔挡板始终保持竖直。

    (1)、如图所示,迅速抽出挡板,让三个相同的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导轨时的速度(选填“相同”或“不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接触面材料

    运动距离

    停下所用时间

    1

    毛巾

    5cm

    10s

    2

    木板

    8cm

    15s

    3

    玻璃

    18cm

    30s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球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慢”或“快”),运动的距离越远;
    (3)、若小球受到的阻力为0,小球将做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