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密度为600kg/m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求:(ρ水=1x103kg/m3 , g=10N/kg)(1)、木块重;(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
2、一辆质量为6t的载货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的0.06倍(取g=10N/kg)求:(1)、汽车所受重力和牵引力各是多少?(2)、汽车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血积为250cm2 ,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
3、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什么因素的关系”(1)、实验时.水平拉动木块F水平木板上做运动,弹簧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内图所示实验.说明在相同时,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4)、评估此实验方案或操作上不足之处是:.(只答一点)(5)、小明想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在甲图中实验时,将木块切掉一半,用弹簧测力计按图甲方式重复实验,发现两次测力计示数不相等。由此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该接触面积的有关,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
-
4、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现象。(1)、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相同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2)、小车在表面上滑得最远:(3)、小车在表面上速度变化最快:(4)、根据实验可以推得的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
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液体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2)、若选用的操作是④⑤,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4)、根据L面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是N.物体A的密度是kg/m3.盐水的密度是kg/m3
-
6、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入所受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
7、如题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激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选填“快”或“慢”),压强较 ,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从安全角度请你提出一个温馨提示:。
-
8、李白诗句“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选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若选择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
9、一块冰重98N,它的质量为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将 , 重力将(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
10、“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变”)
-
11、“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C、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
12、把重5N、体积为6X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
13、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若该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全部同时消失,则该物体将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掉下来
-
14、把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挂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它们全部没入水中,比较两个弹弹簧秤的示数是A、挂铁块的示数大于挂铜块的示数: B、挂铁块的示数等于挂铜块的示数: C、挂铁块的示数小于挂铜块的示数: D、不知浮力大小,无法确定
-
15、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轮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 B、给轴承安装滚珠 C、给电风扇的转轴加润滑油 D、溜冰场地面做得光滑
-
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落下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
-
17、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B、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的作用 B、不接触物体就不存在力的作用 C、人推自行车前进,人对车施力而车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D、物体受力的作用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
19、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
20、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进行测量,表为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甲弹簧的伸长量/cm
0
1
2
3
4
乙弹簧的伸长量/cm
0
1
2
3
4
(1)、请根据表格数据,在以弹簧的伸长的长度x为纵坐标、拉力F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连线作出甲弹簧的x-F关系图像:(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若甲弹簧的刻度如图A①由图知A弹簧的量程是4N,B弹簧的量程应是N
②B弹簧的分度值是N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现为探究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如下: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选填“相同”“不同")的两段
②分别用大小(选填“相同不同”)的力拉两弹簧,然后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