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用煤炉给20kg的水加热,完全燃烧了0.8kg的煤,水温升高了 50C,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C , 煤的热值约为 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 2、某次执行任务时,载人返回舱的总质量约3t,在距离地面约10km时,返回舱打开伞舱盖到落地, 总共用时800s, g=10N/ kg。求:
    (1)、返回舱的重力;
    (2)、返回舱从打开伞舱盖到落地的平均速度;
    (3)、返回舱从打开伞舱盖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3、小红在烧水和煮豆浆时发现豆浆比水先沸腾,她根据学习过的物理知识猜想豆浆比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A.豆浆的沸点比水低:   B.豆浆的比热容比水小。

    于是通过如图甲所示的两套相同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烧杯中装有初温和均相等的水和豆浆。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为℃。
    (2)、如图乙所示,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水的沸点低于 100C,原因可能是水面上气压标准大气压。
    (3)、在加热豆浆时,小红绘制了豆浆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她通过比较图像a、b可知猜想(选填“A”“B”或“A、B”)是错误的。实验中她发现豆浆在82 ℃时就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小红认为豆浆此时已经沸腾了。但她通过图像判断,82 ℃时豆浆并未沸腾,她判断的依据是。小红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豆浆在80 ℃左右时会产生“假沸”现象,这就是她观察到豆浆先“沸腾”的原因。我们煮豆浆时一定要彻底煮沸,以防发生中毒情况。
  • 4、跨学科实践: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有关。
    (2)、【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物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

    (3)、【分析论证】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4)、【实践应用】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5)、【反思交流】小明同学尝试改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设计如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该方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5、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如图A,将手中的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下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温度 , 表明铁丝的内能
    (2)、如图B.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然后迅速压下活塞,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 , 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3)、如图C,瓶中装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寒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多选)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4)、如图D,某汽油机有四个冲程,此图为冲程示意图,活塞向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 6、

    (1)、图1,小球在AC之间来回摆动,请你画出小球在A位置处所受的力;
    (2)、图2,小东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绳子的绕法;
    (3)、图3,小球沿光滑的圆弧轨道AB滑下,滑上与水平面齐平的粗糙水平轨道MN,最终停在C点。请在图乙中画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的“机械能一时间”的大致图像。
  • 7、如图甲所示,将盛有热牛奶的瓶子放在冷水中,图乙是250 g牛奶与500g冷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中表示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是(选填“Ⅰ”或“Ⅱ”),牛奶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牛奶的比热容为J/(kg·℃) 。 [忽略各种热量的损失, c水=4.2×103 J/ kgC]

  • 8、国庆假期,小莞同学参观科技馆了解到,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说明“可燃冰”的(选填“热值”“比热容”或“密度”)很大;她又发现、电暖器中充入的是比热容较小的液体,这是为了让液体的升温速度较(选填“快”或“慢”);而如图所示的暖手宝中要充入比热容较大的液体,这是为了让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选填“多”或“少”)的热量。

  • 9、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发现两金属箔片张角张开,这是因为 , 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的瞬间,电子转移方向是(填“从梳子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梳子”)。
  • 10、下图甲正在作业的喷雾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它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乙卫星绕地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丙是嫦娥五号返回器以“太空打水漂”的方式成功着陆的示意图,假设返回器的质量不变,返回器在A、B、C三处的机械能分别为 En、E6、E2 , 则这三处机械能的大小关系为(用“<”“=”或“>”连接)。

  • 11、如图所示,很多地方设有轮椅专用通道,为残疾人通行提供方便。该通道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当轮椅沿着通道向上运动,受到的支持力对轮椅(选填“不做功”或“做功”),轮椅克服地面摩擦力做的功是(选填“有用”、“额外”或“总”)功。

  • 12、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始终保持水平的推力F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可知,9~12 s 内,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N,物体移动的距离为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f。

  • 13、右图所示,一种自热火锅,其中配有发热包,将发热包和冷水放到外盒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热上层食物。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中含有的热量增多 B、食物的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 C、食物放出热量 D、食物的内能减少
  • 14、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滑轮把同一桶沙提升相同高度.用甲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1 ,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2 , 机械效率为η2 ,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1=W2;η12 B、W1>W2;η12 C、W1<W2;η1=n2 D、W1=W2;η1>n2
  • 15、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 )
    A、小球··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不带电 C、小球一定带负电 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 16、如图所示是古代人利用滑轮打水的场景。并架上安装一个滑轮,绕过滑轮的绳索一端悬吊水桶,当人用力向下拉动绳索的另一端.即可让水桶上升。以下方法能提高滑轮提水的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拉绳的速度 B、增大滑轮的质量 C、增大水桶的重力 D、增大桶内的水量
  • 17、拥有东莞八景之一的“松湖烟雨”,是市民盛夏时节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在炎热的夏季,松山湖周边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主要是因为( )
    A、水的密度小 B、水的密度大 C、水的比热容大 D、水的沸点高
  • 18、右图是“煮”的篆体写法,表示用火烧煮食物。下列实例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 )

    A、热水暖手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D、擦燃火柴
  • 19、下图是扔实心球的四个过程,其中手对实心球做功的过程是( )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 20、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kHz到kHz。声呐能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说明声音能传递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

    (3)、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请问为什么?
    (4)、一潜艇利用声呐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进行了测绘: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  )
    A、 B、 C、 D、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