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原理:如图甲,从斜面上滚下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在同样的水平面上,B被撞得越远,A对B木块就越多,A的动能就越大.(2)、该实验中所探究钢球A的动能是指____的动能(填选项).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3)、小明将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的关系.(4)、图乙是用挡板控制大小不同的两个钢球在斜面上起始位置的两种方案,小明实验时选择A方案而不能选择B方案的原因是.(5)、若水平面光滑,本实验达到实验目的.(选填“能”或“不能”) -
2、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圆柱体、两个底面积都为200cm2的薄壁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酒精和水,酒精密度为0.8g/cm3),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中C、D分别是物体刚好浸没在酒精和水中的情况。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如图A所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握住弹簧测力计的(选填“甲”或“乙”);甲.拉环位置 乙.刻度盘位置
(2)、分析图A、B、C,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3)、分析图B、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N;(4)、如图D所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N;完成实验后,小明将烧杯中水倒出,将该圆柱体放在烧杯底部,然后向烧杯倒入另一种液体,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如图所示。
(5)、分析图象可知,液体深度增至8cm以后,物体处于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6)、小明所用液体的密度为kg/m3;(7)、当液体深度增至10cm时,圆柱体对烧杯底部压强为Pa;(8)、由图B到图C的过程中,圆柱体重力做功J。 -
3、江苏广播电台在2019年3•15期间对某知名汽车品牌E级轿车连续出现减震器断裂事故(××减震门)进行了跟踪报道。汽车悬架系统上都装有减震器(如图甲),减震器一般和弹簧配合使用进行共同减震(结构简图如图乙),当汽车压下时弹簧被压缩,同时减震器中活塞向下运动,挤压减震器内部注入的油液,由于挤压作用,油液会在上下两个工作缸内上下流动,从而产生一定的阻力,减弱汽车的上下振动,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如果来自外界的力过大时,弹簧迅速压至最低位置,减震器压到底部,出现减震器断裂造成汽车底盘触及地面等严重交通事故。
(1)、为避免减震器变形,车主采取的规避风险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A、过颠簸路段时尽量加速通过 B、适当降低汽车轮胎的胎压,提高轮胎的弹性空间 C、换用普通轮胎,避免使用强度大的防爆胎,缓解减震器压力 D、尽量避免前轮快速通过路牙或者撞到路墩(2)、在一般召回处理策略中,有些厂商采用更换减震弹簧的方式去加以巩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对于某种材质的弹簧在压缩或伸长时其形变量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数据如表。试验次数
弹簧长度L/m
横截面积S/cm2
所受拉力F/N
伸长量L/cm
1
1
0.05
500
0.8
2
1
0.10
500
0.4
3
2
0.05
500
1.6
4
2
0.05
1000
3.2
5
4
0.10
1000
3.2
6
4
0.20
1000
1.6
在一次对汽车的减震测试中,对汽车轮胎都使用了一套这样的组合减震器。使用的减震器内部自平衡状态向下移动的最大长度为10cm,外部配备由该材质制作了长度为0.5m,横截面积为0.08cm2的减震弹簧。在经过某颠簸路段时,对某个减震器产生了2.5×104N的压力,恰好将其推到了底端。
①该材料发生形变时,伸长量的表达式为(比例常数可用k表示,不用求出)。
②通过分析数据,减振弹簧受到的最大压力为N。
③这个减震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平均阻力至少为多大?( )
(3)、某次低速测试时,该研究小组绘制了汽车行驶中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图象(如图),试求在本次测试中汽车发动机每分钟所做的功的大小。( )
-
4、如图是一种神奇的“魔罐”,其制作方法是: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在橡皮筋的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你用手按着“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松手后它能自动滚回来的原因是能转化为能。“魔罐”滚回来后不能回到原释放点的位置,主要原因是魔罐离开手后,它的机械能(减小/增大)。

-
5、小斌在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F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木箱,其F﹣t图像和木箱的v﹣t图像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0~2s内推力F做功为 J,在4~6s内,推力F的功率为W。

-
6、如图 ,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放入底面积为 200cm2 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6×10-4m3 , 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 4N 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木块的密度为kg/m3 , 铝块放上去到木块静止过程中,木块克服重力做的功为J。

-
7、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A、圆柱体B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正方体A的体积为1000cm3、重力为6N,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B放在A上。打开阀门K放出液体,容器中液体深度h与细线上拉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圆柱体B的高度为cm。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剪断细线,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B静止后,与剪线前相比,克服A的重力做功J。

-
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ν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3~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6~9秒,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J;(2)、6~9秒,拉力F的功率是W,3~9秒,拉力F的平均功率是W。 -
9、质量为1.5t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min,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牵引力为 N,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W,重力做的功为 J。(取g=10N/kg)
-
1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1 , 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2 , 则t1、t2的关系为(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
11、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则能反映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重力势能、橡皮筋所受的拉力F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随运动距离s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A、
B、
C、
D、
-
12、如图,一辆电动车在月球表面(月球面附近无大气层)沿着平直轨道行驶,物体M相对于车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车动能一定增加 B、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 C、此时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电动车急刹车,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
13、汽车以速度v0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在t1时刻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调大为另一个恒定值,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汽车运动的路程s,发动机做功W,汽车的运动速度v,汽车的牵引力F,从t=0时刻开始,下列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
14、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 , 他们沿静止的自动扶梯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为 , 甲跑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1。当甲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开动自动扶梯把甲送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2。那么,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A、 B、 C、 D、
-
15、如图所示木块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途经A、B、C三点。已知AB和BC的长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C点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都对木块做功 C、AB和BC段重力对木块做功的多少相同 D、AB和BC段重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相同 -
16、如图甲,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自由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6cm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容器重力为10N;底面积5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B通过一轻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细线拉力为12N,A与B相距7cm,现往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体深度为15cm时,细线拉力变为10N,如图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B、从甲图到乙图,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42J C、从甲图到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34N D、若轻轻剪断乙图中细线,待AB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350Pa -
17、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 )A、使用杠杆时最多 B、使用斜面时最多 C、使用滑轮组时最多 D、一样多
-
18、如图甲是小何设计的力学装置,他将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固定在竖直细杆B的上端,竖直细杆B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器在柱形容器底部,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B的下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不计细杆B及连接处的质量和体积。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14 cm时正方体A刚好浸没。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F随水深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正方体A受到的重力。(2)、正方体A刚好浸没时,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3)、当力传感器显示为2 N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19、如图所示,质量为5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cm2 , 内装1.5L的水,已知g取10N/kg, , 求:
(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
20、静静想通过实验测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上,并将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3)、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cm3 , 密度为kg/m3;(4)、若该矿石吸水,按以上步骤测量出矿石的密度将偏(填“大”或“小”);(5)、静静利用干燥、不吸水的矿石还可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入待测液体,如图甲所示,将平底烧杯放入待测液体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1;
②将矿石放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 , 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2;
③将矿石拴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
已知矿石的密度为ρ石 ,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烧杯底面积的3倍,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用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烧杯视为粗细上下均匀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