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乙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观察物体 C、图丙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图丁中,汽车后视镜利用光的折射扩大观察范围
  • 2、 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核能 C、气凝胶的密度很小,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D、煤炭和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随意开采
  • 3、 如图所示是考古出土的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乐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编钟振动产生的 B、编钟和骨笛都是乐器,它们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C、能辨别编钟和骨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D、敲编钟发出的声音比吹骨笛发出的声音大,是因为编钟声音的音调高
  • 4、某小组用如图甲的电路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器材:学生电源、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标有“20Ω ;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选填“短路”或“断路”);

    (3)排除故障后,该组的两个同学先后进行实验,并作出IR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图(选填“A”或“B”)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要求,理由是

    (4)当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V不变时,请根据图乙中正确的IR图象判断接入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不能超过V;

    (5)实验结束,小明忘记断开开关,立即将电路一元件拆下,却发现电压表示数超出最大量程,他拆下的元件是

  • 5、小亮同学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用甲乙两个直流电动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S后甲开始转动,同时用皮带带动乙转动,小灯泡发光。

    (1)图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填“甲”或“乙”)。若要电动机反向旋转,方法是:

    (2)图中ab表示一根导线,与竖直放置的导轨接触,它是电路中的一部分,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灵敏电流计在磁场外固定不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有:

    (3)如图所示,电磁铁CD通电时,软磁性(容易磁化和退磁的磁性材料)铁块A静止不动,这是因为电磁铁对A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受到的摩擦力,改变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A受到电磁铁的力的方向(选填“改变”或“不变”)。如果把这个电磁铁CD如图所示通电并静止悬挂在地球赤道上方,则电磁铁C端,有指向地理极(选填“南极”或“北极”)的趋势。

  • 6、海油观澜号是中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装机容量为7.25兆瓦,在水中漂浮并捕捉风能发电,如图所示。海油观澜号由浮式基础和风机组成,整体高度超过200m,总质量达1.1×104t。平台采用“半潜式”设计,底部是一个三角形浮式基础,包括3个边立柱和1个中间立柱;浮式基础上方是高为83m的圆筒状柱子,柱子上方安装有机舱,机舱前部的3只大扇叶在风力带动下驱动机舱中的发电机转子转动,生成绿色电力,年发电量达2.1×107kWh

    (1)、当海风从左向右水平吹向水平扇叶A时,水平扇叶A将(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2)、风平浪静叶片不动时,海油观澜号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 g取10N/kg
    (3)、海油观澜号投产用来代替发电效率为36%的煤炭发电站,一年可以节约煤炭的质量是?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一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否让质量为5×109kg、初温为50℃的水温度升高到℃。[q=3.0×107J/kgc=4.2×103J/kg]
  • 7、2023年12月21日,深圳官度入冬。秋冬带来了寒冷和秋裤,也带来了烦恼,小南同学一接触小伙伴就噼里啪啦“炸毛”啦。小南想到物理老师讲过缓解静电的方法之一是增加空气湿度,立即购入一台加湿器,原理图如图甲。R1、R2为发热电阻,且R2=3R1 , S为旋转型开关,1、2、3、4为触点,通过旋转并关S可实现“关”、“低挡”、“高挡”之间的转换。已知,高档功率为440W,求:

    (1)由图甲知,开关S接“1、2触点”时,电路断路,为关:接“2、3触点”为挡;接“3、4触点”为挡;

    (2)求加热电阻R1的阻值。

    (3)求加湿器正常工作时的低挡功率。

    (4)如图乙所示,求加湿器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

  • 8、为了比较两种未知燃料的热值以及两种未知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当燃料燃烧完时(烧杯内的液体均未沸腾),立即读取相应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T、T、T , 且有T>T>T

    (1)、在实验中,三个烧杯中a、b液体的(选填“质量”或“体积”)必须相同。
    (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燃料1的热值q1与燃料2的燃料值q2 , 有q1q2(选填“>”、“=”或“<”)。
    (3)、若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表:

    燃料

    加热前液体温度/℃

    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

    燃料的热值/(J/kg)

    1

    15

    35

    2.4×106

    2

    15

    2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燃料2的热值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要偏(填“大”或“小”)。

    (4)、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体积相同的两块金属M、N放入甲图液体里吸收了相同热量,M的末温比N的低,请画出初温相同的M、N放出相同热量Q1的温度-放出热量图像

  • 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8s内把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4m,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体重约为333N B、提升重物过程中小明所做的功是3600J C、此装置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500W D、小明提升此重物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 10、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R1的阻值为10Ω  ②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5Ω

    ③电源电压为3V  ④电压表示数为2V时,R2的阻值为5Ω

    A、只有①③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 11、有款网红食品叫炒酸奶,就是将酸奶和一些水果和坚果碎倒在一块铁板上,用铲子充分搅拌再抹平,如图所示,最后切小块铲起来装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炒酸奶时铁板附近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B、炒酸奶的铁板很烫 C、装炒酸奶的杯外壁过一会儿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D、酸奶在变成块状或片状的成品过程中需要吸热
  • 12、“飘色”是岭南地区一种传统民俗艺术。如图为“飘色”道具的结构示意图,道具由色台和色梗组成,色台固定在色梗上。演员坐在色台上,与道具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道具对演员的作用力(  )

    A、大于演员所受的重力 B、与演员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C、方向水平向右 D、方向斜向右上方
  • 13、如图,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在空旷的地面上建立高大的中央吸热塔。塔顶上安装固定一个接收器,塔的周围安装一定数量的定日镜,通过定日镜将太阳光的能量(大小为E1)聚集到塔顶的接收器的腔体内产生高温,再将通过接收器的工作物质加热并产生高温蒸汽(其增加的内能为E2),推动发电机的汽轮机组进行发电,获得电能大小为E3 , 下列关于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接收器内物质的内能 B、太阳能是一次能源,且是不可再生能源 C、电能是可再生能源 D、E1>E2>E3
  • 14、乐理中,音名、唱名、频率的关系如表所示,则(       )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频率/Hz

    262

    294

    330

    349

    392

    440

    494

    A、音名为B的音,响度最大 B、相比D音,发G音时,音调更低 C、唱名为Mi的音,每分钟振动330次 D、相比C音,发A音时,声源每秒振动次数更多
  • 15、“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图中圆模拟小水珠)形成彩虹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单色光。图中彩虹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光现象有(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以上都有
  • 16、小明的科创小组利用学校社团的3D打印机制作一台歼-35A模型。

    【目标任务】用3D打印机制作一架歼-35A模型

    【工作原理】3D打印机先利用热融喷头将材料加热到对应温度,再按照3D数据,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将料丝喷出,使其凝固成立体实物。打印机常用丝材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1:

    丝材类型

    推荐打印温度/℃

    熔融特点

    材料特点

    PLA

    195~230

    存在固液共存态

    无毒、可降解、强度低

    ABS

    220~250

    从固态变软逐渐成液态

    韧性强、打印时有刺激性气味

    【材料选取】

    (1)、图甲是某两种材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可能是ABS材料;
    (2)、小明希望可以在封闭室内环境打印歼-35A模型,并且后期能够对模型进行环保处理,因此选择表1中丝材制作更合适;

    【项目评估】老师介绍:3D打印模型内部常采用类似蜂巢的空心填充方式,以优化材料使用和减轻重量。填充密度是指3D打印模型内部的固体填充程度,通常为0%到100%之间的百分比,如图乙所示。

    我们也可以通过模型实际质量与假设其完全实心时的质量之比来计算填充密度。一般来说,填充密度过高会导致材料浪费和打印时间延长,过低则可能无法满足模型的强度要求。根据经验,老师列出模型的填充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关系,如表2:

    填充密度

    强度等级

    0~15%

    较低

    15~50%

    中等

    >50%

    较高

    小明选择密度为1.25g/cm3的PLA打印一架歼35-A模型,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模型的填充密度。需要的仪器有电子秤、记号笔等,实验过程如图丙所示(ρ=1g/cm3)。

    a。水槽中装入适量的水,记录电子秤示数m1 , 标记液面位置A;

    b。把模型放入水槽,记录电子秤示数m2

    c。用细针将模型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标记液面位置B;

    d。取出模型后,往水槽加水,直至液面升高至位置B,记录电子秤示数m3

    (3)、模型的质量为g;
    (4)、模型的填充密度为%,强度等级为
    (5)、若小明换用密度为1.05g/cm3的ABS丝材打印内、外结构相同的同一模型,则模型的填充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燃气灶常配备有熄火保护装置,当燃气灶意外熄火时,自动关闭燃气阀,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某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原理示意图。工作时,热电偶热端受热,当冷、热两端有一定温度差时,电磁铁将衔铁吸引过来,衔铁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同时进气口被打开,燃气输送至出气口。若炉火意外熄灭,热电偶没有温度差,电磁铁失去磁性释放衔铁,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关闭进气口,防止燃气外泄。

    (1)、熄火保护装置工作时,热电偶在电路中相当于(选填“电源”“开关”或“用电器”),热电偶将能转化为电能;
    (2)、若电流方向如图乙的箭头方向,则电磁铁D端为(选填“N”或“S”)极。热电偶内部电子移动方向为(选填“A到B”或“B到A”);
    (3)、在测试熄火保护装置时,发现电磁铁无法将衔铁完全吸过来,燃气无法到达出气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采取的方法是
  • 18、小丽同学家里有一款暖脚器(如图甲),内置一个电热垫,其简化电路如图乙,铭牌上的部分信息如表。[c=2.2×103J/kg]求:

    额定电压

    220V

    电热丝R1

    880Ω

    电热丝R2

    880Ω

    热垫质量

    0.5kg

    (1)、暖脚器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暖脚器在高温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多少?
    (3)、某次用高温挡正常工作使电热垫从15℃加热到65℃需要多长时间?(加热效率是80%)
  • 19、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为测定某厚膜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4.9

    0.1

    49

    2

    9.6

    0.2

    48

    3

    12

    0.24

     

    (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正在连接的实物图,此时的一处错误是 , 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已调至最大阻值处,请画出最后一根导线
    (2)、正确连接并操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综合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厚膜电阻的阻值是Ω;
    (3)、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并绘制图像如图丙,其中面积S1表示电压表示数为U1时厚膜电阻的电功率大小,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表示为面积。(选填“S1”、“S2”或“S3”)
  • 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
    (2)、如图甲所示,当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选填“I”、“II”或“III”)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小明继续模拟探究“眼睛的缺陷”,它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视网膜。如图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使像重新清晰,应将光屏透镜(选填“靠近”、“远离”或“保持不动”)。得到清晰的像后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