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 2、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据此可知(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 Hz

    70

    1 100

    110

    700

    A、乙声音音调较高 B、甲声音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 3、女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速度快 B、音色好 C、音调高 D、响度大
  • 4、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5、把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中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 8、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各为多少?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23 ℃,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
  •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块冰块,这不仅是因为冰块的温度低,还因为冰块熔化成水时吸热 B、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 C、我国北方冬季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凝华现象 D、在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的熔化来吸热降温
  • 10、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觉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暴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 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 11、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     ).
    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 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会下降
  • 12、如图所示,图象反映了“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象可知该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min,该晶体的熔点是.

  • 13、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夕阳红”,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14、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升华 B、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汽化 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液化 D、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熔化
  • 15、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湿衣服撑开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 16、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 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 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 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 17、如图所示是小嘉同学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 18、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052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用时6s .求飞机的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时,三条边的长度之比为3:4:5).

  • 19、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 ,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 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
  • 20、如图,A为内壁长为2m 的U形框,框内有一小球 B.某时刻开始,小球从框的中点以1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框右侧挡板碰撞后立刻以相等的速度返回,以后的每次碰撞小球只改变速度方向,且不计碰撞时间.

    (1)、若框始终静止,则4s 内小球与框碰撞的次数为次.
    (2)、若框始终以0.5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3s 末小球与框左侧挡板的距离为m.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