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 BC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2min C、在第 6min至12min这段时间内该物质不吸热 D、它的熔点是48℃
  • 2、一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nm B、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25℃ D、一根粉笔的质量约为1kg
  • 3、有一只表面光滑、浑然一体的铜制工艺品,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个工艺品是不是中空的?若工艺品是空心的并且空心的部分装满水,则铜制工艺品的总质量为多少g?(ρ=8.9×103kg/m3
  • 4、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装多少千克?若用它装满植物油,植物油的质量是多少kg呢?(植物油ρ=0.9×103kg/m3
  • 5、在平直的公路上,某同学观察到大巴车上的车速显示屏始终显示72km/h,请问此时车速折合多少m/s?他用电子表测出大巴车由第1根路灯杆行驶到第6根路灯杆的时间为10s。若路灯杆之间是等距的,则相邻两根路灯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m?
  • 6、如图甲、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5℃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第3min水开始沸腾,接着小明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水的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小明同学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6

    98

    98

    98

    ①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min时的数据;

    ③分析数据可知,液体在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液体的温度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 8、某小组在探究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体积V/cm3

    10

    15

    25

    35

    45

    60

    质量m/g

    4.9

    7.4

    12.6

    17.4

    22.6

    30.1

  • 9、某同学将热水、冰水和室温水(水温与室温相同)分别装入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两只纸杯的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请选出正确的纸杯并画出小水珠的大致位置(用小圆点代表小水珠)。

  • 10、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相似.图乙和图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 1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角等于 , 反射角等于;由此可判定线的端是空气.

  • 12、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 13、广场舞本是市民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方式。但是在道北什字,每晚跳广场舞的人们总把音响的音量调得很大,超出了保护听力的dB以上。这种不文明、不和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及学生的学习,只能关上门窗减弱噪声的(填声音的三特性之一),但效果微弱。为了能更有效控制噪声,应该拨打投诉电话等待有关部门在控制噪声。
  • 1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15、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在浙大诞生,实验室里称它为“碳海绵”。检测结果显示“碳海绵”还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出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放在温度为-196℃的液氮中,弹性活力依然;“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毫克/立方厘米(不包括该物质空隙间的气体):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将来的某一天,手机电池带电时间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B、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撤在海面上迅速吸油 C、若用此材料做成宇航服能抵抗月球晚上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 D、相同体积“碳海绵”的质量远小于密度为0.09千克/米3的氢气的质量
  • 16、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0.9×103 kg /m3)
    A、质量90g,水的体积为90cm3           B、质量100g,水的体积为90cm3 C、质量90g,水的体积为100 cm3        D、质量90g,水的密度为0.9g/ cm3
  • 17、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     )

    A、 B、 C、 D、
  • 1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  )
    A、○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B、☆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C、○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D、☆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 19、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漫反射现象
  • 20、我国自主研制的智能乒乓球机器人,能通过图像传感装置综合分析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并针对性地变换发球、回球等操作,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被击出后,运动轨迹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和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乒乓球被击出后,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乒乓球被击出后,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上一页 662 663 664 665 6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