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请你解答:

    (1)、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窜“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中能量的总和(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小明同学阅读了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发动机的能量流向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图表,请根据给出的信息计算:完金燃烧0.2kg的汽油能够获得多少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的有用功是多少?(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必须写出计算过程)
  • 2、在学习《电阻》这一节时一些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盐水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分组探究。

    (1)、洋洋同学的猜想是:盐水电阻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的猜想有盐水电阻还可能与有关。
    (2)、需要的器材有:量杯、食盐、酒精灯、天平、电池、开关、导线,为了对比电阻大小还应该准备 , 通过观察来比较电阻大小。这种科学方法叫做
    (3)、翠花同学想到:盐水的电阻可能与盐水温度有关。于是她先把足够多的食盐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如图甲,然后测出了电流为0.14A;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盐水并搅拌,再次测量电流如图乙,为A。翠花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盐水温度越高,它的电阻越小。她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否合理?并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
  • 3、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5

    0.5

    2.5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的;
    (2)、小亮同学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是他在连接电路时忘记了 , 小亮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3)、如表是小亮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表格中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选填“A”、“B”或“C”)位置的数值,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4)、实验时小致发现L1较亮,L2较暗,则通过灯L1的电流(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L2的电流。
  • 4、如图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36km,汽车限速90km/h。

    (1)、90km/h等于多少m/s?
    (2)、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
    (4)、若汽车在0至2min行驶的路程是2km,求汽车在0至6min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5、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小聪父亲驾车送他的母亲到贵阳北站,然后他母亲乘动车去昆明出差。上午09∶40从家开车出发,他家到贵阳北站有30km,若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到贵阳北站。小聪通过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

    贵阳北站

    昆明南站

    运行距离

    D8680

    09∶55

    12∶04

    400km

    D8684

    10∶06

    12∶22

    400km

    D8692

    10∶42

    12∶57

    400km

    (1)、小聪的母亲需要多长时间赶到贵阳北站?
    (2)、她能赶上哪一车次?
    (3)、这趟动车从贵阳北站到昆明南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保留一位小数)
  • 6、如图甲所示的是琴琴同学“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min

    0

    0.5

    1

    1.5

    2

    ……

    12

    温度/℃

    94

    96

    97

    98

    ……

    98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选填“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
    (2)、当加热0.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3)、研究、分析表格数据,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征是: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4)、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始终到不了100℃,其原因可能是
    (5)、实验结束后,发现探究实验所用时间较长,对此,请给琴琴同学提个合理建议
  • 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C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A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小明在正式实验前多次尝试将小车在C点静止释放,均发现由于小车运动过快导致计时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3)、由图可得,sAC=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m/s;
    (4)、如图能够准确反映图中小车从C到A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5)、若小明实验时手按住小车未释放就已经开始计时,则所测得小车速度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8、冬天,我们洗澡时,卫生间的镜子上会变得“模糊”;打开窗户后一会儿,镜子又变得很干净,这是为什么?
  • 9、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0、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的酒精。请在下图比较正确地画出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11、如图甲所示,斜面上A点的小球从静止自由释放,滚到B点之后进入了水平面上并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最后停了下来。请在图乙中画出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 12、如图中画出了小车运动的v-t图像,请在图中画出小车对应的s-t图像。

  • 13、今年国庆期间,小明跟家人一起到梵净山景区旅游,小明面对着一座山崖大吼一声,经过2秒他听到自己的回声,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的位置距山崖m。
  • 14、如图所示是某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该物质是 , 该物质在BC段(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的熔点是℃。

  • 15、如图所示,机械停表所示的硬币直径为cm;时间是s。

  • 16、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霜的形成过程中放热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熔化时放热
  • 17、下列对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新疆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可以减慢水的蒸发,蒸发需要放热 C、北方冬季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热
  • 18、沪昆高铁凯里一贵阳段在铁路经过有住户的地方加装了隔音墙,隔音墙的作用是(  )
    A、声源处减弱噪音 B、人耳处减弱噪音 C、传播途中减弱噪音 D、以上都正确
  • 19、2024年10月1日是祖国母亲75周年国庆,凯里六中开展了“歌唱祖国”庆祝活动。活动中跟声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分辨出古筝声和二胡声是因为两种乐器的音调不同 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真空传播到人耳的 C、响亮的歌声是由于声带规则振动产生的 D、通过主持人报幕可以知道下一个节目名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 20、如图甲所示是某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R1为定值电阻,托盘下方的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托盘中所放物体质量m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托盘中未放入任何物体时,电流表示数为I=0.01A,且电源电压为8V保持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定值电阻 R1的阻值;
    (2)、若托盘中放入某物体后,电流表示数为I'=0.02A,求该物体的质量大小;
    (3)、求放入0.6kg物体后,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