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机械制造厂的质量检测实验室中,工程师正在对一批新生产的合金零件进行密度检测。如图甲,底面积为 , 质量为100g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的阀门B控制出水口,容器中装入10cm深的水。现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合金零件A,将合金零件A浸没在容器中的水中。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求:(1)、合金零件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2)、合金零件A的密度。(3)、刚打开阀门B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2、如图甲,物理创新实验小组制作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多功能演示仪:在一个可以测推力的测力计下面用轻质细杆固定一个重物,升降台上固定一个溢水桶,溢水桶的溢水口与烧杯通过溢水管相连。如图乙步骤A:对测力计(测力的变化量)和电子秤进行调零。当水超过溢水口时,水便流入电子秤上的烧杯中,电子秤可显示压力的大小。(1)、调试完毕,通过升降台推动溢水桶缓慢向上移动。由图乙步骤E可知,物体完全浸入盐水中所受浮力为N。(2)、比较步骤B与C,不能判断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原因是。(3)、比较步骤E与 , 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4)、根据有关数据,可以计算盐水的密度为。(5)、比较步骤B、C、D、E,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从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6)、如果将电子秤上的圆柱形烧杯换成梯形容器,如图所示,升降台推动溢水桶向上匀速移动的过程中,水对梯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随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变化图像是如图中的( )(选填“A”“B”或“C”)。A、
B、
C、
-
3、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没有挂码时,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实验时也要求达到这样的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其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 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0
0.04
4.0
0.02
2
1.0
0.02
0.5
0.01
3
2.5
0.03
1.5
0.05
(3)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4)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入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小明小明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力面积有关,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为了测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小明需要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根据原理,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
(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选择两图(选填“甲”、“乙”、“丙”、“丁”);
(3)小明通过用甲、丁两幅图得出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的结论,同桌指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小明在操作中没有;
(4)小黑觉得在测量摩擦力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始终不稳定,于是将实验改为如图戊所示,这样改的好处是,无论怎样拉动木板,木块A始终处于状态,示数不变。
-
5、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物体从光滑斜面上滑下。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2)、如图,①是自行车的刹车手闸,其中ABO部分可视为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②所示,O为支点,F为阻力。在图②中画出阻力F的力臂。(3)、如图,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保持静止,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
6、将同一个密度计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则此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如图,若此密度计放入水中稳定静止时,液面在c处,则放入酒精时,密度计对应的刻度值应当在(选填“a”或“b”)处。
-
7、如图甲,用细线将金属球挂在车厢内,车由西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此状态下,若将细线剪断,则小球下落的位置是(选填“a”“b”或“c”)处;若小车由甲状态变成乙状态,则说明车是处于(选填“匀速”或“加速”)状态。
-
8、跳箱是体育测试的常见项目,起跑时,小李用力蹬踏板,踏板“送”小李向前冲,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当脚落在垫子上时,垫子表面凹陷,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9、如图所示的水平桌面上,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平底容器甲、乙装着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 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 , ,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则( )A、; B、; C、; D、;
-
10、在轨道舱内进行体育锻炼是航天员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列体育锻炼项目中,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的是( )A、拉弹簧拉力器 B、举哑铃 C、打乒乓球 D、跳绳
-
11、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宇宙的步伐。关于对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宇宙是天体结构系统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12、用绳子提起一桶水时,手感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绳子 B、桶 C、手 D、水
-
1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在河流上游建水电站,落水发电 B、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C、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
14、将质量为2kg的温度为20℃的冷水与质量为800g温度为90℃的热水混合,形成温水。(1)、求温水的温度t(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2)、实际上温水的温度会(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小题中的温度。
-
15、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时以某一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一段距离,消耗汽油1L。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行驶过程中[q油=4.5×107J/kg,ρ汽油=0.8×103kg/m3]。求:(1)、1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若汽车在上述路段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000N,那么汽车在这段路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两灯泡都发光,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是0.3A、1.1A,电压表示数是6V。(1)、请在图甲中画出电压表的接线柱的连接情况并画出满足题目要求的指针位置;(2)、分别求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要有适当的文字说明)。
-
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都相等。(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实验中同时加热1分钟,液体a升高的温度较多,液体b升高的温度较少,在这1分钟内液体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选择甲乙两图,实验时在两种燃料(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燃烧完毕”)(此过程中液体均没有沸腾)观察液体a的(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
-
18、“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华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1)、小华按照要求连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线左侧,存在的问题是;(2)、在A、B、C三处各接入一个电流表,并选择合适的量程.闭合开关,测得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小华重复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得出结论:(用文字表述)。
实验序号
IA/A
IB/A
IC/A
1
0.46
0.18
0.26
2
0.36
0.20
0.16
3
0.7
0.32
0.38
(3)、老师要求小华在乙图中只动一处就测出L1的电流,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改动的线上打“×”并且保留改动痕迹。 -
19、同学们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室提供了一些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且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中圆形硬纸板“A”或“B”,应选择其中硬纸板进行实验;(2)、安装好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水进行加热,当水温上升到图甲中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时,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如图甲,三人中读数正确的是同学。
-
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只电表示数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L可能不亮 B、灯L的亮度可能不变 C、可能是R短路 D、一定是R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