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杠杆在、或的作用下都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是支点,那么三个力中( )A、最小 B、最小 C、最小 D、一样大
-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各一个,6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5Ω、30Ω、50Ω)开关。
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电表示数均不改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某实验的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在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如图乙B点)。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B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C,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D处。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这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填序号),折射角大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A.两个亮点都向上
B.两个亮点都向下
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
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
(2)如图丙,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若向其中加水,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s1>s2>s3)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相同;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三次实验中,碰撞前动能最小的是图(选填“甲”“乙”或“丙”)中的铁球。
-
5、图甲为剑剑家的电吹风内部电路简图,它内部有一根电热丝和一个产生强风的风扇,通过开关S1和S2实现冷风和热风两挡功能,则电热丝应该接在图中(选填“A”或“B”)处。图乙是剑剑某次洗头后使用电吹风时消耗的电功率P与时间t的图象,则电热丝的阻值为Ω。
-
6、图甲是近年流行的某款家用PTC陶瓷暖风机,其发热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其在220V电压下正常工作时,温度自动稳定在t2附近,若它的温度继续升高(低于t3),发热功率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要想使整个房间很快暖和起来,应该把它的排风口向(选填“上”或“下”)调节。
-
7、如图1所示,将两枚相同的生鸡蛋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则杯中是盐水。如图2所示,玻璃瓶中有一些沸水,将煮熟的鸡蛋剥壳后放在玻璃瓶口,玻璃瓶口略小于鸡蛋,待瓶中水温降低时,鸡蛋受的作用被压入玻璃瓶中。
-
8、近年来,绵阳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许多野生动物在湿地公园嬉戏玩耍。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面上方,一只白鹭水平滑翔,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白鹭向上高飞时,白鹭在水中倒影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小明同学用他家的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kg、初温为的水加热到 , 水吸收的热量是J;若此过程的热效率为42%,则此过程消耗天然气m3。[水的比热容为 , 天然气的热值为]
-
10、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潜水器一再刷新深海下潜深度的记录。图甲是“奋斗者号”。在某次竖直下潜中,若从“奋斗者号”刚好浸没开始计时,到返回水面结束计时,下潜深度h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海水密度变化和“奋斗者号”的形变,下列对“奋斗者号”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0~3min,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在1~3min,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min,处于静止状态 D、在 6~8min,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
11、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体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初中体育测试。以下是同学们在“体测”过程中的相关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米短跑时穿上底部有花纹的跑步鞋,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摩擦 B、相同时间内跳绳跳得越快的同学,克服重力做的功就越多 C、掷出去的实心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D、跳远时用脚向后蹬地的力越大就跳得越远,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12、2024年元旦开始,黑龙江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成了热搜榜上的最大“显眼包”,各种冰雪风光和冰雪运动火出了圈。下列有关冰雪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短道速滑运动员弯道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图乙:滑雪运动员腾空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力 C、图丙: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沿水平冰面滑行,是因为冰壶受到惯性的作用 D、图丁:两名运动员同步旋转的过程中,以彼此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13、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降低能量损耗,可用超导材料制成电饭煲的电热丝 B、目前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聚变反应 C、5G网络与4G网络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 D、我国南海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
14、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羌笛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北川羌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如图所示,羌笛构造简单,两根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笛孔大小一致,长十几厘米,管头插有竹子做的吹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悦耳的羌笛声一定是乐音 B、换用不同的力度来吹气,改变了笛声的音调 C、吹奏时不停地用手按住不同的笛孔,是在改变笛声的音色 D、羌笛发出笛声是竹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
15、在建筑工程领域,如图甲起重机被广泛应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A为________滑轮(选填“动”或“定”)。(2)、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将质量为5×103kg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25m,拉力F大小为3×104N。求:①此过程的有用功;
②拉力做功为多少?
③吊车上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
1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 ,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要保持3V不变 C、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D、将Rx从5Ω换成10Ω后,未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
17、如图甲所示,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浮空艇已在青藏高原成功升空,为大气科学观测创造了海拔9000余米的的世界记录。浮空艇内部拥有大量密度小于空气的氦气,下部系有缆绳并与地面相连接进行锚泊,整个浮空艇就像人牵着绳子放飞在空中的巨型气球。(1)、若浮空艇3h内匀速竖直上升9km,则上升速度是多少?(2)、若浮空艇总质量为2600kg, 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取g=10N/ kg)(3)、当浮空艇上升到9km的高空静止时,若外界空气密度为0.5kg/m3 , 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 , 则地面处于竖直方向的缆绳对它的拉力大小是多少?(4)、如图乙所示,浮空艇内部主要由两个气囊组成,两个气囊分别充有氦气和空气,主气囊装有氦气负责提供升力;无论上升还是下降,都依靠调节副气囊内的空气实现。若要浮空艇上升,请你从浮力的角度分析,副气囊是往外排出空气还是向内注入空气?为什么?(不考虑缆绳对浮空艇的拉力,假设浮空艇体积不变)
-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9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3V。求:(1)、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2)、定值电阻R2的阻值;(3)、通电5min,电阻R2消耗电能所占电源消耗电能的百分比。
-
19、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若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必然离不开技巧性的训练,那么立定跳远所取得成绩的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与脚掌蹬地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与起跳时与水平地面角度的大小有关;
猜想C:与人质量的大小有关。
小明用内部带有弹簧的透明塑料圆筒、沙盘和带支架的量角器组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用钢球压缩圆筒内弹簧后的运动过程模拟人跳远的过程。
(1)、从立定跳远项目来看,人的起跳点与落地点之间的长度作为判断成绩的依据;从实验装置来看,需要测量钢球(选填“压缩弹簧”或“离开圆筒”)时的位置到钢球落入沙盘时的距离。(2)、探究猜想A时,保持圆筒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多次增大压缩弹簧的程度,钢球落入沙盘中的位置也不断改变,距离逐渐增大。可以得出其他条件不变时,脚掌蹬地力越大,起跳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就________。(3)、探究猜想B时,保持钢球压缩弹簧的程度不变,逐渐增大圆筒与水平面的夹角,实验记录如下表。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2)问结果,请你提出一条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办法:________。夹角θ/°
10
20
30
40
45
50
60
70
80
距离s/ cm
34.3
64.4
86.7
98.4
100
98.3
86.6
64.3
34.1
(4)、若要探究猜想C,请你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案。①增加的器材是:;
②实验步骤是:。
-
20、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 一块平面镜、激光电筒、一块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1)、实验中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均能看到纸板上呈现的光路,应选择较为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2)、固定好激光电筒的位置并通电,平面镜上出现一个激光点,这个点用字母O表示并定义为光路中的 , 同时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束,他想把这两条光束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3)、多次改变激光电筒照射O点的角度,发现反射光束也不断改变,于是小明在纸板上画了一条过O点且与镜面垂直的法线,你认为引入该条法线的意义在于: ;A、研究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B、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 C、为了研究两线与镜面的夹角 D、为了研究光路的可逆性(4)、小明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绘制的纸板如图乙所示,通过对几条光线的记录得到了:当光斜射到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的结论,若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过程: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