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理学家开发出了具有超导特性的薄纳米材料,在大约低于﹣200℃的环境下,这些材料可以导电而没有损耗,该材料不能用来制作(  )
    A、电力电缆 B、集成电路 C、电热器 D、磁体
  • 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各种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石”的S极 B、“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风翻书,是因为书本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镜中花 B、水中桥 C、林中影 D、缸中鱼
  • 4、连接实物图,要求L1、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干路电流约0.5A)

       

  • 5、测量物体长度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五一”劳动节学校组织大扫除时,小明不小心将教室窗户玻璃打碎,需要重新安装一块玻璃,班长准备测量窗户边框的尺寸,下列测量工具中最合适的是(  )
    A、量程为20cm,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 B、量程为100m,分度值为1cm的卷尺 C、量程为5m,分度值为1mm的钢尺 D、量程为15cm,分度值为1cm的三角尺
  • 6、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R2=1︰2,闭合开关S1 , 通过R1、R2两电阻的电流之比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再将开关S1、S2均闭合后,通过R1、R2两电阻的电流之比是

  • 7、2024年4月20日,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达5309%的柴油机正式亮相世界内燃机大会,刷新了柴油机热效率的世界纪录。如图,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是(       )
    A、 B、 C、 D、
  • 8、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相同的只有图甲与图丙 B、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与图乙 C、图甲与图乙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声音 D、图甲与图丁的音色相同
  • 9、如图,8月6日晚,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登场第一跳就点燃全场!完美入水再现水花消失术!在全红婵入水过程中,以全红婵为参照物,跳台是的,以看台为参照物,跳台是的。(均填“运动”或“静止”)

  • 10、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的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音调相同 B、甲乙响度相同 C、乙丙音调相同 D、丙丁音色相同
  • 11、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声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选填“大”或“小”)的原理。小明提出了另外的如下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音性能(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的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隔声性能好一点。

    (4)为了进一步验证,小华认为还可以保持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选填“好”或“差”)。

    (5)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在减弱噪声。

  • 12、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武汉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此时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武汉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 1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AB=0.40m

    tAB=3s

    vAB=0.13m/s

    sAC=0.80m

    tAC=5s

    vAC=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写公式)。
    (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秒表。
    (3)、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小车通过AB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可以只将木块向适当移动。
    (4)、改进后,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计算出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C=m/s。小车通过AB段路程、BC段路程、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vBC、vAC的大小关系为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偏大”或“偏小”)。
    (6)、坡度要缓的目的是
  • 1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小明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同样力度敲打衣架的声音,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说明了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采取的措施是:
    (3)、如图③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 这种探究方法叫 法;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更远,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响度将会逐渐。并由此推理可知
  • 1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测量长度、时间等物理量,请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测得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所测的时间为 min s;

    (3)一条纸带薄厚均匀,若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丙所示,则纸带的厚度是 (用D1、D2和n的表达式表示)。如在实验时纸带没有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会使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6、武汉市体育中考每年四月份如期举行,小楠和小华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1000m体育测试,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小楠和小华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小楠和小华保持相对静止 C、小楠和小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 D、刚到达终点时,小楠和小华速度相等
  • 1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照片中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照片中甲球与乙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5:3 C、照片中甲球与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 D、照片中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 18、如图所示的验电器,金属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后,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的原因是;和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细小的水流,这是由于带电体具有的性质。

  • 19、“估计”是生活中对一些事物有大概认识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温度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对人体适宜的气温是35℃左右 B、适宜入口的热水温度约为40℃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 D、令人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70℃
  • 20、如图所示是一种“网红产品”——迷你型爆米花锅,将少量玉米放入锅内,扣紧锅盖,用酒精灯加热。待锅内达到一定气压后,打开锅盖,玉米花会瞬间爆出,同时锅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 , 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水蒸气液化产生许多“白气”。

上一页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