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小组设计、制作了如图甲的“自制豆芽机”。控温装置可在加热、保温两挡自动切换,其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恒为3VR0是阻值为25Ω的定值电阻,R1 R2为电热丝,R1阻值为330ΩRx为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或等于60mA时吸合,为加热状态;当电流小于或等于30mA时释放,为保温状态。小组成员对豆芽机进行调试,并设计了评价量规(部分指标如表),并以此作为豆芽机评价改进的依据。(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求:

    (1)、若该“自制豆芽机”的温度为25 , 此时控制电路的电流;
    (2)、若该“自制豆芽机”的保温功率和加热功率之比为1:6,电热丝电阻R2的阻值;
    (3)、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发现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25 , 根据评价量规请通过计算分析来评定此款“自制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温度控制

    能实现自动控温并能提供适宜的温度

    能实现自动控温但温度过高或过低

    不能自动控温

  • 2、学校“水培种植屋”的蔬菜适宜生长温度在10~30℃之间,某学习小组利用热敏电阻和电阻箱设计温度报警电路,电阻箱是可以调节并显示阻值的变阻器。
    (1)、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电路探究热敏电阻Rt阻值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规律:

    ①接电路的过程中,应将开关 , 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处,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将热敏电阻置于0℃的环境中,闭合S1、断开S2 , 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0 , 然后。描述开关状态),调节电阻箱R0直至电流表示数为I0 , 此时Rt=

    ③将热敏电阻Rt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重复步骤②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温度t/C

    0

    10

    20

    30

    40

    电阻箱R/Ω

    2800

    1800

    1200

    800

    600

    (2)、根据上述探究结果,设计报警电路。实验器材:电源(恒为12V)、热敏电阻Rt、电阻箱R009999Ω、数字电压表U7.2V报警)、数字电流表I6mA时报警)、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设计要求:小屋温度t30Ct10C时都有一个电表报警。
    (3)、图是学习小组设计的报警电路图,但它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请你根据设计要求将电路图补画完整。

    (4)、设计的电路中,电阻箱R0应调为Ω
  • 3、
    (1)、如图甲,电能表的示数为kWh , 电路中每消耗0.5kWh的电能,该电能表的转盘转动转。

    (2)、如图乙,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应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选填“热水”或“冷水”);根据温度计的示数可知,此时水的温度为℃。

    (3)、利用图丙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若增大物体的质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如图所示是小明所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砝码,弹簧测力计,相同的长木板甲、乙、丁,与甲、乙、丁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丙。

    (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乙、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5、
    (1)、如图所示是静止在南宁博物馆展台上的元青花人物罐,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3)、如图所示,已经标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一条磁感线方向,请在括号内标出通电螺线管左端的磁极,并在P点标出电流的方向。

  • 6、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圆柱体,将它们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A的密度为2×103kg/m3 , 现在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翻转叠放在B的正上方,A、B对桌面的压强随切去宽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的高度h=cm,B的重力为N。

  • 7、将口香糖锡纸剪成如图所示的形状,ABCD段等长,戴好防护手套,将锡纸条(带锡的一面)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发现锡纸条很快开始冒烟、着火。由此可知,锡是(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正常情况下(选填“AB”或“CD”)段会先着火。

  • 8、小明在操场上投实心球,如图所示是实心球在空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a b两点在同一高度,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以地面为参照物,球在上升过程中是的,球在a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动能。

  • 9、同学们以“厨房中的物理”为主题开展了科学实践活动。如图甲是用金属螺钉、锡箔纸和饮料瓶制作的一个验电器,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如图乙,用细绳将不锈钢勺子悬挂起来,使其静止在水平位置,则勺子左侧与右侧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10、如图所示是某款地面清洁机器人,其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出,灰尘在的作用下被吸入尘盒内,手机通过WiFi与机器人连接,这是利用波对其进行控制的。

  • 11、沐浴在春日阳光下的人感到温暖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我们体表的内能,闻到草香味是现象。
  • 12、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监测水位变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是竖直放置的长条形电阻片,浮子可带动金属滑杆AP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APR接触良好,当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某一数值I时,报警器发出响声,提醒监测员水位达到警戒值。当水位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R0消耗的电功率变小 D、为了让警戒水位值在更低时也能预警,可以增大电源电压
  • 13、如图是商场中使用的广告投影灯及内部简化结构图,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广告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20~40cm范围内调节 C、想要增大地面上的画面应增大广告片到凸透镜的距离 D、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广告图标是因为地面对光产生镜面反射
  • 14、如图是“无线快充”设备。当把手机放在底座上充电时,很快就能把手机电池的电量充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中,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B、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底座线圈的导线比较粗,是为了增大它的电阻 D、手机电池无线快充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
  • 15、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在心理、社交等多个层面发挥作用。关于常见的体育活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踢出的足球继续运动过程中惯性逐渐变小 C、踢毽子时毽子对脚的力等于脚对毽子的力 D、抛出的篮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最终落到地面
  • 16、电动车由于便捷、经济等特点,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电动车安全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室内给电动车充电 B、电动车的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仍继续使用 C、正在充电的电动车着火时直接用水浇灭 D、电动车充满电后及时拔下充电器
  • 17、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四个节气中涉及的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立春——冰化成的水 B、白露——草上的露珠 C、霜降——枝头上的霜 D、冬至——玻璃上的雾
  • 18、校运会百米冲刺阶段,拉拉队的加油声“响彻云霄”,主要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声速快
  • 19、如图所示的天鲲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绞吸式挖泥船,广泛应用于航道疏通、填海造陆等工程,在这些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涉及压强和能量等物理知识,通过一系列环节完成海底泥沙的吸入和排放。具体过程包括:

    I.挖掘环节:船头的铰刀高速旋转,将海底的泥沙和岩石搅碎,与水混合形成泥浆。

    II.吸入环节:泥泵的叶轮高速旋转,泥浆通过吸泥管被吸入船内。

    III.输送环节:泥浆在吸泥管中不断上升,进入排泥管,并最终在管道末端喷出,输送至指定区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铰刀刀齿制作得非常锋利,这是通过的方式来增大压强;
    (2)、请利用流体压强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泥泵的叶轮高速旋转,就可以将泥浆通过吸泥管被吸入船内
    (3)、挖泥船的最大挖深为35m,在最大挖深处,海水对挖泥船吸入口的压强为多少Pa?(取g=10N/kg,ρ海水=1×103kg/m3
    (4)、泥泵功率一定,泥泵过于粘稠(阻力过大)时就很难被吸入船内,请从功能关系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20、乒乓球发球时,要先将乒乓球几乎竖直地向上抛出,等球回落到一定高度时挥动球拍,使之与乒乓球摩擦,便可以发出旋转球(如图甲所示)。乒乓球的旋转强度可以用它旋转的圈数与旋转这些圈数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表示。作为乒乓球爱好者的小明思考如何才能将乒乓球发得更转,对此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乒乓球的旋转强度与球被抛出的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H有关;

    猜想2:乒乓球的旋转强度与乒乓球的大小有关。

    小明在铺有地胶的水平地进行实验(乒乓球落在地胶上不弹起),准备的材料有乒乓球拍1支、直径为40mm和38mm的乒乓球各一个。

    (1)、球拍摩擦乒乓球之后,乒乓球随即旋转起来,并竖直落到水平面的O点(如图乙所示),由于球的旋转,它将滚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则的长短可以反映乒乓球的旋转强度。根据乒乓球的旋转方向可以判断,图乙中将向(选填“左”或“右”)滚动一段距离;
    (2)、为了探究猜想1,他将直径为40mm的乒乓球抛起,球在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为H1 , 随后球在水平面上的滚动的距离为s1;将同一个球抛起更高的高度,使得球在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为H2(H1<H2),球在水平面上的滚动的距离为s2.测量后发现s1<s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乒乓球,球被抛出的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越大,球的旋转越。这是由于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越大,乒乓球与球拍接触时的越大,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3)、为了探究猜想2,他将直径为38mm的乒乓球抛起,控制球在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为H1 , 随后球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距离为s3;测量后发现s1=s3由此得出结论:乒乓球的旋转强度与乒乓球的大小无关。你认为他通过上述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可信吗?。理由是:。(两次实验中球从落地到停止滚动的时间相同)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