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都平原地处青藏高原与龙泉山之间,形态呈不规则的长条状、自西南至东北绵延伸展。地势上,呈现出从西北至东南的倾斜趋势,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如图7甲所示是成都某地的地形及其等高线图(闭合曲线由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数字表示该处的海拔高度)。如图乙所示,研究人员正操作一架无人机对此地展开勘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间的溪水由B点流到A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无人机保持同一高度匀速盘旋过程中,不需要动力 C、无人机从A点向上飞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D、无人机从C点匀速爬升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 2、小雨同学在课堂上勤思好学,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她发现应用杠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图所示的应用中,能省距离的是( )
    A、核桃夹 B、钳子 C、筷子 D、托盘天平
  • 3、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弹簧测力计受相同拉力时,弹簧长度一定相等 B、选择弹簧测力计时,要同时考虑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C、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测力计一定要保持竖直 D、弹簧测力计进行规范测量时,都必须保持静止状态
  • 4、下列情景中改变压强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压路机有笨重的轮子 B、蚊子有尖锐的口器 C、剪刀有锋利的刀刃 D、破窗锤有尖锐的头
  • 5、长江三峡船闸,利用五级船闸解决了有巨大落差的上下游的航运问题。如图为船闸的工作原理图,图中A、B表示阀门,C、D表示闸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把阀门A打开时,水从闸室流进上游 B、闸室中水面与上游相平时,闸门C打开,船驶人闸室 C、关闭阀门A和闸门C,打开阀门B,闸室和下游组成连通器 D、开合巨大的闸门,往往需要用到液压技术和“人”字闸门结构
  • 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器材探究二力平街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它受力是平衡的 B、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可以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 7、如图所示,取一根长吸管,从中间切开一个口折成直角,一端插在水中,向水平管中吹气,将观察到水上升并喷出。以下生活和生产中的情景与该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

    A、输液时要把药水瓶挂的比较高 B、气球充人密度比较小的气体后升空 C、水壶的壶身里与壶嘴里的水面相平 D、做饭时,油烟机“吸”走厨房中的油烟
  • 8、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薄薄的纸将水托住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吸盘吸附在墙面上 D、利用吸管吸入牛奶
  • 9、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的情景。下列生活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给门轴的把手里加润滑油 B、用力压橡皮擦将字擦干净 C、清空桌上物品再挪动课桌 D、轴承内外圈间隙装有滚珠
  • 10、《墨经》中记载:“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即物体停止运动需受阻碍,若无阻碍则永不停止。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的思想高度契合,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不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的 D、在现实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完全不能使用
  • 11、小李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石块代替钩码进行该实验,会得到不同结论 B、实验中某次测量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所受重力为4.9N 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换用不同质量的物体多次实验 D、经过多次测量后分析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 12、如图是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其中不是主要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的是( )
    A、乌贼向前喷水而后退 B、泥鳅分泌粘液钻出渔网 C、企鹅用翅膀划水前进 D、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 13、如图所示是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下列关于人们射箭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既是施力物也是受力物 B、射出去的箭不再受力的作用 C、弦对箭的弹力是由于箭发生形变产生的 D、人对弦的拉力和弦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14、物理如风,轻抚日常,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体育考试专用排球的重力约为30N B、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约为1500W 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Pa D、初中男生做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约为30J
  • 15、五一期间,小魏办理行李托运时,显示行李箱质量为12kg,行李箱竖直放置时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2cm2 , 当他拉着行李箱时,行李箱和水平地面的夹角保持60°(即:轮子到拉力的垂直距离为拉杆总长的一半),拉力的作用点在拉杆末端,O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0A为2.5cm,如图所示。到家后,他用了45s把行李箱从一楼提到三楼,共提高6m。(g =10N/kg)求:

    (1)、行李箱竖直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提行李箱上楼时,克服行李箱重力做功的功率;
    (3)、用图示方式拉行李箱时,竖直方向拉力的大小。
  • 16、如图, 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 满载时,总质量约22t,体积约为20m3 , 当它完成下潜任务返回母船时,需要“向阳红09”上的电动机带动吊索将它缓慢匀速拉起(不计水对它的阻力),此过程历时4个小时,若以某次下潜深度7200m到“蛟龙”号刚露出水面为止(“蛟龙”号高度忽略不计,海水密度约1.0X103kg/m3 )。求:

    (1)、潜水器满载时受到的重力:
    (2)、吊索将潜水器从7200m深度拉至刚露出水面,拉力所做的功;
    (3)、吊索拉力对潜水器做功的功率。
  • 1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用一个实心物块、弹簧测力计、水和盐水等进行探究。

    (1)、4、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等于物体所受的大小。
    (2)、小明猜想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它浸没的深度和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根据图A、D、E可知,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无关:
    (3)、图C中,物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N。
    (4)、小明又设计了如图G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的密度: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当木块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1;继续往容器中加水,当木块完全浸没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2。若水的密度为ρ。则木块的密度ρ=(请用F1、F2、ρ来表示)。
  • 18、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比较。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在不同种液体中,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 19、如图甲所示,小江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在竖直方向上静止,这时他把物体M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待物体M静止时,他开始读取弹簧测力计的数据。

    (1)、请指出小江操作的错误之处:
    (2)、改正错误后,小江再次把物体M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如图所示,物体M受到的拉力是N。
    (3)、图乙所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
  • 20、如图,一只熊猫正躺在树上休息,图乙是其简化图,0为熊猫重心。请在乙图中画出熊猫受到的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