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们有几句顺口溜说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次声,而人耳却听不见,这主要是因为(  )
    A、次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次声传播的能量都较小 C、次声的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Hz D、次声比可闻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 2、小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82cm、5.83cm、5.95cm、5.81cm、5.83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长度应记为5.8225cm B、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测量结果5.95cm不可以加入计算平均值
  • 3、下列有关声音的现象中,不属于声音反射的现象是(  )
    A、教师在教室中说话,听起来比操场响亮得多 B、雷电交加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能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 D、岸上人说话,能把水中的鱼吓跑
  • 4、小刚和小强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两人约好周五下午放学后从学校到体育场门口集合去踢足球,如图所示是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刚比小强早5min离开学校 B、小强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10min时小刚小强的速度相等 D、小刚和小强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 5、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平坦的沙滩上玩耍时,留下了大小和深浅不同的脚印,如图甲所示。由此他们产生了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们选用小桌子、砝码、海绵等器材进行的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小华先完成了图中A、B、C三次实验,由B、C两次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可通过图中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小明设计了如图D实验,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他认为比较B、D也能完成实验B、C的探究,你认为他的想法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4)、通过图甲中文字说明及以上实验分析,可知两位同学中体重较大。(填“小明”或“小华”)
  • 6、一辆汽车本身的重力为 1.5×104 N ,现载有重为 2.5×104 N的货物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若它受到的阻力是车辆总重的 0.05 倍。(g=10N/kg)求:
    (1)、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2)、汽车的牵引力。
  • 7、下雨时,经常可以看到如图甲的提示牌,针对这一现象,某兴趣小组开展项目式研究。

    【驱动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地板砖潮湿程度的关系

    【项目研究】利用长条形地板砖、运动鞋、弹簧测力计和喷雾器,设计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1)把长条形地板砖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鞋子在地板砖上做运动,根据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用喷雾器向地板砖表面均匀喷雾改变地板砖的潮湿程度,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喷雾次数

    0

    2

    4

    6

    8

    10

    摩擦力 f/N

    3.2

    3.6

    4.0

    3.0

    2.8

    2.6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随着地板砖潮湿程度的增大,

    (4)浴室地板往往非常潮湿,请根据本项目实验结果提出一个防滑方法:

    (5)银行业务员手工清点钞票时,手边经常会放一块湿海绵,请根据项目研究成果推测湿海绵的用途

    (6)为了让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请提出一个改进建议:

  • 8、
    (1)、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 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 ”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 9、小枫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向右运动时,做了三次实验,木块三次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三次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则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 10、如图所示,锤头和锤柄向下运动,当锤柄停止时,锤头就能牢牢的套在锤柄上了。下面生活中的现象也利用了物体的这一性质的是(  )

       

    A、开车时汽车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汽车在转弯时要减速慢行 D、汽车行驶时,前后两车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 1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表1中。

    表1

    质量m/g

    重力G/N

    100

    1

    200

    2

    300

    3

    400

    4

    500

    5

    (1)、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测量前校正“0”刻度线时是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完成的,则本次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2)、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像 , 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地点的g值存在微小差异。部分地点的g值大小及所处的纬度见表2。

    表2

    地点

    g/(N·kg-1

    纬度

    地点

    g/(N·kg-1

    纬度

    赤道

    9.749

    北极

    9.832

    90°

    北京

    9.801

    39°56'

    上海

    9.780

    31°12'

    莫斯科

    9.816

    55°45'

    纽约

    9.803

    40°41'

    由表2可知,纬度越高,当地的g值越;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12、如图,绳子系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请你作出小球摆到最高点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 13、小红想了解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她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在A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及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塑料盘、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牙膏盒标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B、用不同的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它们的量程都相同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塑料盘和牙膏盒不可接触
  • 15、水上蹦床是一种充气水上娱乐产品,人站在上面可以自由蹦跳,能锻炼运动者肢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如图所示是游客蹦床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游客在下落时受到的重力方向为垂直向下 B、游客在最低点时受到的弹力最大 C、游客在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和重力最大 D、游客在每次接触蹦床时受到的弹力一样大
  • 16、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

    A、质量不变 B、运动方向改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受到的重力大小不断改变
  • 17、小芊想为忙碌的妈妈自制一个电热饭盒,她找来了两根电热丝R1和R2 , R1的阻值为440Ω. R2的阻值未知。

    (1)、甲方案中,小芊把R1接人电路进行测试,闭合开关后,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
    (2)、为了让电路的总功率降为原来的一半,小芊设计了乙、丙两种方案,你支持那种方案。请计算你选定方案中电热丝R2的阻值。
    (3)、小芊考虑到不同的季节电热饭盒的功率应不同,现增加一个开关S1 ,  请在第(2)问你所选定的方案中把电加热器改成两个加热挡位,在虚线框里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并对开关的状态和对应的挡位做简要的说明。
  • 18、如图是一款水陆两栖救援车,它能在水上、山丘、沼泽、雪地、森林等各种地形中自由穿梭,为消防救火、抢险教灾等提供专业帮助。已知它的净重为 2450kg,最大吃水深度为0.8m。 g 取10 N/kg.求:

    (1)、水陆两栖救援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N。
    (2)、0.8m深处水的压强为多少?
    (3)、水陆两栖救援车在水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 5 min,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70kW,这个过程中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 19、小溪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选用了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他多次选用合适的电表量程完成了以下实验过程。忽略电表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溪连接好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端;接着小溪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7.5V,电流表的示数为 0.15A.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变
    (2)、小溪把电压表改接在灯泡两端,接着进行了三次测量,第一次,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为1.5V,由此可推导出电源电压为V;第二次,把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中间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2V,电流表的指针如乙图所示;第三次,把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丙图所示。则第二次实验中测得小灯泡的阻值为Ω。
  • 20、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让我们来逐一探究:

    (1)、如图甲,解冻冻肉时,左边杯中装清水,右边杯中装温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水,为了尽快解冻,你会选择边杯子(选填“左”或“右”);
    (2)、如图乙,在擦窗机器人的下面吊一个装水的瓶子,让机器人吸附在玻璃上,增加瓶中的水量,机器人仍可以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受到摩擦力变
    (3)、如图丙,在杯子中放入适量的水后再平放在电子秤上,让电子秤的示数归零,把一颗珍珠用细线吊着缓慢放入水中,发现水中的珍珠看起来比空中的珍珠(选填“大”或“小”),当珍珠静止在水中央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1.20g;松手后,让珍珠沉入杯底,电子秤的示数变为3.24 g,由此可求珍珠的密度约为g/cm3。(忽略细线的影响)
上一页 665 666 667 668 6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