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9月19日9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执行发射任务。高温高压燃气推动火箭升空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长征三号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 2、智能手机、5G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诸多生活方式。我们用手机通过5G网络通话、发信息、上网,是依靠波来传递信息的;在接听同学电话时,能通过对方声音的来判断是谁打来的电话。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S2 , 断开S1S3时,灯泡L1L2串联 B、闭合S1S2 , 断开S3时,会发生电源短路 C、闭合S2S3 , 断开S1时,灯泡L1L2并联 D、闭合S1S2S3时,只有灯泡L2发光
  • 4、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铁站站台候车时必须在安全线以内,因为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夏天,岳麓山山顶大气压比山脚大气压高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D、“蛟龙号”往深海下潜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5、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风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B、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动机相同 C、电磁铁可以吸引各种金属 D、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不存在的
  • 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由于电路的总功率过大 B、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带有开关的用电器,应该将开关接在靠近零线的一端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需要接地
  • 7、《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加热——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 C、翻炒——让油料受热均匀 D、飘香——扩散现象
  • 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前部装有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乘客的惯性 B、汽车的座位上装有头枕,是为了防止突然减速时,人的头部和颈部受到伤害 C、跳远时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D、战斗机进入战斗状态时,抛去副油箱可以减小惯性
  • 9、篮球比赛开场时,裁判员竖直向上抛球,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B、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机械能为0 C、篮球下落过程中,篮球所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D、篮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重力越来越大
  • 10、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时,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作用身体会向前倾斜 C、在煲汤时,汤沸腾后继续用大火煮不能提高汤的温度 D、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 11、视频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形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的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想要手机拍摄更清晰的脸部,应该将手机远离人脸 C、手机屏幕属于光源 D、在拍摄时,人应该位于手机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 12、我国传统节日与其对应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寓意深刻。下列关于美食的说法,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春节包饺子时,所用的力的作用效果,使饺子皮发生了形变 B、元宵节煮汤圆时,在汤圆慢慢煮熟的过程中,汤圆的密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C、端午节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在粽叶上,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如果将一块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惯性会变小
  • 13、古诗词中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西城桥下见游鱼”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经过大气反射而成的像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阴浓”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形容声音的音调高 B、教室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小提琴和钢琴能发出音色相同的声音
  • 15、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爱喝清凉爽口的冰啤酒,所以会自行在家冰一些啤酒喝。可是,有人说啤酒在冰镇过程中会破裂,有的甚至会直接爆炸,这是真的吗?啤酒瓶多是玻璃做的,而啤酒中的水分含量很高,放在冷冻室时,在冰镇过程中啤酒瓶冷冻后缩小,而啤酒在结冰之后体积会增大,有可能会引起啤酒瓶破裂。小明同学取来一个600mL的空啤酒瓶装满水。(ρ=0.9×103kg/m3ρ=1×103kg/m3)求:
    (1)、这些水的质量为多少?
    (2)、如果这些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cm3
    (3)、为了使水全部结成冰后,不至于把玻璃瓶胀破,事先应该至少倒掉多少g的水?
  • 16、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选填“次声波”、“超声波”或“可听声”),人耳无法听到;现代技术中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17、如图所示装置叫作单摆,细线一端固定于M点,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后,将在A、B两点之间往复运动(不计任何风力),如果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

    A、继续往复运动 B、做圆周运动 C、静止不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 18、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3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8Ω D、定值电阻R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1.5W~13.5W
  • 19、在“自制弹簧测力计”活动中,小明发现: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拉力F/N 

     0.5 

    1

    1.5

    2

    2.5

    弹簧的长度l/c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图甲弹簧没挂重物时,指针指在A点,该位置应标记为N; 
    (2)、根据表格数据,请在图丁中描点并画出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图像; 
    (3)、根据表格数据,小明猜想:如果把重 5N 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弹簧的长度一定是 7.00cm。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正确吗?  , 理由是: 
    (4)、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一个重为 1N 的小桶,挂在弹簧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内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可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已知ρ=1.0×103kg/m3 ,  g=10N/kg). 

    ①“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cm刻度处; 

    ②在桶内加满水,指针指在4cm刻度处,如图丙,则小桶的容积是 cm3 

    ③在桶内加满某种液体,指针指在 4.5cm刻度处,此处标记的液体的密度值为g/cm3。 

  • 20、在一片水平沙滩上,研究人员发现一棕熊的脚印。为估算这只棕熊的质量,研究人员选取棕熊四脚着地时的一个脚印,将其轮廓描绘在方格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4cm2), 数出脚印轮廓内大于半格的方格有40个(大于半格算1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在脚印旁相同水平沙滩上放置一底面积为 40cm2的平底塑料盒,往盒内慢慢添加沙子,当塑料盒下陷深度与脚印深度相同时,测得塑料盒及沙子总质量为20kg。忽略脚趾和脚掌间空隙面积。(g取 10N/kg) 

    (1)、往盒内慢慢添加沙子的过程中,塑料盒对沙滩的压强p(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压强p随塑料盒及沙子总质量ma变化的大致图像。 
    (2)、该棕熊一只脚的面积约为多少? 
    (3)、求塑料盒下陷深度与脚印深度相同时,对沙滩的压强; 
    (4)、求该棕熊的质量。 
上一页 644 645 646 647 6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