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两束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和乙两透镜的光路图。由图可知(甲/乙)透镜是凹透镜。
-
2、在午后的阳光下,两位同学水平抬着一张透明的塑料纸,纸中央盛了水。这时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光斑,他们慢慢调节此装置,使光斑缩小,亮度增加,在亮点处放上几根火柴,火柴一会儿被点燃了。纸中央的水相当于一个。
-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的度数为 , 若镜面顺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度数是。
-
4、如图,由于光的 , 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前进,以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
5、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6、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种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的特性。
-
7、如图所示,用话筒M接收音叉发出的声音,送到示波器S去显示。保持示波器的工作状态不变,乙图中音叉B的频率高于甲图中的音叉A。音叉B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选填声音的特性)较高,从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较密。
-
8、小军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60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所用的拉力为400N,则此时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9、两个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所示,试证明:以任意角度斜射到某平面镜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最后的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提示:先作图后证明。)
-
10、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21s,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多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提示:计算时间时,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
-
11、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入射角
折射角
-
1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选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
13、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的故事后,她猜想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于是她在一根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螺帽做成了一个摆,如图所示.
(1)为了探究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是否有关,她应该控制摆的幅度s和摆的不变,只改变摆的 .
(2)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推理法
(3)小霞同学发现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 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
-
14、把一条粗细均匀的长金属管截成长度不等的四段,然后把这四段金属管由长到短依次排列悬挂起来,如图所示,若用锤子分别敲击四段金属管时,它们都会发出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见的声音不是由空气传播的 B、声音的音调不同 C、最短的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超声 D、声音的音色不同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时,应当减速慢行,并鸣喇叭示意。“鸣喇叭示意”应用了同学们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中的( )A、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 B、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声音是可以沿各个方向传播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16、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有关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17、作图:(1)、如图甲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如图乙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
18、如图中,乐乐用鱼叉叉水中的鱼,这种光现象中,光由到(填介质名称)中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乐乐看到的鱼是(填“真实的鱼”或“鱼的实像”或“鱼的虚像”)。
-
19、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红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图中(填字母)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20、课堂上老师使用的便携式扩音机,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扩音”是指增大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