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 A 点处,在B 点施加力. F1=3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撤去 F1 , 在B 点施加力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 1.2×103Pa(OB=3OA,g取10N/ kg).

    (1)、画出 F2的力臂.
    (2)、求合金块的质量.
    (3)、求 F2的大小.
  • 2、小明家有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A 处,衣架倒了下来,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后,测量了如下的数据:书包质量5kg;木衣架质量3kg;圆底盘直径30cm;其他数据如图.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

    (1)、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衣架倒下来的原因.
    (2)、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明提出了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的改进意见,请你再说出一种其他方法.
  • 3、“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OB 是竖直支架,ED 是水平臂,OE 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OD 段叫吊臂,C处装有滑轮,可以在O、D之间移动.已知(OE=10m,OC=15m,CD=10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 1.5×103kg,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kg,当滑轮移到 D 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kg(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

  • 4、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 点挂一个重为G 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 F1 , F2 , F3 ,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 5、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600N的小明在1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9cm.求: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 6、如图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 实为一个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 F1、阻力 F2和动力臂L1.

  • 7、画出图中F1的力臂l1 , 并在A 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 8、胶棉拖把的主要结构如图甲所示,使用时先将棉头浸泡于水中吸水,再拉动拉手,使之绕O点转动,胶棉夹将棉头中多余水分挤出后便可清理地板.请在图乙的示意中画出:⑴动力 F1的力臂l1;⑵作用在 B 点的阻力F2.

  • 9、如图是一种抽水马桶的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作出力 F1、F2的力臂L1、L2 , O为支点.

  • 10、如图所示,一个与地面接触面积为500cm2 , 重60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轻绳竖直拉着光滑长木板AB 的A 端,AB 可绕O点转动,在离O点40cm的B 处挂有重力为8N的圆柱体,当圆柱体浸入水中静止时,从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 5×104m3.(AB质量不计,且始终保持在水平位置,g=10N/kg)

    (1)、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N.
    (2)、当一质量为0.4kg的球从O点沿木板向 A 端匀速运动,要使系在 A 端的绳拉力刚好为零,小球应距O 点cm,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 11、一根金属棒AB 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 B 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 W 与B 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该金属棒的长度l =m.
    (2)、在B 端拉起的过程中,当. x1=0.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N;当 x2=1.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F2     N
    (3)、求金属棒的重心到A 端的距离d.
  • 12、“低头族”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当头颅为竖直状态时,颈部肌肉的拉力为零,当头颅低下时,颈部肌肉会产生一定的拉力.为了研究颈部肌肉的拉力与低头角度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头颅模型来模拟实验.如图甲所示,把人的颈椎简化成一个支点O,用1kg的头颅模型在重力作用下绕着这个支点 O转动,A点为头颅模型的重心,B点为肌肉拉力的作用点.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细线模拟测量肌肉的拉力,头颅模型在转动过程中,细线拉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OB,如图乙所示,让头颅模型从竖直状态开始转动,通过实验记录出低头角度θ及细线拉力 F 的数据,如下表:

    低头角度θ/°

    0

    15

    30

    45

    60

    细线拉力 F/N

    0

    7.3

    14.0

    20.2

    25.0

    (1)、设头颅质量为 8kg,当低头角度为 60°时,颈部肌肉实际承受的拉力是N.
    (2)、在图乙中画出细线拉力的示意图.
    (3)、请解释:为什么低头角度越大,颈部肌肉的拉力会越大?答.
    (4)、请你就预防和延缓颈椎损伤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 13、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绕转盘中心O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A 点施加一个大小为20N 的水平力 FA,让转盘转动;对面的乙在距O 点 40cm 处的 B 点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且作用力最小.乙应沿图中(选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N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他力对转动的影响).

  • 14、为安全起见,妈妈为小明买了一块浮板辅助练习游泳.妈妈认为浮板能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轻,小明认为妈妈的说法不对,科学的说法是因为浮板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验证自己的说法,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1)、找一根轻质均匀木棍、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和一块标有“净重115g”字样的新肥皂,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使木棍在位置平衡,记下A、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OA=10cm,OB=40cm,则浮板的质量为 kg.
    (2)、把浮板压入装满水的桶中刚好浸没,用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收集溢出的水,用(1)所述方法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4.6kg,则浮板的体积为m3 , 密度为kg/m3;用刻度尺测肥皂的长、宽、厚,算出肥皂的密度为 1.33×103kg/m3.浮板在水中漂浮而肥皂在水中下沉,说明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小明用此浮板游泳时浮板受到的最大浮力为N.
    (3)、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妈妈说原来用密度比水小的材料制成的物体才能漂浮在水上,这种说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请举例说明.
  • 15、如图所示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 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 A 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悬挂在B 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80N.当杠杆 AB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N.

  • 16、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探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 A 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
    (3)、她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 F 大小不变,OA 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 F 做功为.
  • 17、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是否影响到杠杆的平衡?请说明理由.
  • 18、小明要测量一根1m左右、粗细和质地都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质量会超出现有天平的量程.于是,他想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现有器材:天平、一块质量适当的金属块、一把量程为 20cm的刻度尺和几根足够长的细绳.只利用现有器材请你帮他设计测量这根细木棒质量的方案,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木棒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
  • 19、李翔同学在山上找到了一块坚硬的石块,他仅用直尺这一测量工具测出了石块的密度.装置如图所示,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轻质直杆悬起来,悬点为O,并将一重物用细线悬于直杆O 点左侧的 P 点.

    B.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装水的轻质塑料袋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30.0cm.

    C.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待测石块缓慢浸没在杯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轻质塑料袋中.

    D.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待测石块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12.0cm.

    (1)、实验中主要应用的力学规律是(填“阿基米德原理”或“杠杆的平衡条件”).
    (2)、上述实验步骤最佳顺序是(填入步骤前的字母).
    (3)、已知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可求得待测石块密度为.
  • 20、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 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画出数据表格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

上一页 416 417 418 419 4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