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海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B、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
2、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器装置的原理图,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选填“会”或“不会”)亮,播放器(选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达到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播放器(选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

-
3、(1)、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2)、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
-
4、如图所示,掷实心球是中考体测项目之一。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投掷后的实心球在碰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B、上升过程中,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C、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D、下落过程中,动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
5、如图所示为一实物电路连接图,与之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中的( )
A、
B、
C、
D、
-
6、请阅读《音乐公路》回答问题。
音乐公路
在北京通往千灵山景区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条特殊路段被称为“音乐公路”。这段音乐公路约270米长,距离音乐路面100米附近时,能看到“音乐之路·歌唱祖国”的指示牌。当汽车在这段音乐公路上以时速40公里匀速驶过时,我们就能听到持续30秒的《歌唱祖国》的音乐。随着车速快慢的调整,乐曲时长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音乐公路是一种特殊的道路设计与施工技术,其通过巧妙地在路面上设计不同间距的凹槽或凸起结构,如图所示,当车辆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这些结构时,轮胎与路面的接触会产生特定的振动。这些振动通过车辆的结构传递到车厢内,进而形成可被人们辨识的音符。不同的槽宽、槽间距和槽深象征着不同的音符,使得整条公路就像一张巨大的唱片,而行驶的车辆则成为了播放这张唱片的唱针。
其实,我国建设音乐公路不只是为了游客观光“打卡”,而是有它的实际意义的。如大货车司机通过音乐路面时提高注意力,消散困意。另外,铺设在高速公路入口等加速线和减速线地段以及危险转弯处,可起到提示作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在音乐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公路会“唱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当汽车在某段音乐公路上以40 km/h的速度匀速驶过时,我们能听到优美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如果汽车驶过时的速度为60 km/h,则听到音乐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3)、若在某景区的“音乐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当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驶过时,车轮会在路面上“演奏”《歌唱祖国》。若音符“la”的频率为440 Hz,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约是cm。(保留2位小数) -
7、如图所示为某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2)、小玲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选填“越大”“越小”或“保持不变”);(3)、通过查阅资料,小玲同学了解到了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为了验证这一规律,她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若在某此实验中,小玲将铜铃放置在甲、乙之间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通过测量可知 , ,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750,则此时声速约为m/s(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8、丽丽通过实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前,她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2)、实验过程中,丽丽记录下了烧杯中气泡的两种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图是沸腾后水中气泡在上升时的大小变化情况,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选填“氧气”“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3)、下表是丽丽记录的实验数据,但是其中时间为min时的温度数据出现记录错误。根据数据可判断她测出水的沸点是℃。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6
98
98
98
…
(4)、实验中,丽丽对温度计中的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询了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可以判断温度计中的红色液体(选填“是”或“不是”)酒精,请你说明理由。 -
9、琪琪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她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有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并用不同材料制成了大小、形状和厚度均相同的盒子;
②在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下,把机械闹钟放到一个盒子里,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直到听不到闹钟的声音,标记此时人的位置,测量并记录此时人与盒子之间的距离s;
③仿照步骤②,依次更换不同材料制成的盒子进行实验,并将人与盒子之间的距离s记录到表格中。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材料
泡沫塑料板
玻璃
木板
硬纸板
听不见闹钟声的实际距离s/m
0.3
0.6
0.4
0.5
请你回答问题:
(1)、在琪琪设计的实验中,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选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表中所示数据可以初步判断,上表所示的4种材料中的隔音效果最好;(3)、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采用了(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方法减弱噪声。 -
1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某同学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2)、当温度为50℃时,它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如图所示的图线中可以反映此物质凝固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___________。A、
B、
C、
D、
-
11、某同学将热水、冰水和室温水(水温与室温相同)分别装入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两只纸杯的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
(1)、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请你在两只纸杯上的合适位置画上小水珠(用o表示)。 -
12、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小明先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并记录小球在A、B、C三个位置的时刻。
(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这样做可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小明测得小球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m/s,小球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m/s,发现和不相等,这是因为。(4)、在测量小球通过AB段的时间时,如果小球还未到达B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小球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5)、通过计算,小明还可以求出本次实验中小球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m/s,却发现该结果与其他同学计算出的不同,这是因为。 -
13、强强和同学们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如何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在测一支铅笔的长度时,同学们中有如图所示的两种读数方式,其中正确的是图(选填“甲”或“乙”),则该铅笔的长度为cm;(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强强认为需要多次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若使用毫米刻度尺进行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 cm、26.00 cm、26.02 cm、26.96 cm,则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cm;(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的体积受温度的影响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4、小兰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参观时,见到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编钟,如图所示。她发现编钟的钟体呈扁圆形,被称为“合瓦结构”,并且大小不一,敲击大小不同的钟体时,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在敲击同一编钟的正面和侧面时,编钟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音调的声音。根据小兰的体验,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15、请你指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图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式。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1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判断(选填“>”“<”或“=”),经过4s,甲乙相距m。

-
17、干湿泡温度计是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如图所示,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其中一个温度计的下端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选填“高”或“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选填“大”或“小”)。

-
18、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5,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
19、小桐用一根橡皮筋、一支铅笔和小收纳盒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小乐器,如图所示,拨动橡皮筋小乐器可以发出声音。她通过改变铅笔的位置,演奏了《小星星》。演奏时小桐改变铅笔的位置,是为了改变橡皮筋振动的 , 从而改变声音的。

-
20、如图所示,盾构机是一种高效的隧道挖掘设备,我国在盾构机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地铁、隧道等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成功走向国际市场,赢得了海外客户的广泛赞誉。在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这正是利用了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