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逼阳② ,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③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选自曾国藩《挺经·久战》)
【注释】①荀罃(yīnɡ):春秋时晋国大将。②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③遽(jù):迅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弗敢加也 加:虚夸,夸大 B、小惠未遍 遍:遍及,普遍 C、荀罃之拔逼阳 拔:攻克 D、忠之属也 属:属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 常存有余不尽之气 B、可以一战 无从致书以观 C、战于长勺 受创于张辽 D、登轼而望之 气已竭而复振(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乙文中的“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C、甲文中的“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在军事上无知的昏君。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表达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夫战,勇气也。
(2)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
2、青山处处埋忠骨
吴启富
①仪陇的山是有记忆的。从琳琅山到丁氏庄园,每一块青石板都刻着岁月的年轮。清晨的薄雾中,朱德故居的白墙黛瓦若隐若现,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颤,仿佛在诉说着一位伟人的童年故事。
②我站在丁氏庄园的碉楼上,抚摸着斑驳的枪眼。这座始建于光绪年间的客家堡垒,曾是川北首富丁氏家族的庇护所。108间房屋的设计暗含《水浒传》天罡地煞之数,雕花窗棂上的“耕读传家”四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管家告诉我,当年丁家少爷与少年朱德常在戏院里追逐玩耍,戏台上的皮影戏还在咿呀作响,时光却已流转百年。
③穿过马鞍镇的老街,客家话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着衫”“热头”这些古汉语词汇,像活化石般在市井间流淌。街角的客家九大碗菜馆里,红油浸润的粉蒸肉冒着热气,老板娘用竹筷夹起一块金黄的烧白,笑着说:“这是祖上从广东带来的手艺,传到我这儿已是第八代了。”
④大仪山的云雾终年不散,乳泉洞的泉水依然清冽。我沿着陡峭的石径向上攀爬,黄连树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山顶的高明观遗址上,清代县令陆曾的诗句“碧垒参天悬怪石,寒烟匝地覆苍龙”镌刻在岩壁上,与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相映成趣。山脚下,现代农业园区的金银花田一望无垠,药香混着泥土的芬芳,在空气中氤氲。
⑤暮色四合时,我来到白塔山。这座始建于道光年间的文塔,曾是朱德带领学生操练的地方。登塔远眺,嘉陵江如一条玉带蜿蜒而过,县城的灯火次第亮起。非遗剪纸传承人何小锵在塔下的广场上演示技艺,剪刀在红纸上翻飞,须臾间,一幅《朱德挑粮》的剪纸跃然眼前。他说:“剪纸不光要剪出花样,更要剪出精气神。”
⑥深夜,我坐在金松湖岸边,听着蛙声阵阵。远处的张思德纪念馆灯火通明,《为人民服务》的石刻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仪陇的山山水水,见证了太多忠骨埋青山的故事——从朱德元帅的戎马生涯,到张思德的炭窑忠魂,再到客家先民的迁徙拓荒,这片土地始终在传承着一种精神:真正的文明,不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坚守。
⑦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琳琅山,我终于明白:仪陇的山之所以巍峨,是因为每一块石头都浸透了信仰的力量;仪陇的水之所以甘甜,是因为每一滴都融汇了岁月的深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或许就是仪陇留给世界的永恒注脚。
(选自《方志四川》,有删改)
(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2)、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剪刀在红纸上翻飞,须臾间,一幅《朱德挑粮》的剪纸跃然眼前。
(3)、文章第⑥段提到“真正的文明,不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坚守”,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文章结尾引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心果糖的“甜蜜陷阱”
①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在全民防控“三高”的今天,这个被称为“第四高”的代谢性疾病正引发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不仅与饮酒、海鲜相关,更与日常饮食中的果糖摄入密切相关。
果糖:隐形的尿酸催化剂
②28岁的程序员张磊(化名)近期遭遇健康危机:体检报告显示血尿酸值高达521μmol/L,但他自称从不饮酒,海鲜摄入也有限。医生指出,其高尿酸的根源竟是健身后饮用的大量鲜榨果汁。类似案例在内分泌科屡见不鲜——许多患者误以为果汁健康,却不知其含糖量远超想象。
③“果汁仅保留水果中的果糖、水分和部分维生素,却丢弃了关键的膳食纤维。”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于大红解释,“一杯橙汁(240ml)的果糖含量相当于3个鲜橙,但饱腹感不足,容易导致过量摄入。”更危险的是,水果榨汁后,果糖从内源性糖转化为游离糖,吸收率大幅提升。
④研究表明,果糖代谢具有独特路径:进入人体后直达肝脏,快速消耗磷酸基团并生成尿酸前体物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灵丽指出:“这种代谢特性使果糖成为尿酸生成的‘隐形催化剂’。”
识破“无蔗糖”的伪装
⑤超市货架上,“0蔗糖”“鲜果萃取”等标签屡见不鲜。但检测发现,某款标榜“0添加蔗糖”的乳酸菌饮品,单杯含糖量竟达24克(约6块方糖)。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揭秘:“果糖常以果葡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等形式存在,这些添加剂已成为食品行业的ʻ甜蜜密码ʼ。”
⑥更隐蔽的是复合型糖分陷阱:某品牌胡椒酱含糖量高达18g/100g,蚝油含糖量突破20g/100g。这些调味品通过糖分中和咸味,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超标摄入。
科学应对:既要控糖,也要懂糖
⑦国家卫健委《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明确指出,应限制果糖含量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脯蜜饯等。但专家强调:“控糖不等于戒果,关键在于科学选择。”建议优先食用樱桃、石榴、柠檬等低果糖高维C水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350克。
⑧在烹饪环节,通过预处理减少嘌呤:肉类焯水可去除50%以上嘌呤,搭配低脂乳制品和全谷物更利于代谢平衡。山东省立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垚提醒:“多喝水(每日2000-2500ml)可促进尿酸排泄,苏打水、淡茶是理想选择。”
警惕认知误区
⑨针对网络流传的“运动降尿酸”“素食治痛风”等说法,专家澄清:剧烈运动可能诱发急性炎症,均衡饮食配合药物控制才是关键。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赵岩强调:“尿酸管理需终身坚持,科学认知+系统调节才是根本之道。”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张磊的实例引出果糖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B、文中引用多位专家的观点和数据,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C、这篇文章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如将果糖称为“隐形催化剂”,便于读者理解其危害性。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果糖。(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0蔗糖”食品中可能含有果葡糖浆或高果糖玉米糖浆,这些成分仍会显著增加果糖摄入。 B、剧烈运动能有效降低尿酸水平,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首选方法。 C、水果榨汁后,果糖吸收率大幅提升,可能导致过量摄入。 D、专家建议每日水果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克,并优先选择低果糖高维C的品种。(3)、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果糖为何被称为“甜蜜陷阱”。 -
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深耕脚下的土地
①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风沙,朱砂仍如新染,飞天的裙裾在斑驳中舒展——这是画工们以毕生心血对抗时光的见证;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俯身案前四十年,让停滞的铜镀金转花水法钟重新滴答,奏响时光的回响。匠人们以躬身劳作的姿态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明传承,始于对脚下土地的虔诚深耕。
②深耕是专注的修行。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用胶泥刻字千余枚,每字反刻六遍以校准精度。这种近乎执拗的重复,让知识得以挣脱竹简的束缚,化作文明传播的翅膀。正如达·芬奇在《蒙娜丽莎》前枯坐十六年,用400余次面部轮廓修改,将“渐隐法”推向极致。专注不是刻板的重复,而是将生命能量凝聚成穿透时空的力量。
③深耕需抵御诱惑的定力。当敦煌藏经洞的守护者常书鸿在巴黎看到伯希和的敦煌图录时,毅然放弃塞纳河畔的艺术生涯。面对“守着破壁画不如挣大钱”的质疑,他在鸣沙山下搭起帐篷,用三十八年修复492个洞窟。当代“天眼之父”南仁东更以十二年光阴踏遍贵州300多个洼地,用脚步丈量出宇宙之眼的最佳落点。真正的深耕者,都懂得在浮躁时代守护内心的罗盘。
④深耕是传承与创新的合鸣。苏州缂丝传承人顾文霞在修复《牡丹双鸽》时,既遵循“通经断纬”古法,又创造性地融入油画光影技法,让千年丝织品在光线下呈现立体层次。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智慧,恰如故宫博物院将《千里江山图》转化为沉浸式数字展演,让古卷中的青绿山水在AR技术中流淌。传统不是蒙尘的遗物,而是等待激活的文化基因。
⑤有人质疑:算法推送的时代,深耕是否已成迂腐?但四川蜀绣匠人李宇飞用金线绣出《三星堆神树》,针脚细密如商周青铜纹;航天工程师们用二十年磨一剑,在月球背面印下中国足迹。这些躬身力行者印证着:土地从不辜负虔诚的耕耘者,正如良渚先民的稻种终成沃野千里,敦煌经卷的守护化作数字永生。
(1)、下列对文本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耕需要专注的修行和抵御诱惑的定力。 B、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C、真正的文明传承,始于对脚下土地的虔诚深耕。 D、匠人们的深耕精神对抗了时光,让文明得以传承。(2)、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引用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属于道理论证。 B、第③段用常书鸿和南仁东的事迹,论证“深耕需抵御诱惑的定力”。 C、第④段用了顾文霞缂丝修复和故宫博物院数字展演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 D、本文是总—分—总结构,①段总起,②③④段并列分论,⑤段总结。(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面部轮廓修改400余次,让我们明白了专注的力量。 B、常书鸿放弃塞纳河畔的艺术生涯,静心修复敦煌洞窟,是真正守护内心的深耕者。 C、顾文霞用“通经断纬”古法成功修复了《牡丹双鸽》,让其在光线下呈现立体层次。 D、事实证明,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越是喧嚣的时代,越需要深耕的定力。 -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 B、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C、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D、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乐天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相比夏天的烈日炎炎,虫鸣声如雷贯耳 , 人们更喜欢春天的生机勃勃,鸟语花香。 B、王家是名门望族,几百年来赫赫扬扬 , 人才辈出。 C、小高是一个只喜欢高谈阔论,哗众取宠 , 却不能脚踏实地的人。 D、这份报告对目前错综繁复的国际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使大家顿开茅塞。
-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簇新 苍茫 旗帜 无精打采 B、俯身 伫立 荣膺 寻章摘句 C、造诣 霹雳 作揖 味同嚼腊 D、要诀 惆怅 拘泥 如坐针毡
-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隧洞suì 绰号chuò 稽首jī 吹毛求疵cī B、渲染xuàn 侦缉jī 禅师chán 惟妙惟肖xiào C、篝火ɡōu 捷报jié 恐吓hè 矫揉造作jiāo D、顷刻qīnɡ 涉猎shè 契合qì 信手拈来niān
-
9、“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总在有梦的地方皎洁。有梦,才不会像蒲公英一样飘荡无依;有梦,才不会像流星一样迷失方向:有梦,……”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你将“有梦就有_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
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
10、少年的心中都藏着梦想,如星辰闪烁在夜空之上。追梦的你是否曾经迷茫?追梦的你是否一路坚强?追梦的你要勇往直前,展露芬芳。请以“在追梦的路上”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
11、最后一个渔佬儿
李杭育
①这两年,因对岸公社味精厂废水排放,葛川江里打不到鱼,小柴村的渔佬儿全都转业了,只剩下福奎一个。
②太阳落山的当儿,福奎拎着刚钓上来的一条鲥鱼走上了堤坡。他的船棚搭在堤岸下一条小水沟上,是茅草苫的。他穷得恐怕死后只配缩在草窝里升天。
③堤坡上,福奎碰上了村里的阿七。阿七要嫁给对江的官法了。
④“我走了,味精厂缺一个打杂的。我跟队长说了,他答应让你顶我的缺,只要你自己再找大贵求个情。到厂里做,生活轻松,又有固定收入,比在这连根毛儿都不见的江里打鱼牢靠多了。福奎!人老了,总得有个靠头。”
⑤大贵是社管会委员,也是福奎的表外甥。
⑥福奎不言语,他加快步子回家。桥的两旁,木桩上拴着好多渔船,多半的船都常年不用了,有的已经霉烂,有的散了架,有的船帮上长满了青苔和寄生螺,仿佛它们几百年前就被扔在了这儿。
⑦外边忽然响起手扶拖拉机的突突声,来者是大贵,一进门便像个大喇叭似的哇啦起来:“好哇,二舅,听阿七说你今日钓上一条鲥鱼。这江还能钓到鱼?今日借你的光,来尝尝。”
⑧福奎走进灶间,呆呆地盯着那条搁在大盘子里的鲥鱼。他不是小气鬼,换作任何一个村里乡亲来跟他分享今日的口福,他都乐意,而偏偏对大贵,他一百个不情愿。他忘不了这个表外甥曾经敲过他的竹杠,敲得好狠啊!不过渔家从没有轰客人出门的道理。福奎揭开锅盖,为难地瞅着那条上面撒着些葱叶的鲥鱼。
⑨一只黑猫跳上锅台,战战兢兢地凑近鱼碗。“啥!你也想尝鲜?”他抓起老猫,想从窗口把它扔出去;可转念一想,反倒把鱼扔给了它。今日能帮他打发走大贵的,看来只有这畜生了。这倒也爽快!
⑩他走进隔壁屋里。大贵问道:“鱼蒸上了吧,二舅?”
⑪“叫猫叼去了。”
⑫“啥?”大贵像个爆仗似的蹦了起来,忽地冲进灶间,差点踩着老猫。
⑬无论如何,鱼是吃不成了。大贵没精打采地跟福奎闲扯了几句,败兴地走了。福奎望着大贵的手扶拖拉机蹦蹦跳跳地开上了大桥,快活得哼起小曲儿来。
⑭晚上九点多钟,他晃过神来。今晚还得去江里收一趟滚钓。匆匆吃下凉饭,提着马灯出了家门。从家往江边去,要经过阿七的小屋。她老远便认出了他的身影,“大贵他没去你家?”她问。“嘻嘻……去是去了,没尝着!”阿七疑惑地盯着福奎这副孩子气的兴奋的面孔,听他有声有色地说完刚才怎么捉弄大贵的详情细节。
⑮“你真糊涂!”她正要开口大骂,忽又心里一软,可怜起他来。她今天是存心安排大贵去福奎那儿“尝鲜”的,为的是让福奎借此机会跟大贵提提去味精厂顶她缺的事。
⑯“福奎,”她还抱着一线希望问道,“你跟大贵提过顶缺的事情吧?
⑰“提个啥!我可不想到工厂去受罪。”福奎没把她的好心当回事儿,“照着钟点上班下班,螺蛳壳里做道场,哪比得上打鱼自由自在?那憋气生活我做得来么?
⑱他说的是实话。葛川江上打鱼,老大的天地,自由自在,他从十四五岁起就干这门营生了。叫一个老头改变他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他一定很不情愿。对这生活,他习惯了,习惯得仿佛他天生就是个渔佬儿,在娘肚子里就学会撒网、放钓了。
⑲不过,从前可没有对岸那如条火龙般的一溜街灯。福奎对这些街灯很感兴趣。尽管当初铺路的时候炸药把江岸的山崖崩得惊天动地,把江里的鱼都吓跑了,但他得认了,如今对岸这富丽堂皇的气派,委实叫人着迷。
⑳福奎来到江边,点起马灯 , 把小船划出了船棚。一群小鸡毛鱼团团围着小船,跟随着他的灯光,一同往江心游去,仿佛虾兵蟹将簇拥着龙王。他要是照准它们撒一网的话,他如今的日子不会弄得这么寒酸。城里人嘴馋,鱼苗苗也照样买了吃。可是他绝对不肯撒网捕小鱼。他想得很美:既然他是这条江上的最后一个渔佬儿,那么,江里的鱼就全都是他的,他要等这些鱼长大了再捕。到那时候,从前的运道就会再来,从前的日子还会……
㉑他划到了江心,整串滚钓上一无所有。福奎也懒洋洋地躺下身来,乱蓬蓬的脑袋枕着船尾的坐板,一双光着的大脚插进船头的板空里。他想,要是死的时候也能这么安安稳稳地躺着,那就好了。他情愿死在船上,死在岸上,他会很丢脸的,他会被埋到地底下去,埋他的人会用铁锹把坟堆上的土拍得很结实,叫他透不上气来。而死在江里,他没啥可抱屈的了。
㉒那群小鱼依然尾随着他的小船,好像还越聚越多了。
㉓福奎搬过那只甏子,一把把地往江里撒着蚯蚓……
㉔从前,“喂鱼”这个词是渔佬儿的耻辱。不过,从前的好多规矩眼下都不管用了。
(有删改)
(1)、梳理情节冲突,将表格填写完整。冲突内容
冲突关系
味精厂废水排放,葛川江里打不到鱼。VS渔佬儿全都转业了,只剩下福奎一个。
人与自然的冲突
大贵对福奎敲竹杠。VS①
人与人的冲突
对岸富丽堂皇的气派委实叫人着迷。VS②
自我内心的冲突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⑬段划波浪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3)、环境描写是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请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作用。(4)、小说家常常借“道具”创造小说艺术美。马灯是旧时乡间夜间户外照明的主要工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马灯在小说中的作用。(5)、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福奎的选择。我知道我正在写一片富有生气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产生的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不可能忽然消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历史的。我也只能历史地去写它,写它的历史和它的现实。对它的历史报以现代意识的观照。
——李杭育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为秦破纵连横①
①(秦惠王)使张仪东说齐湣王。张仪说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之说,不顾百世之利。纵人说大王者,必曰‘齐西有强赵,南有韩与梁。齐,负海之国也,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齐何’。大王贤其说,而不察其实。夫纵人朋党比周② , 莫不以纵为可。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亡国之实。是何也?齐大而鲁小也。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赵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又胜秦。四战之后,赵之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战胜之名而国已破矣。是何也?秦强而赵弱。”
②“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③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入朝渑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如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孰计之也。”
③齐王曰:“齐僻陋,隐居东海之上,未尝闻社稷之长利也。”乃许张仪。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破纵连横:战国后期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文中“纵人”即指主张合纵的人,如苏秦提出的六国联合抗秦。而张仪提出分化瓦解六国联合,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称为连横。②朋党比周:成语,指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谋取私利。③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张仪东说齐湣王 使:出使 B、莫不以纵为可 莫:没有谁 C、愿大王孰计之 孰:同“熟”,仔细 D、乃许张仪 许:答应(2)、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之说,不顾百世之利。
(2)大王贤其说,而不察其实。
(3)、就张仪为秦破纵连横之事,你们小组展开了讨论。小川:张仪恐吓利诱,夸大其词,仅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就让齐王跪了。
你:。
小语:国家实力固然重要,但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辩士游说的最高境界。
你:
小文:对!正是因为合理的论证,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让张仪的说辞有了强大的说服力。
-
13、同样饱受“命运的打击”,保尔与祥子却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请结合阅读体验,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上相应内容。
人物
人生选择
事例
保尔
四次死里逃生,身受重伤的痛苦、修建铁路的艰辛等挫折都没有将他打倒,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后,他以文学创作为武器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
祥子
自暴自弃
-
14、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虽假托明代背景,实则反映了清代的社会现实。 B、本书主体部分的结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采用的是“糖葫芦串”式结构。 C、《儒林外史》中也塑造了一些典型的贪官污吏,例如处理回民牛肉案的王惠。 D、鲁迅曾经评价此书说:“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
15、了解博物馆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下面这段文字是关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请说说材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请简要概括,每条不超过4个字。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它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它的前身可追溯至民国元年(1912)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系列。其中,“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它代表国家珍藏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荟萃世界文明成果,引导人民群众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下面短文是关于对博物馆作用的理解。请根据上下文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博物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承载着当地历史文化风味的场所。它提供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①在博物馆里,不同的收藏理念和展品来源会赋予博物馆完全不同的风貌,也能②。从小处说,文物是源远流长的历史的重要见证;③。所以,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就是④那种跨越历史长河所带来的空间感触,是任何其他的事物无法替代的。
(3)、请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4)、为加深同学们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学校拟邀请专家于4月20日在本校学术报告厅举行专题报告会,学校团委书记拟写了一则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1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通知
九年级各班同学:为加深同学们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学校将邀请专家于4月20日下午2:00举行专题报告会,请各班同学按时参加,不得缺席。
学校团委
2025年4月15日
格式错误: , 改正:。
内容错误: , 改正:。
-
1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运会旨在以促进大学体育的发展,提高大学体育水平为目的。 B、省教厅要求各地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切实做到早处置、早预警、早排查,确保学校师生安全。 C、学校积极开展防校园欺凌教育活动,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现象不再发生。 D、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能不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
1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国的自然风光,恰似一轴轴绝美长卷,在天地间展现其绝美的风姿。黄龙,斑斓的彩池和流辉的飞瀑,相得益彰,吟唱着大自然无与伦(lún)比的奇妙赞歌;九寨沟,碧波轻摇,吟咏着山川的灵秀与静谧,让人心旷神怡;①长江三峡,峭壁耸峙(shì),江水滔滔,吟诵着“夔门天下雄”的豪迈诗篇……每一处风景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无价之宝,共同绘就了祖国大地绚(xuàn)丽多彩的自然画卷。
盛世中华,经济就像奔腾江河,浩荡不息,推动着国家发展的巨轮;科技犹如璀璨星辰,闪耀天际,照亮前路;文化宛若千年古树,根深叶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屹立不倒。
站在这片生机勃(bó)发的土地上,自豪感油然而生。②长江碧波荡漾,嘉陵江水悠悠,共同近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这些自然与人文的瑰宝,如同祖国的勋(xūn)章,栩栩如生 , 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坚韧(rěn)与智慧。③在纪录片“航拍中国”的镜头下,这片土地更显壮丽,每一处风景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乙巳灵蛇献瑞,九州大地生辉。祖国啊,你的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无尽的魅力与奥密(mì),激发着中华儿女无尽的敬仰与追求。④让我们携(xié)手共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耸峙(shì) 无与伦(lún)比 B、奥密(mì) 绚(xuàn)丽多彩 C、坚韧(rěn) 生机勃(bó)发 D、勋(xūn)章 携(xié)手共进(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相得益彰 B、心旷神怡 C、油然而生 D、栩栩如生(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前行的勇气,也需要转弯的智慧。
请以“学会转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19、“逆行者”,不被世俗的洪流裹挟,不惧未知的艰难险阻,凭借着内心深处对正义、真理或理想的执着坚守,逆着困境的风向,在黑暗中探寻光明。你认为简·爱称得上是“逆行者”吗?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简要说明理由。
-
20、下列关于这四部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的鲁迅是从天真无邪的儿童成长为对社会有深刻思考的成年人。 B、《艾青诗选》中,诗人既有对土地和人民的悲悯情怀,也表达了对光明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C、《经典常谈》主要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尊崇,没有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D、《水浒传》既有对梁山好汉反抗精神的赞美,也有对他们盲目招安等行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