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试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佳木而繁阴(茂盛)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停留) B、至若春和明(阳光)                         野芳而幽香(开放) C、或长烟空(全部)                            云而岩穴暝(回家) D、亦忧,退亦忧(在朝廷做官)        汝心之(顽固)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心                                                  山间朝暮也 B、君之力                                                               静修身 C、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增旧制。 D、乐亦无穷也                                                         濯清涟不妖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文:树木茂密阴蔽,鸟儿上蹿下跳,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文: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 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的变化而喜悲,目的是反衬古仁人博大胸襟,歌颂古仁人 的高尚品质。 B、甲文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二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 C、乙文节《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D、乙文中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释】①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②白苹: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1)、请发挥想象,描绘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2)、古诗词中“泪”的意蕴丰富,请分析本诗中的“泪”与下列诗句中的“泪”所表达的情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3、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世界,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世界,读《艾青诗选》就像从望远镜镜中看世界。请从《昆虫记》《艾青诗选》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示例】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世界。因为作者用纪实手法忠实地描绘了中国红色区域的真实情况。例如,作者深入根据地,经过大量访谈,客观记录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让人们了解了他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 4、默写。

    ①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③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运用双关,既写景又表达诗人极其伤痛之情的句子是

    ⑤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通过六个名词写出山村黎明特有景色的句子是

  •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保障。 B、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C、体育应该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体育强国不能不只成为一个口号。 D、2022年11月3日,“梦天”在轨完成与“天和”“问天”的组装,形成“T”字基本构型。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历史时刻,如今已近在眼前。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B、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科学家白手起家。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建成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C、2022年新冠疫情呈现多点爆发态势。各地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和病患守望相助,共享天伦之乐 , 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D、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 7、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诚,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B、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出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决。 D、《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成意、正心、修身、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 8、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妖(ráo)          渎(xiè)          心无旁(wù)               揉造作(jiǎo)

    B 婷(pīng)        忧(qī )               自惭形(huì)             日星隐(yào)

    C. 箱(qiè)          守(kè)                 倾楫摧(qiáng)          筹交错(gōng)

    D. 取(jí)        养(rǔ)                 一千里(xiè)             广无垠(miào)

  • 9、阅读文章《别拿后妈不当妈》,完成下面小题。

    ①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

    ②那半个月,其实我已经在背后开始了和她的较量。比如,前一晚临睡前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她第二天早上喝水时,就会被咸到;我会用小锯子把她一只鞋的鞋跟锯短一点点,她穿上一迈步,就是一个踉跄……对我的这些恶作剧,她都保持了沉默。这让我产生了错觉:第一,她好欺负;第二,作为一个后妈,她不敢对我怎样,怕别人说她。所以,我大意了。

    ③那天晚上,我带领院子里的几个捣蛋鬼把王奶奶家乘凉的棚子点着了。在和院里大人合伙把火扑灭后,她把我薅(hāo,揪)回家里,关上门,二话没说抓起鸡毛掸子就抽,一边抽我一边大声吼:“让你知道后妈也是妈,也能管你、教训你!”

    ④我也冲着她吼:“后妈打人了,救命啊……”结果,我喊破了喉咙也没人来拉架。后来,我识趣地不喊了,她才住了手,指着我说:“以后再敢胡作非为,有一次打你一次,不信你就试试!”我忍着剧痛,却忍不住眼泪,因为我忽然意识到,爸爸要是知道我放火,更不会轻饶了我。

    ⑤和她的正面战争,以我的全盘失败而结束。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日后我再没敢跟她搞过恶作剧,我听了小伙伴们的忠告:惹不起,躲得起。

    ⑥当然,我也有点儿敬佩她了,因为她居然没有告状,连赔王奶奶家的三千块钱的事儿都没说。而且,自从她进门后,家也的确像个家了,井井有条、干净整洁,我再没有穿过脏衣服,何况我每天还吃着她做的饭菜。

    ⑦挨打的暑假过后,我读了中学,早出晚归,两个人相处时间并不多。我和她进入一种平和而疏离的状态。中学功课日益紧张,后来我连电视也没时间看了,她好像也不看。晚上,我做作业时,家里静得像没有人。有一天,我做题到深夜,感觉有点儿饿,打算去厨房找点儿吃的。推开门,我吓了一跳,容厅里黑着灯,电视机却亮着,无声无息,她坐在电视机一米开外的小凳子上,看字幕。听到我开门,她忽然回头,好像也被吓到了。我有些尴尬,张了张口不知说什么。我应了一声,从她身边、从暗暗的无声的光影里走过去。不知怎么,那一刻,双腿有些沉重,心有些酸软。

    ⑧从那之后,我发现不管我复习功课到多晚,她都陪着我不睡,做好一份可口的消夜在炉火温着,也不喊我,等我饿了出来找着吃。终于,一天晚上,吃完虾仁鸡蛋羹后,我对她说:“谢谢您。”她淡淡地看我一眼:“有什么好谢的,后妈也是妈,妈能做的,后妈也能做。”就是这句话,令18 岁的我,忽然就忍不住湿了眼眶。我背过身去,说:“电视您放点儿声吧,影响不到我。”她好像也应了一声,但之后,依旧看着无声的电视,直到两个月后,我参加完高考。

    ⑨高考成绩好得出乎我爸的意料,他坚决为我举办盛大的升学宴。那顿饭,78岁的奶奶也来了,和她挨着坐,奶奶笑着对众人说:“小宽能有今天的出息,多亏了人家呀!”她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开始夸赞她,她终于有点儿招架不住了。我起身,几乎不假思索地替她解围:“你们怎么都那么客气啊,别拿后妈不当妈好吧!”

    ⑩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只有她,愣在那里,第一次失去了我熟悉的淡定。她呆呆地看着我,看了好久,一眨眼,有眼泪簌簌而落。我低下头去。没有人知道,说完那句话,我和她一样,也愣住了。整整六年,我从来没有叫过她“妈”,甚至很少叫她“阿姨”,我们之间的对话,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时光能记住一切,记住从她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起,对我的所有付出,包括那顿令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暴打”。

    (1)、阅读第②到第⑧段,完成表格。

    段落

    “我”和后妈的故事

    “我”的情感变化

    第②段

    “我”对后妈做了很多恶作剧,她都保持了沉默

    得意

    第③-⑥段

    (1)

    对她有点儿敬佩

    第⑦段

    (2)

    心有些酸软

    第⑧段

    “我”复习功课再晚,后妈也会准备宵夜等“我”

    (3)

    (2)、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交代“我”对后妈所做的恶作剧?
    (3)、第③段和第⑧段两次说到“后妈也是妈”,这两处含义有什么不同?
    (4)、俗话说“后妈难当”,有人认为文中的“别拿后妈不当妈”正是母子情感交融的集中体现。结合文章内容,你赞同哪种说法?并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母子情感的?
  • 10、曾子之妻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为女杀彘。”妻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女:同“汝”,你。②彘:zhì,猪。③戏:开玩笑。④待:依赖。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之妻市       之:到、往。 B、为女杀彘     反:同“返”,返回。 C、市反             适:往,到。 D、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 11、按要求完成写作。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一定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我们快乐兴奋、充满信心,也许使我们困惑忧虑、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亲友的鼓励、环境的熏陶、书籍的启迪,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火炬翩翩起舞,情感的飞瀑一泻万丈。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②书写认真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毕淑敏

    ①大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我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算迟到。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④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他告知我姓氏。我的脑子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一群猴子在乱窜……

    ⑤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⑥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了。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一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很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⑦“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⑧“到底是什么事呢?”我好奇心发作。“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黏着一粒砂糖,慈祥地看着我。

    ⑨“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⑩“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

    (1)、文章以“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为题,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

    (3)、请从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4)、从本文对看门老师傅的描绘中,你能概括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老师傅的所作所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13、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1)、请用几个词语分别概括甲文中薄雪覆盖下的山和乙文中春雨的特点。
    (2)、按要求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结合语境,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下列对两段文本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文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将山的色、态细腻地表现了出来。 B、甲段中“妙”字统领全段,直接抒情;“呀”字把作者内心的赞叹之情传达了出来,读来自然、亲切。 C、乙段通过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间接表现出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侧面烘托了春雨的特点。 D、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比喻、拟人和调动多感官写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1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首句中“”二字呼应题目中的“九日”,点明诗歌写于重阳佳节,而“无人送酒来”一句则传达出军旅途中诗人的
    (2)、鉴赏诗歌要注意核心意象,你从“故园菊”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 15、古诗文名句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

    (3) ,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4) , 洪波涌起。(《观沧海》)

    (5)《论语》十二章中指出培养“仁德”的途径的句子是:

    (6)《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16、下列各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菊”,乃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意蕴深刻,从古至今常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秋天的怀念》中最后一段写菊,旨在表现蓬勃的生命力,象征母亲深切的期望。 B、古代有不少常见的谦辞和敬辞,如“尊君”“贤弟”“令郎”“高邻”等属于敬辞。“寒舍”“拙见”“惠顾”“高见”等属于谦辞。 C、《观沧海》属于乐府诗;《峨眉山月歌》是绝句;《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这篇作品的具体名称。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1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净化未成年人的网络空间,一方面要供给丰富、健康的网络信息,满足青少年的网络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设立“安全网”和“防火墙”。 B、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使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加铿锵有力。 C、人脸识别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门禁系统,但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更提高了人们的担忧。 D、“复兴号”动车能否驶入青藏铁路,标志着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高原铁路正式运行。
  • 18、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操场上举行拔河比赛,同学们纷纷呐喊助威,真是人声鼎沸 B、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C、迎新晚会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D、这个双休日,爸爸难得抽出空带我去模型展览馆,这令我喜出望外
  • 19、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健壮       伫蓄       花枝招展       絮絮叨叨 B、决别       分岐       记忆犹新       人声鼎沸 C、狼狈       云霄       鸦雀无声       择善而从 D、雕镂       慷概       眼花瞭乱       茫然无措
  • 20、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亮(liáo)          抖(shǒu)          发(jì)            咄逼人(duó) B、(kuàng)     临(lì)               高(mǎo)        翻来去(fù) C、笑(lì)            萏(hàn)            徘(huí)          人迹至(hǎn) D、徉(cháng)       刻(juān)          凉(qìn)          曲而枕(gōng)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跳转