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校运动会上,小龙担任了跳远比赛的助理裁判员,他应选用下面的哪个测量工具最恰当(     )
    A、学生尺:长20cm,分度值1mm B、皮卷尺:长5m,分度值1cm C、木直尺:长1m,分度值1cm D、钢卷尺:长2m,分度值1mm
  • 2、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必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你认为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40mm B、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10s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约为37℃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是3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是0.2A,电流表A的示数是0.5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2的阻值;
    (3)、该电路的总电阻。
  • 4、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的厨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柴火灶被洁净的天然气炉代替,普通柴火灶效率在10%至20%之间,相比较而言,天然气炉更加环保高效,小明同学想探究一下天然气炉的效率,他进行了以下的探究。[天然气热值为42×107J/m3 ,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要将4kg初温为18℃的一壶水恰好加热到98℃,需要吸收的热量;
    (2)、若炉内天然气完全燃烧,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008m3天然气,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3)、液化天然气炉的烧水效率。
  • 5、小福同学想知道一个标有“2.2V”的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设计了下面这个实验。

    (1)、按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偏转,他在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计算得出小灯泡的电阻是Ω(保留一位小数);
    (4)、小福正确进行实验,收集多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不同电压下灯丝电阻不同,请分析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
    (5)、小福又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根据两次实验收集的数据绘制出I-U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图线(选填“①”或“②”)是小灯泡的I-U图像,图像中A、B两点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ARB(选填“>”、“=”或“<”)。
  • 6、小硕同学使用可调电压的电源,四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25Ω)、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器材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1)、小硕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中错误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2)、改正电路,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最(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填“断路”成“短路”)
    (3)、排除故障后,依次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当电阻由10Ω换成15Ω后,为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5)、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在电流表损坏的情况下,聪明的小硕设计如图乙的方法去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①只闭合S1 , 读出电压表示数U1;②只闭合S2 , 读出电压表示数U2 , 表达式Rx=。(用U1、U2和R表示)
  • 7、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们组装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有少量的煤油和菜籽油的两盏灯,分别给两杯温度和质量相同的水加热。

    (1)、实验过程中,点燃两盏灯,在燃料(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比较(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从而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的大小;
    (2)、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如果两个烧杯中的水均已沸腾,则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比较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3)、该实验也可以粗略测出燃料的热值,与标准的热值相比,该实验测得的热值(选填“偏大”或“偏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8、小明同学用如图甲中的装置给质量都为100g和初温都为70℃的水和煤油加热(加热装置完全相同,实验过程忽略热散失),图乙是根据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作出的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过程中通过(选填“升高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是法;
    (2)、分析图像可知,的吸热能力更强,若要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减少的质量;(以上两空选填“水”或“煤油”)
    (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则煤油的比热容是J/kg。通过观察图像,分析水在第3分钟到第4分钟沸腾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J。
  • 9、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虚线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端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 , 电流表A1示数 , 电流表A2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如图所示,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和BC两段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AB的横截面积比BC的小,将它们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串联在电路中,不计温度的影响,则电阻RABRBC , 它们中的电流IABIBC , 两端的电压UABUBC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2、如图所示为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汽车蓄电池放电时,蓄电池相当于(选填“用电器”或“电源”),此时蓄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因此各转向灯是联的;此汽车在行驶时主要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选填“机械能”或“内能”)。

  • 13、新雨初降,我们能够闻到空气中雨水混杂着泥土的芬芳,这是现象,如图剪纸画反映的是过去东北的风俗——“窗户纸糊在外”,用浆糊能将窗户纸糊在木格子窗上,是利用分子间存在

  • 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那么故障可能是(  )

    A、电阻R1短路 B、电阻R2短路 C、电阻R1断路 D、电阻R2断路
  •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 B、当只闭合开关S1、S2时,L1、L2并联 C、当只闭合开关S2时,L1、L2并联 D、当只闭合开关S1、S3时,L1、L2串联
  • 16、如图甲是简化的航母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图乙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汽油用掉一半后,汽油的热值不会发生改变 C、图甲中汽缸内的蒸汽体积膨胀,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牵引力 D、从能量转化角度,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与图乙中的B所示的原理相似
  • 1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增加 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 18、实验小组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实验时,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小组同学根据图甲电路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根据甲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选填“短路”或“断路”)或L2(选填“短路”或“断路”);
    (3)、图甲中,小伟正确测出AB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同学小夏认为小伟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夏的这种接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4)、正确操作后,小伟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填入下表中,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初步得出结论(写关系式即可);接下来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几组数据,这是为了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甲和图进行实验,实验时要观察来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选填“加热时间”或“液体升高的温度”);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甲和图进行实验,实验通过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选填“加热时间”或“液体升高的温度”)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选用图中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液体a升温多,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体a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液体的比热容大;
    (3)、小明选用了燃料1和燃料2进行实验。当燃料燃尽后,小明根据各个时刻烧杯中的水温,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图像a、b,则可初步判断的热值大;
  • 20、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1.0

    5

     

    15

    55.6%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66.7%

    4

    2.0

    10

    1.0

    30

    66.7%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N。
    (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4)、结合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改变绳子的绕法 D、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上一页 249 250 251 252 2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