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一个圆形铁片由“冷若冰霜”,变成“炙手可热”。甲同学认为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乙同学认为不一定是通过加热方式实现的,还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丙同学认为:热量只能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但是,丁同学却认为,只要条件合适,热量也可能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你认为哪位同学正确?请举例说明。
  • 2、
    (1)、如图所示,左图是玉伟同学自制的一个昆虫观察罐,盖子是一个透明的光学镜头。通过盖子可以看到罐底的小昆虫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则盖子相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盖子到罐底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焦距,当昆虫靠近瓶盖,则看上去昆虫(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右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大致画出其折射光线(画出法线)。

  • 3、丹妮在姥姥家发现了一个多功能养生壶(如图甲)。该品牌养生壶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其中R1、R2都为阻值不变的电阻丝,且R1=R2 , S1、S2为温度控制开关,该养生壶通过S1的通断和S2的接A或B,来实现高、中、低三个挡位的变化。求:

    (1)、若让该养生壶在低温挡下工作,则S1(选填“通”或“断”),且S2(选填“接A”或“接B”或“不接”);
    (2)、该养生壶高温挡标有“220V, 800W”,此挡下正常工作10分钟,计算养生壶让图丙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次数和电阻R1的大小。
  • 4、杠杆是一种让人类突破自身力量极限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OA长20cm,OB长120cm,张宇同学竖直下压B端,重物被竖直匀速顶起10cm,已知重物质量为270kg,求:

    (1)、若不计杆重和摩擦,上述过程在B端施加多大的力;
    (2)、若实际使用600N的力,则这个过程的机械效率。
  • 5、如图甲所示,是L1、L2两个灯泡的IU图像,请根据图像所给信息进行计算:

    (1)、若两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此时两灯泡的电阻;
    (2)、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将两灯泡的连接方式改为并联(如图丙所示),求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 6、骑自行车,去呼和浩特市东郊的大青山山顶看日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某天早晨,骑行爱好者小高,沿某段平直公路骑行时,看了两次码表(如图所示)。小高和自行车总质量60kg,其所受阻力恒为总重力的0.05倍。求:

    (1)、小高这段骑行的平均速度;
    (2)、某段小高匀速骑行,此时牵引力的大小。
  • 7、为了测量一个标有“3V”字样的小灯泡的电阻,小伟同学用两节干电池、标有“2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以及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1)小伟连接好电路后,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导线;

    (2)再次连接电路时,小伟又发现电压表无法正常使用。无奈、思考、创新,小伟用剩余实验仪器,重新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并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①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右端,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12A;

    ②再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左端,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0A;

    (3)如果认为灯丝电阻不变,根据以上数据,小伟顺利地计算出了灯泡的电阻值为

    (4)小伟操作后反思,认为灯丝的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电阻值会发生变化,因此测出的灯泡的电阻值并不准确,与真实值相比,应该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8、小迪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ρ=1.0×103kg/m3)、未知密度的小石块、咸奶茶和不吸水的细线,巧妙地设计实验,完成了:

    ①浮力相关内容的复习;②测量内蒙古风味美食咸奶茶的密度。请完成下列问题:

    (1)、要测量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最合适的实验顺序是(选填“A→B”或“B→A”);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kg/m3
    (3)、咸奶茶的密度表达式ρ=(用F1、F2、F3、ρ表示)。
  • 9、小时候,赫仑同学常常听姥爷说,“照镜子要离镜子近些,离镜子远了,镜子里的像就变小啦”。当他学完光学后,回去给姥爷演示了如下实验。为让实验更准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选填“薄”或“厚”)玻璃板竖直地架立于白纸上;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棋子A和B分别立于玻璃板前后,并移动B直至与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多次改变A的前后位置,重复以上实验。他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得到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3)、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实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照镜子要离镜子近些,离镜子远了,镜子里的像就变小啦”,这种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 10、小邵同学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均匀受热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通过水浴法来加热试管中的物质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冰的温度一时间图像,老师发现小邵和小高两位同学的图像略有不同,如图丙所示,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冰的质量不同 B、酒精灯火焰不同 C、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 D、冰的初温不同
  • 11、如图所示电路,R1是不为零的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恒定,开关S1、S2、S1处于断开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和S2 , 向右移动R2的滑片,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B、只闭合S2 , 向左移动R2的滑片,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减小 C、只闭合S1和S2 , 电流表读数为I1;只闭合S2 , 电流表读数为I2。则I24I1 D、只闭合S3 , 电压表读数为U1;只闭合S2 , 电压表读数为U2 , 此时,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U2总是小于U1
  • 12、晚自习时,教室中正常发光的某一盏灯突然熄灭了;新年联欢会上,一串正常发光的彩灯,某一盏灯灯丝烧断,其他灯正常发光。关于前灯熄灭原因,后灯与其他彩灯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灯短路   后灯串联 B、前灯短路   后灯并联 C、前灯断路   后灯串联 D、前灯断路   后灯并联
  • 13、为了强身健体,泽轩同学每天都要用哑铃锻炼。如示意图所示,泽轩同学平举手臂,静止拿着哑铃。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感觉肌肉酸软时,是因为哑铃给手的摩擦力大小增大了 B、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14、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磁生电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电源 B、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 C、电磁波与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D、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均为可再生能源
  • 15、图是马恒同学在公园里玩滑板车的情形。他站在滑板车上不断蹬地,使滑板车沿水平方向前进,关于此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断蹬地使滑板车向前,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停止蹬地滑板车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运动中的滑板车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当滑板车停下来时,它的惯性将会消失
  • 16、瑞瑞是呼和浩特市一名普通初三学生。自从学习初中物理后,他对与人体有关的各项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总结出的自己身体的各项常用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他的体温在42.5℃左右 B、身高170cm左右 C、体重约为1500N D、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5s
  • 17、光,给人类带来光明。下列生活中的光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手影 B、水中倒影 C、直筷变弯 D、雨后彩虹
  • 18、夏季经常见到洒水车在路面上洒水,给路面降温。某洒水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求:

    项目

    数值

    空载质量/t

    4

    满载装水量/t

    20

    满载时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m2

    0.6

    正常洒水流量/(t/h)

    40

    (1)、装满水的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2)、装满水的洒水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是240kW,此时洒水车受到的阻力;
    (3)、洒水车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并按正常洒水流量开始洒水,最多可以连续洒水的路程。
  • 19、小明在烧水和煮豆浆时发现豆浆比水先沸腾。他猜想原因可能是:A.豆浆的沸点比水低;B.豆浆的比热容比水小;于是通过图甲所示的两套相同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烧杯中装有初温和均相等的豆浆和水;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豆浆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a、b,如图乙所示,通过比较a、b可知,猜想是错误的,由图像可求,c=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3)、实验中小明还发现豆浆在82℃时就产生了大量气泡,但通过分析图像,判断出82℃时豆浆并未沸腾,他判断的依据是
  • 20、冰壶比赛中,推出去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如图是正在水平向右运动的冰壶,请画出此时冰壶的受力示意图。

上一页 354 355 356 357 3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