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1)、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选填“高”或“低”);(2)、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轻拨与重拨时,钢尺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3)、当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此时振动的频率低于Hz;(4)、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振动幅度和频率与钢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2、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该实验的原理:;(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10cm,sBC=30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A、
B、
C、
D、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 , 经过路程中点时的速度为 , 则(选填“>”“ <”或 “=”)。 -
3、按要求作图。(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
4、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3,运动路程之比是4∶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5、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改变吹葫芦丝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
-
6、光在水中是沿传播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7、早上爸爸送小明上学,车子向南行驶,小明前后两次从后视镜中观察到一辆越野车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行驶,则以地面为参照物,越野车是运动的,越野车在向行驶,且越野车的车速(选填“>”“=”或“<”)小明车的车速。
-
8、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发出的次声波探测鱼群 B、医院利用B超发出的次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是否正常发育 C、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
9、下列数据是小宇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八年级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dm B、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 30m C、成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为1m/s D、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时间约为 3s
-
10、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C、物体运动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越小 D、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而变化
-
11、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丙
-
1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镜花水月 C、雨后彩虹 D、立竿见影
-
13、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 B、
日食 C、
小孔成像 D、
“折断”的铅笔
-
14、小明漫步惠州西湖湖边,忽然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现象;走近一瞧,花瓣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力;中午,太阳高照,此时花香更加浓郁,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
1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年7月份,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灾,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各地派出医疗、消防人员增援河南洪涝灾害后的消杀防疫救援工作。有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往距此地216km的受灾区,途中一名工作人员测得专车完全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1)、专车到达受灾区所需的时间;(2)、该隧道的长度。
-
16、“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折转,纸板上装有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应选择(填“光滑”或“粗糙”)的使实验效果更明显;(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是否可行:(选填“可行”“不可行”),因为:;(4)、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5)、在如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6)、实验结束后,同组的东东和张亮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17、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要完成这个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应按照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而按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3)、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在水沸腾前观察到的是图丁中的(选填“a”或“b”)图;(4)、有一组同学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目的是______;A、缩短加热时间 B、减少热量散失 C、提高水的沸点(5)、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中a、b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水的沸点为℃。由此可知当地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6)、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两个小组得到图戊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选填“初温”或“质量”)。
-
18、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的位置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
19、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BC段平均速度为m/s,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到C点做(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
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月光下的地面上出现了李白的影子,这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月亮(选填“是”或“不是”)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