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 2、小明注意到家里摆钟(如图a)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周期 T/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周期平方 T2/s2

    1.2

    1.6

    2.0

    2.3

    2.9

    3.2

    3.6

    4.0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 越长,周期 T 越(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象.
    (3)、分析图c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 成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
  • 3、有一天,小明在家观察洗衣机排水后,对容器排尽水的时间与排水孔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找来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塑料容器,在它们的底部相同位置各开一个排水圆孔,排水孔的直径 d 分别是1.50cm、2.00cm、3.00cm 和 5.00cm.在容器里 放入30.00cm深的水,打开排水孔让水流出,用秒表测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时间 t 分别为73.0s、41.2s、18.4s和6.8s.

    (1)、请设计一个表格,并将小明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2)、请在图中画出排尽水的时间t与排水孔直径d 的关系图线.
    (3)、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可以看出t与d 之间的关系:d越大,t , 但是还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明确的数量关系.
    (4)、请你猜想t与d 之间可能存在的数量关系,并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证实你猜想的思路.

    猜想:.

    思路:.

  • 4、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的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距离l

    (摆长)/m

    摆动

    幅度/m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s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s

    1

    0.7

    0.05

    33.2

    1.7

    2

    1.0

    0.08

    39.7

    2.0

    3

    1.0

    0.05

    39.8

    2.0

    4

    1.3

    0.05

    45.3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决定.
    (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
  • 5、如图所示,把小球从O 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 点.放开后小球在 O 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

    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小球、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星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OA 距离x/ cm

    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t/s

    1

    4

    30

    2

    6

    30

    3

    8

    3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 6、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t/s

    0

    10

    20

    30

    50

    路程s/ mm

    0

    12.0

    22.2

     

    48.9

     

    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7、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min s.

  • 8、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0”刻度,以确定读数方法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 9、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 18cm、20cm 和 22cm等型号. “型号20cm”是指(   ).
    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 20cm
  • 10、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

    A、4m B、7m C、10m D、12m
  • 11、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是其剖面图,请你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线圈的总长度是cm,细铜丝的直径是cm(直径保留3位小数).

  • 1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还可以利用身体的估测.
  • 13、如图甲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cm;如图乙所示,圆锥体的高h为 cm.

  • 14、如图所示的螺蛳全长为mm.

  • 15、甲型 H1N1 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 H1N1 病毒引起的,如图a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m.使用透气孔径为 3.0×107m的 N95 型口罩(能/不能)有效遮挡甲型 H1N1病毒.

  • 16、①如图a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②如图b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

  • 17、在观察如图a所示小球摆动的实验中,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①可能跟绳子长度l有关.

    ②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 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则:

    (1)、除图b 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的关系,应选择序号为的数据进行分析.

    序号

    移开距离s/格

    悬线长度l/格

    来回摆动时间t/s

    1

    3

    12

    2.1

    2

    2

    12

    2.1

    3

    1

    12

    2.1

    4

    3

    9

    1.9

    5

    3

    6

    1.5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无关,与有关(均填字母).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18、如图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该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它的直径是cm.

  • 19、施工队以恒定速度沿竖直方向将某工件从深水中吊起至距水面某一高度,如图甲,工件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脱离水面用时5s,绳子作用在工件上端的拉力F随工件上升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工件的底面积为0.5m2 , 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工件上升的速度;

    (2)工件的重力大小;

    (3)工件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 20、在探究“近视眼如何矫正”的主题活动中,实践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思路: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水透镜来模拟眼睛晶状体,探究正常眼睛和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并进行了近视眼的矫正。

    (1)、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在模拟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小组同学将水透镜固定,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并标记光屏的位置;
    (3)、为模拟近视眼的成因,他们向水透镜注入适量的水,此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保持蜡烛与水透镜位置不动,需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 水透镜,直至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4)、实验结论:若将光屏移回原来标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需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对光具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的透镜,才会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上一页 438 439 440 441 4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