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 2、为了了解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小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探究。

    (1)、小雪先给A管加热,A管中的水吸收热量,当温度达到时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导管C流到B管中,B管中水面会升高,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成水。同时,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了,这表明B管中的水热量;
    (2)、供暖系统就是利用水蒸气液化(选填“吸热”或“放热”)供暖的。
  • 3、小玲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在图中已经标出,图中上方是小车运动到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

    (1)、实验原理是
    (2)、组装器材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3)、如果小车到达B点时没有及时按下停表,则实验中测出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4)、在经过熟练使用电子表之后实验采集数据如上图所示,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5)、适当调整斜面的坡度,小车运动情况如图vt所示,其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无法确定
  • 4、小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有关数据如甲表所示,请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表甲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 5、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由下表判断,此温度计玻璃泡内物质可能是 , 该温度计能否在做萘熔化实验时使用?

    物质

    水银

    酒精

    熔点/℃

    -38.8

    -117

    0

    328

    80.5

    沸点/℃

    357

    78.5

    100

    1740

    218

  • 6、我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运送图书、教具的货车和教师乘坐的客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路线前往同一目的地。客车比货车晚出发0.5h,货车速度为40km/h,客车速度为60km/h,两车均做匀速运动,且同时到达,则货车行驶的时间是h。当货车行驶时,以教具为参照物,货车是的。
  • 7、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放热熔化成水 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气态 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
  • 8、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塞满鞋盒,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换用不同的发声装置 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D、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 9、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踏上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如图)首次公开奏响,开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东方红》。月球绕地球的轨迹模型如图所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108m , 月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 则月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面的时间约为(  )

                

    A、0.79s B、1.27s C、7.90s D、12.70s
  • 10、山东省科技馆的360度自行车展览项目,体验者能够比较轻松地骑行在圆形轨道上,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认为体验者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轨道 C、自行车 D、观众
  • 11、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8.8cm、69.0cm、69.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68.8cm B、69.0cm C、69.1cm D、69.5cm
  • 12、十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明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明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明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386

    南昌西(10:05)

    上海虹桥(13:59)

    741km

    求:(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2)G1386次列车从南昌西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1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多做几次实验,是为了;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
    (2)、如图乙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内;
    (3)、如图丙所示,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选填“上方”或“下方”),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 14、请完成下面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实验时,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就越(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选填“高”或“低”)。分别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 15、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16、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选填“三角形”或“蜡烛”)的实像(选填“倒立”、“正立”)。

  • 17、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10s末,两人的相等;20s时小明运动的路程是m。

           

  • 18、心率是指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它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小聪同学做的“测量心率”的实验,你选择的是:(选填“方案1”或“方案2”),你选择的理由是:;两个方案中,你认为小聪的心率更接近为次/分钟。

    方案1:心跳1min

    方案2:心跳3min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67

    68

    72

    203

    205

    198

  • 19、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下表,则(  )

    声音

    鸟鸣

    猫叫

    声音的频率/Hz

    5000

    800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30

    60

    A、鸟鸣的响度大 B、鸟鸣的音调高 C、猫叫是超声波 D、猫叫的音调高
  • 20、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  )
    A、硬卡片先后两次从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一次慢,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不同 B、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听到闹铃声越来越小 C、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感觉到喉头在振动 D、敲击音叉后,立即将音叉插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