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贵州都匀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统考试卷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泉州惠安县城北教研联盟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广西来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1、如图所示是小宇测量铅笔长度的示意图,小宇特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读数,正确的角度应该是图中的(选填“甲”“乙”或“丙”)。

-
2、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若监测点A、B相距20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两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选填“会”或“不会”)被判为超速。

-
3、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下表,则响度大,音调高(选填“鸟鸣”或“猫叫”)。
声音
鸟鸣
猫叫
声音的频率/Hz
5000
800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30
60
-
4、东汉王充所著《论街》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
5、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他们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 B、10~12min,乙处于静止状态 C、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甲、乙同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
6、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换,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
A、乙可能是冰 B、丙是水蒸气 C、由甲到丙的过程放热 D、由丙到乙是升华过程 -
7、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如图)首次公开奏响,关于曾侯乙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编钟的振动产生声音 B、编钟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敲击力度越大音调越高 -
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
9、2024年通车的深中通道是世界级“超级工程”,如图甲所示。某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深中通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经0.05h行驶2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5h的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80km/h,则
(1)、0.15h内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多少? -
10、五代名士谭峤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选填“有关”或“无关”);(2)、为了确定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小明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需要在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选填“①”、“②”或“③”)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光屏上都(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观察到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如图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在图中的(选填“”“”或“”)处;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选填“车内”或“车外”)物体所成的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4)、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这样做的原因是。(选填“A”或“B”)。A.减小误差 B.得到普遍规律
-
11、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上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
12、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变成的振动,便于观察;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3)如图丙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变短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拨动钢尺,声音的音调变(填“高”或“低”),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拨动钢尺时,可能听不到,此时钢尺发出的是(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正常声波”);
(4)如图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塑料片振动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
-
1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甲中小车上方的椭圆形圆圈内的数值是小车到达该位置时从停表读出的时间,则:
(1)、实验前小华想练习一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小车的长度为cm,如图丙,秒表的读数为s;(2)、在BC段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3)、小明在实验时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者“小”);(4)、如下图,某同学分别画了小车从A到C的运动图像,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__。A、
B、
C、
D、
-
14、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经空气射向水面时,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
15、2024年10月26日夜晚,我县境内普降小雨。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选填“较暗”或“较亮”)的地面;当你逆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选填“较暗”或“较亮”)的地面,这是由于人在反射光线的另一侧,水面发生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反射的光照不到人的眼睛里,而地面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站在反射光另一侧的人是可以接收到反射光的,使有积水的地面看上去比无积水的地面(选填“亮”或“暗”)。
-
16、2024年10月20日,我县举行了首届半程马拉松比赛。小明和妈妈来到场边为参加半程马拉松的爸爸加油。
(1)、相对运动员自己身上的号码簿,运动员是的,相对路边的树木,运动员是的。(以上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2)、半程马拉松的路程为21.0975km(计算时取整数),本次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是1小时06分,第一名的平均速度是km/h(保留整数),合m/s(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看到爸爸的身影后,妈妈大声的喊着加油,大声是指大,小明是根据不同判断出是妈妈喊的加油声(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4)、号码簿上号码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与之相同的颜色进入我们的眼睛,其余的颜色都被吸收了。试想,在没有任何其它光源的情况下,用红光照在绿色的叶子上,绿色的叶子看起来是色。(5)、负责警戒的警车安装了倒车雷达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
17、甲、乙两名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4s~12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慢 -
18、如图所示,身高1.7 m的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平面镜AB长0.9 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 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通过此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B、该同学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2 m C、该同学离平面镜越近,在镜中成的像越大 D、该同学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高0.9m -
19、2024年10月31日,某中学举行了秋季运动会,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操场一圈的长度约为400m B、中学生跑完100米的时间约为9min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km/h D、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约为2.1m
-
20、某些老师经常借助于扩音机进行课堂教学,如图所示,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