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8月4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我国选手樊振东夺得金牌。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有时会干扰到运动员,此时裁判会提醒现场观众保持安静,这是在处减弱噪声。观众看到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是以为参照物。
-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相同电子秤,上面分别放有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此时液体深度 ,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 B、两小球受到的浮力 C、两电子秤示数相等 D、将A、B两个小球取出后(忽略带出的液体),左侧电子秤示数变化较大
-
3、图甲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幕上呈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制作电影放映机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眼镜的镜片 C、银幕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D、要使银幕上的像变大,应增大胶片与透镜间的距离
-
4、许多汽车的后视镜配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加热装置,该装置有“低温”除雾和“高温”除霜功能,保持镜面清晰,确保驾驶安全。其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和为加热电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除雾状态,电路中只有工作 B、除霜状态,电路中只有工作 C、除雾状态,电路的总电流最小 D、除霜状态,电路的总功率最小
-
5、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物理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中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没有力的作用 B、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发电机工作的原理 C、图丙装置可用来探究电热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D、图丁装置可用来探究导体长度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
6、如图所示,青瓦是古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制瓦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制瓦工艺分为成坯、晒制、高温烧制等诸多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瓦片的内能 C、烧制青瓦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瓦上定型切割,瓦的密度变小
-
7、关于信息和能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 B、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C、核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D、能量在利用的过程中,其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且总量会不断减少
-
8、据统计,每燃烧1kg燃油约排放3.3kg二氧化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在我国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交通工具不断丰富,其应用流程如下。(1)、储氢瓶在高压下储存氢气时,瓶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该过程中氢气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汽车冷却系统中,水箱内的液态水通过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热量,有效降低发动机温度;(2)、氢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能供电动机使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3)、以氢燃料电池卡车为例,若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72km用时1h,功率为172kW;
①求以当前速度卡车行驶72km消耗的能量为 kJ;
②与燃油卡车相比,氢燃料电池卡车行驶72km可减排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燃油机的效率取36%,燃油的热值q取4.3×107J/kg)
-
9、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进入许多家庭,随着科技发展,计算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透过玻璃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如图乙所示,汽车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 (选填“上方”、“下方”或“正前方”),不妨碍司机视线。司机通过两侧后视镜看到的“车外的景物”是景物的 (选填“虚”或“实”)像。(2)、改变按压汽车喇叭开关的力度,可改变喇叭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如图丙所示,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它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4)、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将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由于 。 -
10、某款电热桌垫(如图甲所示)由12V电源供电,发热部分由两根电热丝组成,R1、R2的阻值分别为6Ω、12Ω,该桌垫可通过调温开关控制不同的电功率(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图乙为其内部电路结构。求:(1)、将开关S拨到“cd”时,电热桌垫处在 (选填“关”、“低温”或“高温”)挡;(2)、该电热桌垫消耗的最大功率;(3)、当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挡时,在5min内产生的热量。
-
11、一木箱质量为40kg,工人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木箱从底部匀速拉到离地面1.5m高的顶端,如图甲所示。已知整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与木箱沿斜面运动距离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g取10N/kg)(1)、拉力的大小;(2)、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
12、小明用如图甲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L1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调节为4.5V不变(提示:电源电压可调),规格为“30Ω 1A”的滑动变阻器。(1)、检查电路,小明发现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将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2)、小明改正电路连接后,用开关试触时,看到小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则他在操作中存在的不当之处是 ;(3)、改正所有问题并正确完成了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乙);小明发现图像是曲线,原因是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 的变化而变化,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4)、小明将电路中小灯泡分别改接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可调,实验时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2V不变,为使三个电阻单独接入电路都能完成实验,电源电压应不高于 V;(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测出了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方案如下(电源电压未知但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R0 ,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未知);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②只闭合开关S、S2 , 调节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灯泡正常发光;
③只闭合开关S、S1 , 保持R1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④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S、S1 , 将R1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1 , 再将R1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⑤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 (用I额、I1、I2、R0表示)。
-
1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此实验加热过程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来增大烧杯中水的内能。(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一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读数。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
表一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3)、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过一会儿,水停止沸腾。用连有注射器的塞子塞紧烧瓶口,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 (选填“会”或“不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说明 。(4)、图 (选填“丙”或“丁”)能反映水沸腾时产生气泡的情形,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 (选填“水蒸气”、“空气”或“小水珠”)。 -
14、(1)、1图所示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比较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对比图甲、乙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2)、如2图所示,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 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 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3)、小亮用如3图所示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选填“电热毯”“发电机”或“电动机”)是利用该实验原理工作的。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小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15、如图,插线板上的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发光,三孔插座不能工作;而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三孔插座工作;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三孔插座也能工作。
-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和S1闭合后,为使电阻R1、R2组成串联电路,则甲、乙两表均为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3∶2,则R1和R2的电阻之比为 ;若将甲、乙两表均换为另一种电表,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后,则R1和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
-
17、如图所示,该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将此电能表接入家庭电路中,关闭其他用电器,让一台空调单独工作6min,观察到电能表的转盘正好转了60圈,则该段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为 kW•h,该空调的实际功率为 W。
-
18、我国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现在的电动汽车都有能量回收功能,刹车和减速时可以将车辆的动能再次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有人认为“既然电能和动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样的电动汽车应该可以不用充电,一直行驶。”你认为此观点(填“不正确”或“正确”),理由是。
-
19、如图所示是同一纬度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表示沿海城市一年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选填“A”或“B”),这是因为水的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更(选填“大”或“小”)。
-
20、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篮球掷向地面,篮球碰到地面后斜向上反弹,甲、乙是篮球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位置。篮球经过甲、乙两位置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表所示,则篮球的运动路径是(选填“由甲到乙”或“由乙到甲”),该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对篮球(选填“做功”或“不做功”),篮球的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位置
动能/J
重力势能/J
甲
12
7
乙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